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国民生活水平有明显地改善。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工业产业以及社会家庭中的用电量逐渐增多。就当前的电网系统来说,存在着配网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这使得在用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故障,导致许多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我国投入了大量技术与资金来发展电力建设工程,这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当前智能配网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配网设计展开深入探析,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希望能够有效优化智能配网设计内容。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网;结构构成;设计要点
引言
配网是连接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纽带,同时承担着电能分配和供电的双重职责。但是随着近年来电力用户和用户用电需求的增加,配网系统面临着严峻挑战。配网不仅要安全、美观、节能,还要实现智能化。智能配网的应用使配网功效得到了提升,但是鉴于配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多时候给智能配网系统的应用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智能配网建设,通过研究其结构构成、技术内容等,寻求合理的优化方式,使智能配网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智能配网的结构构成
对于配网来说,基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变电站,将电进行转换;第二部分是配电站,将电能进行分配;第三部分是用户端以及开关等,那么智能配网则是配网的升级版,使配电达到高级自动化的目的。而对于高级自动化配电来说,通常将其分为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高级操作环节,而两一个环节则是高级管理环节。在智能配网运行的过程中,高级操作环节主要是对数据资料等内容进行操作,同时对配电进行管理和控制,高级操作环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自动化以及无功控制等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更好的完成配电工作。两个环节在智能配网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高级管理环节可以将配电的数据等内容进行管理,高级管理环节中具有地理图像的功能,可以获取到配电的各种资料。另外,智能配网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配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智能配网可以获取到设备终端出现故障的位置,从而将故障进行确定并解决,有效起到隔离、及时修复等目的。
2智能配网的主要技术
较传统配网而言,智能配网应用了众多新技术,使其具有数据采集和监控、控制保护、传感测量和故障电流限制等功能。加上网络和各类高级软件的支持,帮助智能配网实现电网系统故障控制、调修和处理功能,提升了配网的安全可靠性
2.1数据采集和监控技术
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的实现,基于覆盖整个配网节点的创建,这种节点处理通信功能很强,不仅可以实现配网调度中心、配电变电站、用户连接端口等配电终端和广域网之间的通信,还支持其他各类通信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通信传输信息的传输处理问题,实现输电流、电子信息流和用户业务的统一。特别要指出的是,配网节点是利用智能配网的无线光纤和载波等技术建成的。
2.2控制保护技术
控制保护技术是一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先进性。控制保护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同步,同时还具备保护广域网络,重新构建网络,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故障保护及快速模拟、仿真和适应保护等功能。通过控制保护技术最终实现紧急控制一体化。
2.3 DER并网技术
DER并网技术对提升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保护配电网络,对配电系统与接口设备的连接进行管理等方式,实现对调度和微网的优化。特别要指出的是,微网是配电子系统中的一个分类,不仅能够应用于配电环节,还可以独立于主网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统一对分散的DER并网技术进行管理,保证配网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测量技术
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比较高级的测量技术就是AMA应用。它是一种重要的通信介质,在这种技术支撑下,人们可以通过査看智能电表上的指标来收集分析所需的数据信息。再对于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形成数据报表,通过报表综合数据来分析和掌控电力用户群体的基本用电情况。高级测量技术的另一种作用是能够快速连接配电系统和电力用户,使得各项操作自动化。
2.5传感测量技术
要想全面提升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抗干扰的能力,可以采用当前的传感测量技术。在配电过程中,要想知悉各个节点的信息数据,需要检査线路、电缆以及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综合分析获得的电网信息数据,可以全面掌握配电系统是否在安全运行。传感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配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有力保障。
2.6故障分离技术
故障隔离通过采用超导技术对电流进行限制从而限制了配网电力。要想完善智能配网功能,就离不开故障分离技术,因此其对电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配网设计过程中加人故障分离技术能够使电力系统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进行配网设计时,需要结合多项先进技术来制定出合适的运作方案,以高智能配网的可靠性。此外,配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因此相关技术人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在线监测,避免问题的严重化。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维护措施来维持配网的正常运行。
2.7故障隔离技术
故障隔离技术是一种限制短路电流的技术。通过故障隔离技术和电子高温超导技术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电流限制。这种功能技术的实现结合了多种技术,在智能配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配网的功能需求将先进技术引入到智能配网规划方案中,以保证智能配网的可靠性。例如,结合快速断路器和限制器提升智能配网系统的灵敏度。故障隔离技术和在线监测广域保护技术的共同使用,可以及时发现配网系统问题,同时实现对系统问题的自动修复操作。
3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析
设计电力系统智能配网时,第一步要确定设计标,并制定明确的设计计划。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要想完善智能监测系统,就必须在整合监活动时得到数据。对配电系统功能的明确划分需要结合智能配网设计目标,比如监测数据,又比如记录三相电流、电压以及功率等,并计算出不同时期的平均值,以反馈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数据报表有记忆功能,它可以自动地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生成完整的工作日志。传输性也是数据的一大特点,在无线系统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传输功能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调控,并用所获得的各种统计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际操作。此外,由于变压器以及其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因此故障检测与检修功能是配网运行必备的功能,必须实时改进,使之能够在自动报警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复。
在设计目标之前需要搞清楚监测系统的能。第一个功能是数据监测,三相交流电测量数据是其主要的监测对象。例如小于等于15次的谐波电压、小于等于25次的谐波电压、三相功率因数、频率等。先统计数值,再通过计算处理后传输。在设计配网智能监测终端的时候,开关状态的信息极其重要。开关基本状态一旦变化,继电器就会对开关进行调整,这时便能得到脉冲电能表实际数值的变化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智能配网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管理效率。但是智能配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对智能配网的设计,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智能配网使用效果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智能配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肖益平,李灵勇.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探讨实践思考[J].通讯世界,2018(2):214-215.
[2]吴金秋.电力系统中的绿色智能配网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5):00008-00008.
论文作者:何淑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