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制造业2003年增加值达43824亿元,占世界的9%,居世界第4位。制造业2003年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比重超过1/3,占全国工业的4/5;上缴税金占国家税收总额和财政收入的1/3以上;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全部从业人员的12%,占工业从业人员的90%。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最亮点。2003年以占全国1%的面积、5.5%的人口,创造了1/5的GDP、1/3的进出口,吸引了近1/2的外资。因此,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进行评估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长江三角洲各地区制造业特点比较分析
长三角地区中,江苏制造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开放度较高的产业体系。江苏制造业的特点是:(1)总量规模持续扩张。1978—2003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倍,年均增幅14%。2003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478亿元,占全省GDP的44%,占全省工业的92%,占全国制造业的12.5%。(2)支柱产业优势明显。2003年,江苏制造业八个主要行业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四强行列。机械、纺织、石化、医药行业位居第一,电子信息行业位居第二,建材行业位居第三,轻工、冶金行业位居第四。(3)产业层次有所提高。从产业构成分析,重工业近年来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增加值已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3.5%,增长速度为27.2%,比轻工业快10个百分点。历史形成的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机械、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冶金、建材等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来越突出。其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606.7亿元,成为江苏制造业第一大行业。(4)企业效益稳定提升。江苏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864个(其中大中型企业1418个),2003 年实现销售收入17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产品销售率97.9%,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76.9亿元,增长31.5%,其中利润789.1亿元,增长44.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43.9,提高12.4个百分点。(5)企业结构“三足鼎立”。2003年全省12451.8亿元GDP中,国有集体经济占49%,私营个体经济占30.5%,外资经济占20.5%。现在正在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努力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各类资本相互融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格局。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为:(1)制造业发达。 浙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工业中所处地位之高,在全国较为突出。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制造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工业企业的94.4%和95.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和22个百分点。1979—2003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高出4个多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5个多百分点,在各省市区中最快。(2)制造业是浙江财政收入的积累主源。1979—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税金3146亿元,相当于同期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60.9%。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的94.1%,比1980年上升了30多个百分点。(3)制造业提供较多就业岗位,有力保证浙江提前实现小康。2003年末,制造业从业人员有989万人;据2002年基本单位普查,全省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到57.5%。(资料来源:按照《浙江省2004年经济年鉴》整理)
上海制造业发展特点:一是经济效益继续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67.08亿元,可比增长22%;实现工业总产值10342.82亿元,可比增长31.4%;实现出口交货值2641.52亿元,同比增长52.1%;累计产销率达到99.0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82.62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利润805.65亿元,同比增长46.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4.99,较2002年同期提高21.99个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上海制造业的支柱。2003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2980.6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比200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六大重点发展行业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已经成为上海制造业的六大支柱产业。2003年,这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59.56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5.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4%,其新增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77.1%。(分析数据来源:200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比较
