安徽省六安市文物管理局 安徽 六安 237001
摘要:本文在充分结合笔者对有关文献研究以及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情况下,重点围绕于加强对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支持力度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工作;支持力度
“国家历来重视对包括文博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全国人大代表王瑞霞说,近年来国家对文博、考古工作越来越重视,民众对相关文物保护的认识也越来越到位。但从当前工作实际情来看,当前基层文博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十分让人担忧。
据了解,2013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从经费方面对历史文物保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规范了资金的使用范围。该办法规定,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可移动文物保护等。“经过五年的实践,该办法运行情况良好。但这五年,是文博事业大发展的五年,今天与五年前文博工作的情况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急需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遗迹、遗物未包含进经费补助范围。”根据笔者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大量急需抢救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可移动文物是地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公布的文物点,以及一些未定级的文物。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保、省保、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本体保存状况本就相对较好,又有相应的文物保护经费多年支持,其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已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而地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公布的文物点和一些未定级的文物,因数量庞大和文物保护经费的缺失,绝大多数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这些文物所蕴含的价值,有些是因为我们研究不够而未知,有些是因为太破碎而无法定级,一旦修复,可能会是珍贵文物,甚至是一级文物,不能任其自生自灭。”
为此,笔者建议,应对重点文物保护经费所列项目进行调整,按照应保尽保、先急后缓原则,将上述未列入重点文物保护范围的文物全部纳入,不应再按文物级别来区别对待。而在这些急需被纳入资金补助范围的文物中,还有一项亟待社会关注,那就是城市考古中涉及的一些古城址。“城市考古”可以理解为是在现代城市范围内对城市遗迹进行的各项挖掘、保护和研究等考古工作。这项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理论总结,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城市考古所取得的成果,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对古城址的保护却跟不上城市化、城镇化的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她看来,这其中既有一些部门和有关领导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考虑短视的原因,也存在保护经费短缺的问题。许多已知城址未被列入文保单位,因面积原因也无法归入大遗址一类,特别是“城摞城”的情况;有些虽被列入文保单位,但保护级别较低;还有些城址位置、范围不明确或尚未被发现。这导致城市考古的许多项目根本无法被纳入资金补助范围。“尤其近几年,城市改造扩建、老城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各种产业园区建设等正处于高潮,特别是城市建设向地下要空间,对城址保护带来极大挑战。认识不到位,加上保护经费无法落实,致使诸多城址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在未留取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加速消失。”广大工作者对此深感惋惜与痛心。她强烈建议,设立城市考古专项经费,使城市考古工作得以有计划进行,让古城址应保尽保,得到及时抢救。
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要想解决新时期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就要注重积极组建一个更加专业的文物保护管理队伍,积极整合当地的相关专业人才,并不断优化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有效提升文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相关法规,对文物进行依法保护和管理,有效落实本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在设立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部所站点,实现以点带面的目标。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文物保管人员自身的作用,建立一个广泛的文物保护网络,聘请当地群众来出任文物保护员,对文物进行业余性的保护,加强文物监管工作,对文物的现状进行及时、定期的汇报。文物保护员对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队伍的建立,才能更好的保障文物安全。
注重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由于我国很多文物保护单位都分布在野外,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当地政府相关部分的联系机制,积极发挥群防的作用,共同保障文物的安全性,并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建立一个完善的文物保护应急处理方案,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和各级村委会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在文物行政执法层面上,还加强和相关部门的联系,优化和环保部门、发改国土等多部门的联系,建立一个长效的工作机制。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到基建审批程序中,避免基建工作对于文物的破坏和不利影响,不断健全文物安全的责任制度,制定一个良好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制度,有效保障文物的安全。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形成一个合力,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虽然落实建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但国家还是通盘考虑,在许多问题上进行了改善,一年比一年有进步。”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此笔者希望这些在基层文博单位遇到的长期得不到良好解决的问题能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使文博事业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苏雅文. 基层文物保护单位财政与运行管理的对策——以三明市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5(4):32-35.
[2] 杨灏. 浅谈基层野外文物的保护和管理[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0(4):91-92.
[3] 沈剑锋. 简析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科技研究, 2014.
[4] 张颖.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问题分析[J]. 读书文摘, 2017(17).
论文作者:李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文物论文; 文物保护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经费论文; 城市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