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论文_张琳,孙金艳

循证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论文_张琳,孙金艳

天津市红桥医院急诊科 300131

摘要: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更新和急诊学科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循证护理在急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循证护理的概念进行概述,并对循证护理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诊;应用进展;研究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是保卫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线,由于患者大都具有病种多、病情急和治疗复杂的特点,因此更加需要治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1.循证护理的概念

循证护理是指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活动过程中,把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科研理念明确的、谨慎的传达给患者,以期获取更多的治疗信息,成为护理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循证护理是循证保健和循证医学的重要环节[1]。

2循证护理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1.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急救事业的健康发展,院前急救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循证护理作为衡量急救工作质量和医务人员能力高低的标志,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不断的实践中证实循证护理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也减少了医患纠纷,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减少了护患纠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中继续推广。对于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来说,需要秉承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在急救护理中善于发现新问题,利用循证的方法使院前急救达到更好的救治效果[2]。

2.2在急诊、接诊、分诊中的应用

作为急诊科室工作的第一步,分诊工作可以更好的达到救治效果,成功的分诊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效果。对于一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如果分诊不准确,或者护士的的服务态度不佳,以及护理技能不够娴熟,都可以通过循证护理的学习提升护理方案的科学性,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救治水平,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使患者情绪更加平和,乐于接受治疗,这样患者得以正在最佳就诊流程中得到救治,从而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3]。

2.3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对于接受救治的危重症患者来说,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更加需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和接受治疗的意愿,从而减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如对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患者来说,通过循证护理可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方案,把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降低到11.7%。对于急性脑卒中护理来说,利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和管理模式证实,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其工作时繁忙的,这类患者的治疗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科学的临床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如,对于预防急诊ICU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治疗,很多护理人员都意识到非计划性拔管的严重性,通过循证护理治疗手段,患者逐渐愿意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和医务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4]。

2.4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体现着医院管理的整体水平。当前医院的护理模式大都依靠经验式管理,即管理者不断的进行经验的传递,这种护理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在护理中多数以命令的口吻为主,随着各行业人性化服务意识到增强,作为护理人员更应该更新护理理念,探索出护理新模式,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通过循证护理理念的应用,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得到提升,护理人员的修养也得到了增强,体现在护士的专业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进一步降低,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也迎合了新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2.5在急诊临床带教和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医院的护理临床带教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通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但是护理过程缺乏创新意识。同样,以往的临床护理查房医务人员更多的讨论患者的病情、病因,这种查房模式下就更加忽视医务人员能力的培养,以问题提出为基础的护理查房教学是当前查房的主要方法,通过和循证护理手段进行对比,发现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向着更深层次学习。颜莉等人认为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治疗法同样可以提高护生和护士的学习热情,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主动查阅文献。因此,值得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和推广。通过崔秋霞等人的证实,在气管切开护理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循证护理疗法可以规范护士培训,增强护士的实践意识,并且使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5]。

3循证护理存在的问题

循证护理在当前的护理模式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是一些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正视的,因此循证护理法的应用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其应用的局限性在于卫生保健实践活动既要有疗效又要有效益的要求。

3.1在急诊护理教育方面

当前,我国的护理教学得到广泛开展,教育体系体现出多层次、多规格。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护理水平相距甚远。此外,虽然卫生保健系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护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比较滞后。更加需要思考的是,在护理本科以及以下的教育几乎没有引人循证理论,也群发对学生循证技能的指导。

3.2急诊科实施循证护理的局限性

急诊医疗决策本身具有以下两种特性:a多因素性;b动态性。对于一些急症,由于护理证据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往往需要通过时间衡量。但是急诊要求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对比评价比较困难;同时急诊的患者由于急于被救治,导致很多必要的信息没有传达给医务人员,或者信息搜集支离破碎,这样就会影响到诊疗结果的适用性和精确性。此外,护士由于每天忙于救治,没有时间看文献,以及亲手做试验;缺乏科研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训,这些内容都会实践过程变为空白。此外,循证护理的评价证据需要通过采访评价结果,在一般的临床工作中可能得到保证,但是对于急诊工作可能性不大,以上因素都制约着护士从事循证护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理念的出现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需要和整体护理一样渗透到医学治疗的各个领域。急诊科室的患者由于病情急的原因,在证据的搜集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并且循证的过程容易冗长。因此,急诊医学需要改善通过讨论作为医疗基础证据的现状,去获取新的护理方法。同时,要科学的进行护理分析,拒绝经验主义和孤立评估治疗。因此在循证的认识上要避免概念的混淆和和程序错误,不断推动护理事业走向更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石芳.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心理医生,2017,23(34).

[2]马秀琴. 循证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新进展[J]. 甘肃医药,2015,34(5):340-342.

[3]韦海蒲. 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抢救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健康周刊,2017(28).

[4]张学嫦,邓榕贞.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2017(2):45-46.

[5]周梅. 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34):134-136.

论文作者:张琳,孙金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论文_张琳,孙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