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及措施的论述论文_罗培键

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及措施的论述论文_罗培键

佛山市南海区永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集技术管理、人员分配、安全监督等为一体的管理项目,它需要行业专业的高水平管理人员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各个施工参与人员的有效配合。然而,实际管理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无法达到高水平的管理质量,值得施工单位深入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施工管理活动,这一管理活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而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内容。这项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程度。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越来越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因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既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满足工程在安全、进度、质量方面的要求,进而实现施工管理目标,还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同时,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或单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并站稳脚跟,并使其日益发展壮大。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对于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来说,其本质上属于新兴管理学的范畴,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无论在任何管理中,科学合理性必须要得到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关于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必须要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现场中坚持科学性原则,不仅包括管理的科学性,而且要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实现施工的科学性,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2.2规范性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现场管理中规范性原则已经被所有企业重视,因为建筑质量关系到建筑后期的使用安全,而施工中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又比较多,所以必须要坚持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就是对现场中的可控因素均制定合理标准,在施工和管理中以既定标准为依据执行。例如,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确定每一个人员所担任的责任,要确定各项技术标准,并按照标准执行。

2.3效益最大化原则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最终目的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施工现场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众多,微小的浪费累积后可能会成为较大的开支。例如,在施工现场不注重材料管理,会导致出现较大的浪费,增加企业成本。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任何时候均需要降低成本,坚持节约,将节约成本贯穿于整个施工中。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3.1认真考察所需技术,做好技术准备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量大限度区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计划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地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地平面布置和资源配置是搞好施工现场。

3.2管理的有效措施

(1)科学合理地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全面布置施工生产活动,控制施工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调整劳力和积雪的基本依据。对施工中每一阶段、每一工种可能出现的技术和难题提出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有效地指导了施工循序发展,保证了工程质量与进度。

(2)根据现场空间精心设计,绘制了平面图,放置在醒目处。对搭设临时设施,安装机械设备、堆放材料构件、水电线路铺设等都认真进行规划,并在平面图上予以标识。对各个场所和通道我们设计了标识牌和指示牌。由于组织设计方案清晰,平面图规划明确,整个现场做到:临时设施布局合理、材料码放整齐、机械操作范围明确、车辆进出方便、工序衔接紧密、场地卫生整洁、施工虽然紧张,但整个现场却显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3)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工、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绝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实践证明:违背客观规律,不计成本而大量增加投入,盲目赶工的“形象”工程和投入不足导致进度缓慢的“胡子”工程都将造成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工程的严重亏损。

3.3完善机械与材料管理

必须加强施工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这其中主要从材料或设备的质量、规格与价格等方面进行控制与监督。为了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材料采购前必须做好市场调研,确保所选的材料与设备同合同规定中保持一致,并做好不同类材料的分类管理、分类存放工作,确保材料都能够维持其有效的使用质量。能够发挥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和作用。

3.4认真抓好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1)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2)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措施,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

3.5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对策之三是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土建施工质量的问题关键在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为此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土建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岗前培训力度,不断引进技术水平高、施工专业性强、文化素质好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施工人员的施工工作,从而提升整体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从根本上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更有利于土建施工管理顺利实施。

3.6加强施工中的监督工作

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对策之五是加强施工中的监督工作。施工中的监督工作对土建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中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的停水以及停电现象,可以及时排除施工中的故障,杜绝土建施工造成停工情况。加强施工中的监督,可以处理好施工的纠纷等情况,督促施工人员认真工作,加快土建施工的进程,提高施工人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及时对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工程,进行整改,保证土建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4.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理念,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相互合作,在现场管理中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事无巨细,随时做好防备工作,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同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涛.浅谈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J].甘肃科技,2014

[2]陈军.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2015

论文作者:罗培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及措施的论述论文_罗培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