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周年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论文,事业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秋风送爽的金色季节,档案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这一盛大节日。50年来,新中国经过不断探索,成功地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在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中国档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
一
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是贯穿新中国50年档案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一条主线。50年来,新中国档案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法制健全、精干高效、管理科学、服务一流、两种职能协调发展,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
形成了全国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档案工作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1954年11月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统一掌管国家档案事务。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创举,为我国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之后,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相继建立,形成了全国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今天,在中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履行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中央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旗、市)大都设立了档案局和档案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和本级档案的保管利用。县级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多数也设有相应的档案工作机构。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县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286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3733个,省直以上机关和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16905个。 此外,地县两级机关以及很多的乡镇和行政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中小学校等,也建立了档案室。这些遍及社会各个层次的档案工作机构,为全国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使档案工作广泛地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全社会形成的各种档案能够有效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形成了我国档案事业的一个显著特色。
保存了系统、完整的国家全部档案,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广泛征集历史上形成的散失档案和及时归档、接收现行机关形成的档案,经过几十年的收集和积累,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保存了系统、完整的国家全部档案。目前,仅列入全国统计的3733个档案馆和16905 个省直以上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就收藏着近3 亿多卷、件档案,280 多万盘录音录像带,2400多万张照片,3.6亿多张底图,6600多万册资料。此外, 在为数众多的基层档案机构,还保存着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之一。
建立了比较先进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系统,为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各级档案馆、室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管理档案,到1998年底,在列入国家统计的档案馆、室中,共有电子计算机17800多台,复印机12000多台, 空调机22400 多台, 去湿机16800多台,缩微摄影机350多台,编制了案卷目录110多万本, 全引目录100多万本,分类目录6500万本,专题卡片8700多万张。 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和科学、系统的检索工具的编制、使用,形成了我国比较先进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系统,提高了档案安全的保险系数,方便了档案的提供利用。另外,各级档案馆、室普遍开展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从而提高了全国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开发体系,档案工作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档案部门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中心,积极运用开辟阅览室,举办展览,以书刊、电视、缩微胶卷、录音录像、光盘等公布档案,接受利用者电话、信函查询,为利用者代查、代抄档案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档案利用需求,使档案资料在维护国家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国际友谊与合作、提高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谈判、经贸谈判中,档案部门提供了大量档案,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以档案为凭,给成千上万人的平反昭雪,为国家解放了大批人才;在三峡工程的决策中,档案部门提供了大量有关长江和三峡地区地质、水文档案资料以及近代以来历次对三峡工程的论证材料等,对论证这一工程的技术可行性,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施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了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档案事业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1987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先例。这部《档案法》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它的颁布实施,把我国档案事业推进到依法管理的新阶段。1996年7月5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决定,对《档案法》予以修改。《档案法》颁布后,各地区、各部门依照《档案法》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的档案法规与行政规章,初步形成了以档案法为主体,以地方和部门档案法规与行政规章为补充的档案法规体系。同时,各级档案部门还普遍建立档案法制工作机构和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队伍,及时查处各种档案违法案件,不断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工作,档案事业在依法管理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建立了多层次的档案专业教育结构,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明显提高。新中国建立不久,我国就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了档案高等教育。目前,全国有25所普通高校、22所中专学校或职业高中以及一批成人高校和成人中专设立了档案专业,还有4所专门的档案中等专业学校。 除培养中专生、专科生、本科生外,还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培养了档案双学位生、硕士生、博士生。此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成立了一些专门的档案干部在职培训机构,举办了大量的短期培养班,从而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由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档案专业教育结构。档案专业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使我国档案工作者的文化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全国100余万专兼职档案工作者中, 专职档案工作者有22万人。据对其中9万多人的统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以上, 这为我国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立了一批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群众性档案学术团体,档案科技和学术研究取得显著成绩。自1963年我国开始筹备建立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把档案科技研究提上日程后,1981年又成立了中国档案学会这一全国性档案学术团体,进一步促进了档案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国已建立专门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十余个,许多省、地市和中央、国家机关也建立了群众性档案学术团体。为了资助和鼓励档案科技研究和学术研究,还设立了国家档案局档案科技进步奖、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奖等。全国已有300 多项档案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档案科技进步奖,400 多项学术成果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奖。我国的档案保护技术、档案库房建筑及温湿度控制水平、计算机技术缩微和照像技术及光盘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程度等,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褪变或扩散档案字迹的预防和恢复、受损磁介质档案的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立了巩固的档案宣传阵地,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1957年,我国公开发行了全国性档案工作业务指导刊物《档案工作》,1982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国家级档案专业出版机构——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张全国性档案专业报纸——中国档案报,各级档案部门也相继创办了70多种业务指导型、史料公布型、学术研究型、档案文摘型的档案工作刊物,从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档案宣传阵地。这些档案报刊图书,向全社会介绍了档案工作,提供了档案史料,宣传了档案作用,提高了社会的档案意识,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开展了广泛的国际档案交流与合作,中国在国际档案界的影响与日俱增。新中国档案工作建立伊始,便与外国档案工作者进行了交流。