从两省一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上述目标的相关政策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发展的侧重点及实施目标的手段还是有所差异的。
表一 江苏浙江上海制造业2010年发展目标比较
比较指标
江苏浙江 上海
工业增加值 预计突破10000亿 预计突破8000亿预计突破6000亿
产业集中度 5家企业进入国内制造业百强
10家企业进入国内制造业百强年产值500亿以上企业集团10
家,1000亿以上4—5家
产品附加值 新产品产值率和高新技术产品新产品产值5400亿,技术进步贡
比重达35%献率65%
劳动生产率 2万美元/人年
市场占有率 销售收入占全球1.2%。占全国 销售收入。占全国15%
15%
产业集群
要求原则上每个县(市、县)选择 微电子、汽车、化工、精品钢4个
1—3个在未来几年内销售规模 10个全国制造业中心,20个国内 基地,产值分别达到1500亿,500
可以达到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 重要产业基地 亿产值的工业区为10个,1000
群,全省重点培育100个产业集
亿产值的为5个
群。
注:作者根据两省一市制造业发展规划绘制
从江苏来说,发展的侧重点是以提高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在发展规划中,重点监测100家骨干企业,围绕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做大做强,是江苏制造业发展今后的重中之重。但它的产业集群发展计划,是在受到浙江启发以后才付诸实施的。所谓100个产业集群计划,计划的色彩较浓、引导发展的措施还不够到位,许多集群还只是企业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产业链的相互分工联系而已,并未达到相互依存、紧密合作的程度,而且规模远不能和浙江相比。
从浙江来说,发展的侧重点是以继续培育发展已有的产业集群为基础,继续占领并扩大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最终目标。为此,浙江根据已拥有的较强的产业集群基础,提出了加快环杭州湾大产业带高技术及临港重化工产业发展,温台沿海产业带要加快轻工、医药、机械等优势产业发展,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及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全国性制造中心。形成10个左右集生产、研发、交易、信息为一体的全国性制造中心的发展目标。
从上海来看,除了培育大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等制造业发展重点外,把侧重点放在了发展生产服务业上,上海只有在制造业的发展中抓住具有智能化色彩更浓的、附加价值更高的、占用土地面积更少的、耗能更低的制造业的高端才能在制造业的竞争中占有领先地位。因此,上海提出的“拓展支柱产业服务功能、装备产业加快向成套服务和系统集成突破、打造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工业设计为依托,构筑都市产业十大设计平台”等措施,构成了上海发展制造业的地区特征和产业定位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产业导向比较
从江浙沪三地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可以看出,虽然三地的产业规划中在高技术领域、汽车制造业、装备工业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内存在着相当的竞争成份,但是在对现实产业的调整提升上、在对未来竞争领域的具体内容的设计上、在占领产业高地的具体领域上还是有所不同、有所选择的。
从江苏来看,在构筑六大产业高地的同时,重点突出的是以沿江开发为重点,以产业设置的地域平衡为原则,产业发展以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临江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进大出产业的资源优势,在沿江地区重点发展基础产业。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在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上,仅将传统的纺织行业作为提升的重点产业,淘汰了传统的皮革产业、造纸行业等污染严重的行业。由于上海等传统的纺织基地的退出,使江苏的纺织业在国内的竞争压力更加减少,为确立纺织行业在产业竞争中的垄断地位奠定了基础。从构筑先进制造业的产业来看,江苏主要是通过对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医药产业、装备产业、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的政策扶持及加大投资力度来加以实现,与上海、浙江展开竞争。
表二 江苏浙江上海重点发展产业比较
重点产业江苏
浙江 上海
电子信息苏南信息产业带(苏、锡、常、
移动通信、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制造、推
宁5园7地) 电子专用材料、新型电子元 进信息产业与其它制造业融
器、系统芯片。信息产业规模 合、发展汽车电子、数字电视
在2010年前后达全国10%左右 等、建设国家级微电了产业基
地
石油化工沿江石油化工产业带、沿陇海线 精细化工及氟硅化学品、精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发展漕泾
煤化工产业带、沿新长线盐化工 化工产业规模在近期占全国 金山,改善吴泾,调整高桥
产业带15%以上,氟化工产业达50%以
上,有机硅产业达30%以上
生物医药苏中新医药产业带 化学原料、现代中医药、医药以张江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
产业规模在2010年前后占全国群
比重10%。化学原料药及中间
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0%以
上
纺织产业无锡、南通、常州、杨州、江阴 纺织化纤产业规模在2010年前
为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后整 后达全国25%以上,品牌服装
理、服装和纺织机械6个产业高地 产业规模达全国20%以上
装备产业船舶、机床、工程机械、输变电 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工仪器仪发展发电设备、微电子装备、
成套设备、环保、农用机械6个产 表、光学仪器、汽车仪器仪表煤液化成套设备、轨道交通、
业高地等制造业产业规模在2010年前精密加工设备、新型环保装
后占全国20%以上;塑料加工 备、智能化测量、自动控制装
机械、缝纫机制造产业规模比备等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预计
重占全国50%以上;新纺机、 至2007年。装备产值10000亿
皮革机械、包括机械居全国前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0%以
列;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上,2010年,装备产业达
全国15%以上
