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甘肃 平凉 744100)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医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废用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康复质量,提高患者医护人员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脊柱外伤骨折;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194-02
脊柱外伤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类型,多由暴力击打脊柱所致,表现为强烈的疼痛、脊髓损伤,严重者出现截瘫,具有较高致残率。早期手术恢复脊柱生理解剖结构、促进脊髓恢复,是改善病情的关键。但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且躯体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医生和护士相互协作的模式,双方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制定共同的医疗目标,以提升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5.8±9.1)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6.3±9.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脊柱外伤骨折诊断标准,经CT、MRI检查确诊;其中,颈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21例、腰椎骨折24例、合并截瘫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脊柱骨折部位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主管护师安排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根据病情变化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①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层级、年资、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平均分为四组,每组配置医生和护士各3名,并分管等量床位,共同负责小组内患者的病情护理[2]。②制定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一体化小组成员共同评估患者病情,讨论治疗方案及护理策略,护理人员建立护理日志,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预约检查时间、药物使用情况、病情变化、治疗方案等。小组成员每日早交班前7:30和下午下班前16:30完成2次共同查房,责任护士向主管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各项护理内容,结合医生的查房意见、病情分析结果,制定下一步护理方案,确保每一阶段的护理均符合病情及患者的需求[3]。③具体护理措施。a.术前护理。术前完善各项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考虑到患者需要禁食12h、禁水4h,可在术前3d给予患者口服10%葡萄糖盐水500ml,补充能量,以防术中低血糖;不预置导尿管,若术后发现尿潴留再予导尿,以减少尿路感染风险。b.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返回病房前,先预热病床,减少患者体温丢失;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性质,尽早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24h内液体出入量合理补液。c.心理护理。患者病情严重,甚至有躯体运动及感觉障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需要护理人员的及时干预;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以治疗效果好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多关心患者,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的工作,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d.营养护理。术后可选择清淡流质饮食,根据患者胃肠耐受情况逐渐转变为半流质、普食,饭后不宜平卧,可抬高床头,防止食物反流[4]。e.早期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展床上被动、主动活动肢体训练,肢体运动及感觉正常者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床下活动训练,以加快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观察术后有无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废用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统计患者对医生满意率和护士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见表1。
3.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风险高、复杂性大,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护理注重基础病情的护理,缺乏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导致护理的主动性、时效性及全面性均无法令人满意。医护一体模式以科室内医护人员的分工协作为基本,共同制定护理策略,并每日进行共同查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制定下一阶段护理方案,使得护理方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以最大限度符合患者的病情及身心需要,达到呼啦内容更为针对性和全面性,促进整体医护质量的提高[5]。医护一体模式是典型的相互协作的工作模式,更有利于发挥彼此的专长,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制定合理策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6]。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脊柱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率。
【参考文献】
[1]于亚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3):266-268.
[2]谢杰.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46):137,140.
[3]董春香.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5):140-141.
[4]张文颖.整体化护理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2):153,155.
[5]吴可柯,杨驰.医护康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模式在脊柱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6):592-594.
[6]徐可慧.医护康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模式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施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125-127.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医护论文; 外伤论文; 模式论文; 病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