后来,我国于1962年派代表列席第4届国际档案大会,1980 年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并派代表出席了第9至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 担任了两届执委会委员。从1992年起,我国国家档案部门负责人开始担任国际档案理事会副主席。1996年,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并成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国。这是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以来首次在第三世界国家召开国际档案大会,也是首次由第三世界国家的档案部门负责人担任该组织主席。我国还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开展了档案人员互访、档案史料交换、互办档案展览、互办学术会议、互派专家讲学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宣传了我国档案事业的成就与经验,吸取了各国档案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搜集了许多散失在国外的我国档案资料,增进了中外档案工作者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50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在全面发展中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档案工作的重心实现了从主要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服务到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飞跃,提出了“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那里”的重要方针;档案事业管理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依法管理的飞跃,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局面;档案提供利用实现了从面向机关到向社会开放的飞跃,档案工作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目的不断深化,服务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实现了从封闭型、半封闭型到开放型的飞跃,档案工作不仅扩展、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档案界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这一主题,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史雄辩地证明:具有巨大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着我国档案事业始终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胜利前进。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前提。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奠基石的作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的重要论断,作出开放历史档案的重大决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把档案事业推向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我国档案机构实行改革,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合并,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中央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的决策,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视察档案部门并就档案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点成绩,都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关心和支持的结果,这些将永远铭刻在新中国档案事业的辉煌史册上。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首要目标。多年来,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观点,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积极做好档案工作,主动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按照党的十五大要求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相适应的档案服务体系,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档案服务。正因为我们始终把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为档案事业的首要目标,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档案事业才赢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得到了不断加强和发展。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工作体制,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党、政档案工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相关的档案部门合并同时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实践证明,一个机构行使两种职能的档案工作体制使两种职能都得到加强并得以协调发展,既使我国丰富的档案得到妥善保管和科学利用,又使各地区、各单位的档案工作得到有效管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重要特色。
坚持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是保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档案法规、规章相继出台,保证了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为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法律的手段指导和检查档案工作在各行各业的落实,用法律手段约束和规范档案工作,按法律的要求促进和发展档案事业,是我国档案事业走上成熟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档案事业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紧紧依靠档案科技和教育振兴档案事业,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基本方略。在档案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是档案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提高了档案队伍的素质;是档案科技把档案工作不断推向了现代化之路,提高了档案事业的水平。档案科技和教育是加快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不仅提出了“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业”的战略思想,而且在档案事业发展中,坚持科技、教育优先,大力发展档案科教工作,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实践证明,紧紧依靠档案科技和教育振兴档案事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方略,应当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
坚持档案工作的改革开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身的改革和调整,不断地扩大对社会的开放和与国际的交流,使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工作领域等,都越来越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档案形成者的变化、档案载体的变化、档案传播方式的变化、社会利用需求的变化等。正是档案工作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档案事业不断发展,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忠于党和人民、热爱并愿意献身档案事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科技知识的档案干部队伍,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关键之举。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兢兢业业,恪尽职责,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把自己的忠诚、勤劳、智慧甚至生命,贡献给了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各级档案部门努力搞好领导班子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档案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档案工作者,使全国的档案队伍凝聚力越来越强,结构越来越合理,素质越来越高,促使档案事业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日益发展。实践证明,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发展档案事业的关键之举。
新的世纪正向我们走来,我们面临的形势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肩负的任务更加光荣而艰巨。回顾过去的成绩和经验,面对未来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履行档案工作的两种职能;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坚持依法管理,以法律手段作为管理档案事业的基本手段,继续全面、深入地贯彻实施档案法规,加强档案执法监督,进一步健全档案法制;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以科技教育振兴档案事业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档案科研和成果推广,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逐步建设一批科研能力强、实力雄厚、各具特色的档案科研基地;加大档案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档案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社会教育和社会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更广泛地开展档案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外国档案工作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宣传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成就,提高中国在国际档案界的地位和影响;加强档案部门领导班子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有创新意识、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事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定信念,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档案管理系统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时政论文; 档案学论文; 中央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