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预期导致传导机制失灵&当前价格持续低迷的深层原因解释_物价水平论文

非理性预期导致传导机制失灵&当前价格持续低迷的深层原因解释_物价水平论文

非理性预期导致传导机制失灵——当前物价持续低迷深层原因的一种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迷论文,物价论文,机制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宏观经济总体形势不错,但也有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物价持续低迷。2002年上半年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8%;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9%,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2.3%。此前,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于1997年初开始下滑,只是在2000年下半年略微有些反弹,2001年底又继续下行。目前,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负增长十几个月。

从逻辑上看,物价越低对消费越有好处,东西便宜可以刺激消费增长,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生产角度看,东西卖便宜了,利润就少了,生产积极性会得到抑制。综合起来看,究竟是好是坏,需要看是好处大还是坏处大。国际上公认的物价指数在3%-5%之间是理想状态。因为有“货币幻觉”的心理作用,略有一点价格上涨对经济是有利的。也就是说,大家都感觉收入在涨,而感觉不到物价的轻度上涨,有利于调动消费积极性。另外,价格略有一点上涨,可以有效引导资源的流动与分配,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

一、货币供应量解释不了物价指数负增长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长时间的物价走低现象呢?

我们知道,物价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长时期的物价指数负增长,为数不少的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但也有专家持相反观点。原因是,从目前情况看,上半年广义货币M2增长14.7%,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7.8%与消费物价指数-0.8%之和,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通货紧缩的结论。就是说,我国当前的通货是宽松的,至少从总量指标看是如此。

经济学上讲,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持续上涨,通货紧缩必然导致物价持续下跌。反过来,物价持续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外在表现,物价持续下跌是通货紧缩的外在表现。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实际运作状况看,似乎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看来问题不是出在通货是否紧缩上,必须另外寻找原因。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二、产量水平提高也并不能必然得出物价下跌的结论

我们知道,决定物价水平不仅有货币因素(通常代表购买力),还有产品因素(我们称之为总供给)。供给大于需求,也可以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下跌。这是一般的逻辑。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也不符合以上逻辑。

2002年上半年我国GDP(总产量,这里理解为总供给)增长率为7.8%,而前7个月的消费、投资、出口(需求的三个组成部分,合起来理解为总需求)增长率都远超过了GDP增长率,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7.5%;前7个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3%;2002年前7个月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6.2%。

总产量水平提高了,但需求提高更多。在此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出需求不足或者是内需不足的结论,更不要说由于需求不足导致物价持续下跌了。

三、经济环境与体制因素决定了传导机制失灵

从理论上看,M=P×G,M为货币总量(对应M2),P为价格总水平(对应消费价格指数),G为总产量(对应GDP)。该公式演化为△M/M=△P/P+△G/G。

从长期看,这个公式是成立的,并且必须成立。否则,不是统计数据有误差就是指标定义有问题。但短期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传导机制的关系,货币总量M、价格总水平P、总产量水平G可以不符合上述关系,出现不对位情况,这样情况在经济学上称为非均衡。

如果长期△M/M>△P/P+△G/G,而假定总产量水平调整相对刚性,那对应的就不是通货紧缩与物价下跌,而会导致通货膨胀了。这个时期有多长,就要看传导机制作用的快慢。

我们认为,物价指数连续11个月下挫,上溯到从1997年开始的物价持续低位,主要原因是传导机制不能迅速跟上。我们仍然视这种情况为短期,尽管时间很长,仍然不能构成理论上的长期。

我们认为,经济环境与体制是制约传导机制的决定性外部因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其市场受政府、文化影响极大,且没有发育完整;另外,中国又是一个转轨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仍然在进行,计划体制的力量仍然很强大;还有,中国过去是一个封闭国家,对外开放后,中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也就是从封闭市场走向开放市场,但又不是完全的开放市场。这些经济环境与体制上的因素影响传导机制迅速发挥作用。

四、信息不对称及非理性决策导致传导机制失灵,是物价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经济环境与体制因素是外因,或经济学称之为外生变量。最新的理论引入了信息变量,或者说以前的理论假定信息是完全的(也是外生变量),而最新理论发展了,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并假定信息是不完全的或非对称的,并视其为内生变量。或者说,信息及决策是决定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内部因素。