150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
的54%左右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客车、轿车、特种车、摩托车及 继续保持摩托车、汽摩零部件稳定发展轿车、重点发展零部
关键零部件14个产业高地的优势,产业规模比重在近期件制造及客车、重型载重汽
占全国15%以上,出口创汇比 车、集装箱卡车和专用车、建
重为全国的20% 设安亭、金桥、临港3大汽车
制造基地
材料工业沿江新材料产业带(特种钢材、稀 五金制品、铜铝加工、钢结构重点发展高性能精品钢为主的新
土材料、复合材料、新型建材、 件、金属加工及制品业规模在型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微
包装材料、钢丝制品、精密模具) 2010年前后在全国比重的15%以
电子产业用新材料;稀土新材
上料;生物医用材料;绿色化学建
材、节约资源型墙体材料等新型
建材、纳米级金属及金属氧化
物、碳化物、氮化物等粉体材
料;重点发展分子电子材料,发
展纳米新材料产品。
皮革产业 高档产品用革、服装革、品牌
皮鞋的产业规模在近期占全国
25%以上
塑料制品业工程塑料、农用塑料、日常用
塑料、塑料用原料的产业规模
在近期达全国15%以上
造纸纸品业工业用纸、信息用纸、包装纸
的产业规模在近期占全国15%
以上
都市产业服装服饰业、食品和农产品精
深加工业、包装印刷广告制作
业、工艺旅游纪念品业、化妆
品及清洁洗涤品业
注:此表是作者根据三地政府制定的产业导向规划绘制
从浙江产业发展的重点来看,传统产业占了将近70%以上。在发展现代制造业方面,浙江提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产业、仪器仪表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但与江苏、上海不同的是,在发展这些行业时,浙江的重点放在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上,在对这些行业的规划中,几乎每个行业浙江都提出了行业中具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指标。重点发展产业中的产品大多为现有生产力水平能够生产的偏重于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型产品,即大部分为现代产业中必须使用的硬件产品。因此,浙江制造产业的发展战略是现代与传统的高度统一,它们统一在市场占有率这一大原则之下。
从上海来看,由于城市特点及原有产业的层次, 使其不可能有江苏这样建造100个产业集群的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它必须也只能在制造业的高端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上海的产业重点除了发展信息产业、电子产业、汽车零配件等与江浙两省相同的地方外,装备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都市产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装备产业来说,主要是抓住中国城市化的机遇,重点在电站和输配电设备、轨道交通、微电子装备、精密加工装备、重点专用装备、能源类装备等八大领域实现升级突破。从都市产业的发展来看,由于上海的商务成本上升,造成许多产业外移,中小城市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对城市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但同时,上海的商务成本和城市产业层次又不允许附加价值低、污染型企业存在,因此,发展都市产业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发展都市产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上海本身,也是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一种探索。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成本分析
制造业的成本构成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1)直接成本,包括厂房价格、工业土地价格、工业用电水的价格、劳动力价格、运输成本等;(2)社会成本, 包括环保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也可称社会责任成本);(3)体制成本, 包括政府提供的服务质量、税收政策等。
从目前来看,上海的土地成本要高于周边其他城市,上海的工业地价平均每亩60万元,而苏州为每亩15万元,宁波为每亩10万元。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显示,长江三角洲2003年工业用地地价为510元/平方米,平均增长6.13%,比2002年高出16.7个百分点;与2003年相比,2004年长三角工业用地地价为521元/平方米,增长率2.24%,大于全国工业用地平均增长率。上海、杭州的工业用地地价总体增长相对比较平稳,远低于全国平均的增长率。其中上海工业用地地价增长率仅有0.80%;在2003年全国城市工业用地地价排名中,上海、杭州、南京分列二到四位。
工业用水电煤气费用浙江的成本最低,江苏水电煤气费用比之上海高出少许。长江三角洲三地用电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浙江省的情况来看:全省最大电力缺口2005年将达850万千瓦,缺电比例占全国总量的1/4以上。从上海市的情况来看,据上海市经委的数字显示,工业用电占全市总用电80%甚至更多。但上海缺电力,并不缺电量——这主要表现在用电峰谷差大,高峰时供电能力和调峰能力不足。
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正呈现日益升高的趋势,江浙主要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2年已和上海相当接近——上海市、宁波市、绍兴市、杭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嘉兴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的劳动力成本相当接近。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宁波市、绍兴市、杭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嘉兴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不仅不能进一步指望接收上海产业空心化转移出来的产业,而且可能会与上海一样出现同样的产业空心化。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偏高,尤其上海与周边城市相比,劳动力成本过高更加明显。
