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方法及工作意识论文_张鹏勃

浅析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方法及工作意识论文_张鹏勃

西安市蓝田县孟村镇综合文化站 陕西西安 710521

摘要:本文分析了优秀的群众文化具备的功能,阐述了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方法,以及提出了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具备的意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群众文化;功能;工作方法;工作意识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需求是指:群众对文学艺术鉴赏的需求、对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展示的需求、对文学艺术培训的需求、对文化艺术活动的需求等。

群众文化的供给是指: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所提供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和培养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和群众文化骨干、开展文化艺术辅导、推动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收集和发布群众文化信息的过程。

1、优秀的群众文化功能

1.1价值观凝聚功能

群众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粘合剂,可以把人群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相互包容、更易协调。比如“雷锋文化”:雷锋精神就是一种文化,其核心是奉献;正是这种得到社会公认的“雷锋文化”的存在,使得大家认同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及行为的凝聚。

1.2行为导向功能

行为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权利和义务系统确定个人的地位和角色,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使其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群众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群众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只有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追求,才能靠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打动人心,进而抵制庸俗、媚俗之风,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3潜能激励功能

激励是传递动力的过程和手段,是一种精神力量。群众文化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挖掘出来,使人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个人能够更好地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洪流之中。

1.4言行约束功能

健康的群众文化对那些不利于人健康发展的言论和行为,常常发挥一种“管束”的作用,以提高人在复杂工作与生存环境中的免疫力,提高人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形象塑造功能

优秀的群众文化可以把娱乐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健康的群众文化再塑公众美好形象。

2、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方法

2.1花样翻新,提高吸引力

推动群众文化创新是群众事业单位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如今文化馆站的活动如果仍局限在唱唱跳跳的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上,肯定会陷入不景气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今,在电视、网络几乎覆盖全域的形势下,文化馆站如果不积极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锐意改革,花样翻新就是工作要有新思路,首要的是要加强与参与群众的互动,提高对群众的吸引力,如举办各种主题的自我展示秀,开展别具匠心的综合才艺竞赛,着力在活动的策划上把舞台与观众作为一个综合性进行打造等。其次要发展传统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鼓励多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扶持农村业务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2.2创新内容,从自身抓起

说到群众文化活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娱乐。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趋多元化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迫切需要群众文化为社会不断贡献出文艺新品、文艺精品。这就急需我们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群众文艺作品扎根于群众之中,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各级文化馆站要强化创新意识,实施精品战略,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一,应依据当地馆站创作人才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创作规划;其二,应组织广大作者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其三,应采取改稿会、作品讨论会、新作演唱会等多种途径,并邀请有关专家对重点作品进行“会诊”,以求不断提高作品的质量;其四,应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播出,通过艺术节、广播文化活动,文艺调演等形式,在社会大舞台上“亮相”,接受观众批评,进而反复打磨,不断修改、提高,使作品日臻成熟和完善。

2.3扩大覆盖,体现群众性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文化馆站的服务对象必须覆盖所有的社会人群,对特殊群体如老军人、未成年人、农民工、残疾人、外来人员等应特别地加以重视,努力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如老年人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我们可以送文化上门,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去特殊学校慰问演出,给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带去精神的安慰和社会的关怀,对未成年人文化的服务我们可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以诸如知识竞赛、与成年人互动等方式,来让未成年人获取知识,提高道德水准、健全人格,懂得如何与父母、朋友、同学和谐相处、帮助他们长大后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现化文明的影响下,他们向往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可以采用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卡拉0K大家唱等形式,给他们提供一个愉悦身心展示自己的舞台,社会的发展使各地流动人员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地域,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这部分人员的文化服务,更能体现我们群众文化工作的多元性。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高层次服务,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对全体社会成员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做好工作。

3、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具备的意识

3.1政治意识。基层群文工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贴得最近。要从国家稳定、发展的大局来看待群文工作。要意识到,做好群文工作,不仅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凝聚人心,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有利于人心的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3.2责任意识。国家一向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先后给予了很大投入。政府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目的是为了让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单位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群众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发挥好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3.3服务意识。就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工作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文化工作要为党的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3.4参与意识。要加强与宣传、科技、法制、教育、卫生、计生、税收、工商等社会职能部门和企业经济部门的密切联系。把文化活动与时事政策宣传、普法宣传、经贸、旅游、科技、行业新产品宣传等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参与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参与中求繁荣,求效益,在参与中显示价值和活力。

总之,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我们需要提供保护和支撑,加大群众文化建设措施,促进群众文化相关因素的和谐发展,提高群众文化服务的水平,从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要充分发展群众文化,体现了它的文化价值,促进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促进群众素养的提高。

论文作者:张鹏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浅析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方法及工作意识论文_张鹏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