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行路桥施工项目的管理由施工企业委派项目经理部进行,它由项目经理领导,负责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它是代表施工企业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主体。项目经理部又是弹性的一次性施工生产组织,随工程任务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专业特点,面向施工现场,满足现场的计划与调度、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需要而设置。并且高墩台施工也是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路桥施工企业,只有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公路;墩台;施工;技术
一、墩台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 合理选择高墩台施工技术
在当前我国高墩台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滑模和翻模两种施工技术,并且这两种施工技术均各有其特有的优势,必须结合高墩台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种高墩台施工技术的特点来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比如,针对那些施工量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比较紧的桥梁高墩施工而言,为了提升施工的效率,可以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而对于那些对高墩台施工美观性要求比较高的工程而言,可以选择翻模施工技术。
2 做好高墩台施工的准备工作
施工企业要合理设计施工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比如,在采用滑模施工技术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些流动性能低、和易性比较好,且不会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的混凝土,并要将其坍落度控制在35cm范围内,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模强度,从而确保混凝土脱模后的质量,避免其因强度不够而产生流淌或者坍落的质量问题。其次,施工企业要合理制定滑模施工的组织结构。滑模施工技术本身是一项内容较多的综合性施工工艺,必须合理做好滑模施工组织设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连续作业,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
3 高墩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高墩台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就其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⑴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工作通常在模板组装完毕之前即可完成。墩台施工中的水平钢筋初次绑扎高度要尽量与模板的高度保持一致,并且随着上部分模版的滑升,可以在模板上口与千斤顶架横梁下二者间的空隙内进行钢筋绑扎操作。为了确保施工的便捷性,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所用竖向钢筋的长度,同时要在连接钢筋的过程中确保同一断面接头的截面面积要控制在总钢筋截面的50%以下。
⑵滑升过程。首先,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施工人员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进行浇筑,浇筑厚度适宜为60~70cm,层数适宜为2~3层,时间要控制在3~4h。要将模板向上提升5cm,并要检查混凝土的出模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初次模板试运行的时候,要严格控制模板的滑升速度,并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绑扎钢筋,接着即可浇筑混凝土,然后以此类推,直至施工完毕为止。其次,要分层、分段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但是要确保各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可超出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同时要采用对称浇筑的方式来进行模板施工,以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
⑶检查滑升状态。在滑升模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和原则来进行,最为重要的是结合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滑升的速度,从而确保滑升的质量。
二、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的影响因素
1 工程任务、工程特点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工程范围广、项目规模大、结构复杂的路桥项目,需要设立较大的职能部门,配备较多的人员,分工较细;如果路桥项目中路基工程较多,则需配备较多的路基工程师;小型、技术难度低的路桥项目,则不需设立较多的职能部门,只设立职能人员即可;专业性强的路桥项目,如隧道工程,则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施工复杂程度等设立一些专门的施工或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外部环境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设计,具体包括在对职位和部门、项目管理组织的分工和协作方式、控制过程及计划等方面。当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时,项目管理组织中的职位和部门的数量会增加,这样就增加了项目管理组织的复杂性。
2 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对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影响很广,主要涉及以下方面:①集权与分权。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高,管理知识全面,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则管理权力可较多地下放;否则,则权力应多集中一些。②管理幅度。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领导经验、组织能力较强,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反之,应缩小管理幅度,按照精简与效率的原则组织精干、高效的组织。③定编人数。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高,一人可兼多职,可减少编制,提高效率;若人员素质较低,则需将复杂的工作分解由多人来完成。
3 项目经理的经验和管理风格
项目经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组织项目的施工管理活动,处于项目管理组织的核心地位,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起领导、管理、协调、决策、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他的经验和管理风格,对项目管理组织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工作流程等制度设计及下属管理人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组织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项目管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传递、沟通问题
在路桥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需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如项目经理向技术科发出进度、质量要求指令,技术科向合同预算科抄送技术方案等。纵向沟通(上、下级沟通)因个人的理解偏差、着重程度不同、过程延误等而形成信息漏斗,造成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失真。如,技术科向劳务分包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时常常与初衷存在偏差;而横向沟通也因部门之间专业水平、组织性壁垒的存在等而缺乏信息通道。
2 效率问题
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而现在很多路桥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仍然严重,工资拉不开档次,绩效工资常停留在形式上,人情关、派系争斗仍然存在,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织的效率,弱化项目经理部实现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等的能力。究其原因,由于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调配机制的缺失,从而导致了效率问题。
3 团队建设问题
形成合适的团队机制,建立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团队建设得好,可以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否则,就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造成力量相互抵消的“窝里斗”局面。应努力将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个人目标同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实现组织最大限度的协同。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工程质量保证的管理措施
1.1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1.1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选配水平高,经验丰富,业绩优良的人员担任,各项工程安排具备专业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人员素质满足工程创优需要。
1.1.2做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都汇总出来,再会同设计部门和监理研究解决,以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
1.1.3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必须要有施工技术交底书。对施工草图、作业指导书等,都必须复核无误后再下发。并注意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
1.1.4在施工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TQC活动,严格贯彻执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和质量评定资料的签认整理,归档工作,完善质量责任追踪档案。
1.1.5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各级质量监察人员,要保证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现场做好检查工作。
1.1.6质量检测和质量评定以《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各施工现场要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把质量评定标准具体简化为易懂、易记的口诀,用标语牌的形式,树立在施工现场,使每个施工人员熟悉,便于掌握运用。
1.1.7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工作。每道工序要先自检,然后由质检人员检查验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要事先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再进行施工。
1.1.8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个操作工人,做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即: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每个操作人员,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检查指导施工,制订工序流程图,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关键点,进行连续监控,对比分析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要及时组织质量检查评比,进行工序交接,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开始,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施工班组及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奖罚,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五、结论
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路桥施工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高墩台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工程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才能全面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路桥施工项目组织模式的设计因人而异,因项目特点、环境而异,因项目资源而异,不能一成不变,只有针对项目特点来进行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最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设计,才是最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一飞.论路桥施工项目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13
[2]罗建华.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1
[3]郑树荣.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2
[4]孙泽民.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
[5]公路桥梁墩台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
论文作者: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项目管理论文; 组织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工序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