从目前制造业的运输成本来看,目前,江浙沪运输生产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是煤炭、化肥等重要物资的调运受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影响,发运困难。公路运输在新交通法实施后,开始整顿超限超载运输,加上车辆燃油价格居高不下,公路运输成本上扬,企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目前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日趋加剧,各地铁路车皮都十分紧俏,此外,运输紧张还带动了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上涨。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社会成本主要包含环保成本、安全生产成本、制度成本:首先,从环保成本来说,近几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安全生产成本来说,它表现为为保障员工生产安全的投入费用;其次,表现为事故发生后的支付费用。制造业企业的社会成本中应该包括企业对生产条件、生产安全、职业中毒、加班、劳动关系紧张、员工基本权益保障等管理的投入;另外,体制成本中各地的税收政策及政府的服务质量构成了企业运转的主要成本。
对上海制造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首先是如何界定引进与创新的关系。产业的升级转型必须在政府科学的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去完成,必须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产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去完成。上海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更有赖于在不断寻找技术创新资源的同时,寻找体制性的创新资源。因此,地方政府在地区产业及产品的升级创新中的功能,并非简单地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充足的资金、制定优惠的政策”就能涵盖。政府的扶持模式的确是十分需要的,如果仅仅以追赶为目标,那么无论是采用单独模仿还是所谓合资嫁接的方式,都很难取得成功。单靠设立专门的开发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开发区确有其体制突破的意义)去实现产业创新的目标是不太容易成功的。许多制造业集中的开发区实际上是跨国公司或其它大企业的车间集合体,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的出让获取了用以进一步开发的滚动资金,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GDP的增量和相应的税收。 具体实施开发行为的开发公司则并通过对企业的供电供热供气或物业管理的形式取得收益。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为企业提供一定服务的“地主”。在这样一个流程中,创新被放到了比较次要的位置,在对所有开发区老总的考核中,没有开发区年度产业创新活动、年度创业经费支出的要求。当大量的原装外资品牌企业及其所谓的RD中心引进以后,我们仍然难以看到产业创新的曙光。我们可以将国外的先进企业或开发区模式引进,但其企业赖以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移植和模仿的难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我们不能只是怪罪于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封锁,应该说,跨国公司带入的某些技术在合适的条件下,已经足于催生创新的萌芽)。由此可见,要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不是不同区域相同子因素的堆积,而是基于区域特点上的、系统化的有效协调和高效运转。因此地方政府的理性作用不是按照最成功的模式去复制,而应该是以挖掘区域特色、培育区域特色和打造区域特色为中心,引导培育并强化创新主体的互动、交流和结网,这才是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理性地扮演主导角色的根本落脚点。
其次是必须尽快完善企业生产组织制度。我们以上海为例进行分析。在中国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上海也毫无疑义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经过国家许可的要素市场的建立,树立了其在全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但是,上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却有着缺失的一面,这种缺失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生产组织制度的缺失,而这又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动力。1990年至今,中国正在进行着新一轮产业革命。这次革命的特点是外部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世界工业资本携带着其技术、制造标准、贸易规则,在金融资本的陪伴下,向中国的各项产业和各地区大规模投资,转移其制造业和设立保证制造业顺利运转的相关服务行业。上海在这一轮革命中充当了“前锋”的角色,以浦东开发为契机,率先在中国开放了贸易、金融等被视为禁区的产业,同时,由于新型制造业的崛起,对中间投资品的需求大量增加,上海的产业结构政策在执行了短暂的退二进三以后,又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并大规模投资化工、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从现实来看,上海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已经提出要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目标,因此,上海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国资改革有着现实的急迫性。
第三,上海要从国际产业链构成及流域产业链的角度去争取制造业项目的落户。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世界上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发生在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跨国公司的所在地域将会是直接投资和工业贸易的受惠地。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需要不同的区域环境条件,所以跨国公司就会以增值活动环节为依据,尽可能把产品价值链上的不同增值活动安排在不同地区,从而导致跨国公司在各区域之间按不同的价值链环节进行投资。这样,通过全球分散可以更好地利用各地的区位资产,包括人才、技术、市场和汇率等。面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呈现出地域分散化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的工业项目必须互相借力,从国际产业链、流域产业链的角度去争取工业项目。跨国公司投资的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以平常心来对待一些大项目的流失,而应该在大项目流失以后,积极分析跨国公司投资他地的真实意图,积极寻找第二落点。将投资他地的跨国公司项目的延伸产业链作为引进项目的重点努力方向。
标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目标成本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