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肠梗阻38例临床分析论文_毛秀丽, 武兴

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八百垧街道红卫社区卫生服务站;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肠梗阻38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低位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胃管减压,以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紊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并使用抗生素等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使用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P<0.05),在不同时间段的症状消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低位肠梗阻时,使用肠梗阻导管比常规的胃管减压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它代替了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低位肠梗阻;治疗;临床分析

肠梗阻是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的急腹症,是指患者的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临床症状主要有肠内积液、积气、肠管功能异常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患者全身的生理异常,甚至危及生命。肠梗阻导管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肠管内压力,比普通胃管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它具有恢复血运、减轻水肿和改善肠管动力等疗效,能取代手术治疗而达到治愈目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本次研究对38例低位肠梗阻患者实行肠梗阻导管治疗,获得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的肠管减压,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低位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是27至76岁,平均54.3岁,33例(86.8%)患者有腹部的手术史(包括小肠切除、卵巢囊肿切除、阑尾切除等),其余5例没有手术史;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范围是28至75岁,平均54.5岁,35例(92.1%)患者有腹部手术史,其余3例无手术史。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胃管减压,以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紊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并使用抗生素等预防感染[1]。观察组患者使用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在置管前,先将患者的胃内容物彻底吸出,使用0.9%利多卡因对其咽部进行局麻。让患者处于右侧卧位,在X线透视下,将肠梗阻导管置入患者的鼻腔,在十二指肠镜的引导下将肠梗阻导管引入十二指肠内。置管完成后,把10至15mL彻底灭菌的蒸馏水注射进导管的前端气囊[2],接着利用肠管蠕动作用将导管引至肠梗阻病灶。最后进行减压治疗,12小时后为患者的腹部进行摄片,观察肠梗阻导管的头部是否位于肠梗阻部位。

在肠梗阻导管置管后,每天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的冲洗,1至2次即可,以保持导管通畅。使用和对照组相同的方法,纠正患者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紊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需要进行适量活动。每天进行两次X线的检查,观察肠梗阻导管位置、肠管扩张度以及气液平面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腹胀、腹痛等);在X线检查中,观察肠梗阻导管位置、肠管扩张度以及气液平面情况;记录患者排气和排便的时间,肠内气、液消失的时间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P<0.05),在不同时间段的症状消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肠梗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急腹症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痛、肠管积液和积气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机体异常和较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常规治疗主要通过肠管减压的方法,患者需要禁食,为其提供肠外营养,以纠正其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平衡。肠梗阻导管通过十二指肠镜的引导,利用肠道蠕动,渐渐移至肠梗阻病灶,对其进行充分的减压,具有改善血运、减轻水肿和恢复肠管动力的作用。在肠梗阻导管治疗中,需要保持负压吸引,因为患者胃中的食物残渣会影响负压引流,需要每天快速冲洗导管腔防止阻塞[3]。在治疗期间,可以同时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大黄的导泻功效可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每天进行X线的摄片,可以密切观察导管在肠内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给予纠正,此外还能检查出患者有无其他的并发症,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出现结肠癌复发的情况,在及时的治疗后得以缓解。

本次研究对低位肠梗阻患者使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患者肠梗阻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达89.5%,高于对照组的60.5%(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天后的症状消失率为84.2%,2天后排气恢复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4%、50%(P<0.05),可见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起效较快。因此,在治疗低位肠梗阻时,使用肠梗阻导管比常规的胃管减压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它代替了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健,韩广森.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03~804

[2]秦小昌.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270~271

[3]王继红,李小会.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52~54

论文作者:毛秀丽, 武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低位肠梗阻38例临床分析论文_毛秀丽, 武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