说到底,物价是市场上供给力与需求力博弈的结果,或者说是政府、企业(银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多方博弈的结果。

以前的理论认为,政府、企业、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可以无代价获得完全信息,并且决策是100%理性的。但实际上,由于信息缺失,对市场机制运作的慢反应及对未来预期的非理性,导致经济行为主体的非理性决策,从而使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时间过长或失灵,最终导致物价指数、货币总量和总产量长时间的错位现象。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非理性决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持币待购严重

2002年6月末居民储蓄已超过8万亿。在连续多次降息情况下,储蓄已经没有任何息差回报,我国居民仍然不愿意把钱花出去,说明经济形势向好的信号没有有效地传递到老百姓中,而出于对就业岗位稳定性及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预期支出的考虑,虽然今年收入提高,但转化为即期支出的比例却不高,增加储蓄成为大多数居民的首要选择。

2、银行惜贷与企业慎贷,货币积压在金融体系,无法形成有效投资

根据最新数字,我国国有银行的坏账占GDP差不多26%-27%,加上从银行转到资产管理公司的10000亿元资产,坏账总额大概占GDP的40%。出于对贷款收不回来的恐惧心理,银行惜贷一直是近年来银行资金运作最大的痼疾,银行资金宁可投放到国债和交纳央行准备金,赚取低利的息差,也不愿意给企业放款。存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存贷差不断增加。6月底银行存贷差增加到3.65万亿元。

从另方面看,企业普遍感觉资金匮乏,特别是中小企业长期缺乏信贷资金,企业活力不足。到目前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0%以上的资金贷给了占经济总量不足1/3的国有企业,而占经济总量2/3的非国有企业却只得到不足10%的贷款,情况可见一斑。

银行惜贷与企业慎贷,说到底是信息缺失、信用缺失的结果。银行与企业在长时间的借与贷博弈中,信心缺失、信用缺失,互相选择了谁也不理谁的“双输”结果。

3、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趋势必然

近五年里,政府发行了6600亿国债,安排国债项目9000项,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据有关部门测算的结果是,1998年、1999年、2000年国债投资拉动GDP分别增长了1.5%、2.0%、1.7%,贡献很大。但国债投资项目是由政府部门统一安排进行,每一个项目的策划者和具体执行者之间存在许多环节,同时,行政主导的国债投资活动也易于出现寻租空隙,从而造成工期延长、损耗较大等效率低下问题。国债投资乘数效应不明显,必然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与民争利。由于国债投资的这些问题,加上国债投资在选择新项目越来越难,以及政府的债务负担等,一些专家建议积极财政政策要逐步“淡出”。

4、经济形势向好但股市依然低迷

我国股市从去年6月开始至今,虽然期间有几次向上的反弹,但终因后劲不足而仍然徘徊在1600多点。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的数据,我国股市在去年暴跌前的市场价值总额为53630.58亿元,但到今年7月市场价值却只有45794.37亿元,整整蒸发了7836.21亿元。如果和股市最低迷的1月的39122.34市值比,蒸发的价值更高达14508.24亿元。而股市市值的蒸发不但意味着股民财富的消失,更增加了其对前景不好的预期。虽然股民总数只有6000多万,但这部分无疑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是带动整个消费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

五、结论

总之,在我国经济增长表现不俗情况下,物价指数却持续低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畅,人们仍然不能适应市场机制,导致非理性决策,以致使传导机制失灵。当然,我们也认为尽管物价指数走低,经济运行只是白璧微瑕,总体状态仍然十分良好。在考虑采用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指标上看,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行动)与财政政策(这两个反向调节手段有局限性和负面作用)外,从根本上要加大制度与体制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消化市场取向改革的成果,缩短人们熟练运作市场机制时间,提高理性决策水平,使传导机制迅速发挥作用。

标签:;  ;  ;  ;  ;  ;  

非理性预期导致传导机制失灵&当前价格持续低迷的深层原因解释_物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