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对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之价值研究
□薛龙 郑娟(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 “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体系之一,对体育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布局。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分析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建设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对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网络体育健康平台正是互联网与体育的跨领域融合,利用“互联网+体育”模式创建的一个保障群众科学健身指导与咨询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是为体育履行在“健康中国”建设使命的实现开创新的路径,是践行和促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平台 体育健康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前言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健康定位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的《2019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中指出,2019年群众体育工作要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所列的任务和目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人们体育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体育特有的引领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推动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网络体育健康平台的建设将为 “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1、网络体育健康平台的内涵
1.1、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建设目标
所谓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就是建设一个为体育供给侧和体育需求侧服务的在线网络平台,是“互联网+”与传统体育行业融合的一种新形态,这个平台整合各种体育资源,使得体育资源共享,为指导人们锻炼,科学运动而存在。平台内容可以服务于人民群众,使人们的健身更加科学化,促进人们的健康,服务于社会的每一个人。人民健康是当下国家层面和国民关心的头等大事,网络体育健康平台为服务人民健康而建设,为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做出贡献。
岳西曾经依赖过丈夫欧童,欧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她投身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了物质帮助,但是欧童亵渎了岳西神圣的爱情观;导师方东升也一度是她的崇拜对象,他为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让她备受鼓舞,但这高尚的行径背后却是对自己所犯下罪恶的救赎。在一系列的遭遇之后,岳西从一个崇拜老师的天真单纯女学生、一个接受男人庇护的小女人成长起来,追寻自己的内心,成为了一个白叶头猴的研究专家。
1.2、网络体育健康平台设计理念
网络体育健康平台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以指导人们高效锻炼,科学运动为中心,使每个人都可以突破空间限制,更加便利地享受到体育指导服务,高效、精准和多方面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根据人们的体育健身需求,平台内容涵盖运动康复、运动营养、锻炼指导、运动处方、运动预防和运动干预等多方面,全方位为人们提供在线指导。网络体育健康平台不是为某一类人群所建设,而是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所提出,使每个需要得到健身指导的人都能良好受益。
新规则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将标准适用范围由纸质文件材料扩展为纸质与电子文件材料,因此将GB/T 18894、DA/T 38-2008新增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七章为“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要求”,为实现电子文件整理的规范化、有序化,新增这两个标准引文很有必要。
2、网络体育健康平台价值分析
2.1、创新“互联网+体育”模式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体育也在不断实践,探索与“互联网+”融合的道路。“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和战略目标所在,是从社会整体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层面提出的宏大战略,对体育全面承担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明确布局。“健康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之一,足以见其重要性,体育应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扮演好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健康中国”中的“健康”归根于就是人民的健康,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基于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而提出,目的就是指导人民的科学健身,促进国民素质健康,以推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2.2、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为人民健康服务
网络体育健康平台的建设必须以为广大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机构设置尽可能完善和全面,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健身人群的需求,使不同人群都能通过平台解决自身存在的健身问题,得到更好的、科学的健身指导。体育人才资源也必须多样化,包括不同运动项目、运动营养、运动处方和运动康复等方面指导,务必保证平台供给侧的专业性,为人们提供正确高效的健身指导。
2.3、提升整合体育人才资源
国民的健康是全方位的健康,包括社会、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医疗保障只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部分。“互联网+”将给各行各业带来一种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将会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就是互联网与体育行业的融合方式之一,利用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高效性和便捷性等特点,打造一个能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网络平台为人们随时随地提供体育健身指导,使国民科学健身,进一步增进国民健康。
2.4、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路径之一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习近平同志在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强调,“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的实现路径之一。这些都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体育行动指南,网络体育健康平台正是践行体育在健康中国战略所承担责任的一条特色路径,将会促进体育的发展,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
3、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3.1、增强国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伴随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健康的要求层次也在不断地提高,体育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我国的体育人才资源有限,基层的体育社会指导员普及率较不理想,导致基层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不能及时得到科学的指导。网络体育健康平台为体育人才和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媒介,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人才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将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升体育人才质量。
3.2、践行体育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布局中应承担的责任需要
健康中国与当前中国发展的若干重要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应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治国理政的思想中汲取体育进一步发展的智慧能量,植根于国家整体的治理系统中,发挥其在惠民工程、经济和生态治理、政治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体育应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在国家各项政策和制度的指导下,规划承担的使命,发展体育事业,增进国民健康。网络体育健康平台正是互联网与体育的跨领域合作,利用“互联网+”和人们对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依赖程度,整合体育资源,为我国国民创建一个能够得到科学健身指导的综合性平台,促进人们健康,为实现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的使命开辟新的路径,进而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践行“健康中国”理念。
3.3、体育实施路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医疗平台正迅速发展,并且有着趋于完善和成熟的趋势,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和生活提供了便捷。心理健康网络平台也开始逐步显现,心理咨询服务在网络平台进行,既保证了私密性,咨询也变得更加地方便和快捷。网络教育平台、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健康服务网络平台等都开始搭建起来,然而专门针对体育健康服务的网络平台至今还较为欠缺。目前,体育对于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的地位日益上升,普适性较高的网络体育健康平台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到了13世纪初,蒙古铁骑继续对西夏大举进攻,国都兴庆府被蒙古大军攻破之后,黑城尚未失守,其间西夏国一些重要历史文献被转移到黑城,并在此掩藏。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此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在西夏黑城的基础上,一个新的城市出现了— —亦集乃,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黑城在原规模上扩大了三分之二,再一次呈现出繁荣。
4、结论
互联网平台是为用户提供了生成内容、分享互动的平台。“互联网+体育”能够突破传统运动方式、方法、感受等方面的限制,创造出一些新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体育需求。“互联网+体育”立足于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网络体育健康平台也是应人民群众对体育的不断深入需求而提出构想,平台的建设是“互联网+体育”一种新的模式,继而也将促进“互联网+体育”的发展。
5、建议
5.1、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建设意见
体育作为当代社会的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在促进人民生活方式转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体育健康平台满足人们健身过程中的知识需求、方法需求和科学需求等,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在平台获取相应的信息,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改革传统体育产品,为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随时随地获得健身指导。正确高效的健身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健身质量,促进人民健康。
原吸法所用仪器:原子分光光度计AA 7000型,日本岛津公司;电化学法所用仪器:粮食重金属快速检测仪STD 9300型,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X射线法所用仪器:食品重金属检测仪EDX 3200 SPLUS型,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5.2、预期问题
平台的技术建设与体育人才资源的整合、机构布局等都是网络体育健康平台建设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困难的解决高度决定着平台建设的质量,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rusov M,Bodapati A V,Bucklin R E.Determining Influential Users in Internet Social Network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0,47(4).
[2]吴伟.“互联网+体育”发展问题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04).
[3]万炳军,史岩,曾肖肖.“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的价值定位、历史使命及其实现路径——基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战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1).
[4]端午.联动如何精彩,关键是通过具体实践,才能通向沃壤未来[J].互联网周刊,2017(06).
[5]姬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初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6,10.
[7]顾跃.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J].体育学刊,2019(01).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9-016-2-ZQ
作者简介:
薛龙(1974-),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群众体育;
郑娟(1996-),女,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标签:“互联网+”论文; 网络平台论文; 体育健康论文; “健康中国”论文; 国家战略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