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首发站论文_宋小燕

让幼儿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首发站论文_宋小燕

宋小燕 甘肃省徽县幼儿园 742300

摘 要:“人生百年在于幼学”。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儿童发展指导纲要》的重要精神,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项目有机渗透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和感恩情怀。

关键词:学前教育 传统文化 感恩情怀

近年来,由于教育的经济使命、政治使命都得到高度重视,导致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严重缺失,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致命的冲击。“人生百年在于幼学”。幼儿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将传统文化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中,让幼儿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厚重幼儿的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和感恩情怀。

一、打造素质精良的幼师队伍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幼儿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必备前提。幼儿教师要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练就自己的业务专长,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各方面技能,必须具备选择编写传统文化教材的能力,要能将文化教育课程正确地转变为教学行为,使幼儿能听懂、学会、做上、记住才行。幼儿园必须开展多元的教师文化培训活动,激发每一个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情结,丰富教师的文化涵养,自觉加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列中,努力践行传统文化传承者的伟大使命,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考核,不断激励老师全身心投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去,做传承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播者。

二、挖掘适宜幼儿的传统文化资源

1.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必须贴近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兴趣的培养,用以开拓幼儿的眼界和思想。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特色和地域元素个性鲜明,可选性非常之大。幼儿园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选择有关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可以选择幼儿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项目资源进行文化教育。比如可以选择传统游戏、节庆文化、民间艺术像剪纸、糖人等等。

2.资源富含趣味性。兴趣是第一老师。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也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资源,通过学生充满兴趣的各种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小班可以选择游戏类文化项目、中班可以用印染、编制等手工类项目、大班可以选择三字经、古诗文等文学类项目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项目和幼儿园各种活动有机结合,幼儿在浓郁的趣味性中接受文化熏陶,从而对传统文化形成最基础性的感知。

三、营造文化教育的特色环境

1.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定调整体环境。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可以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旋律进行定调,让幼儿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增进幼儿对文化信息的感知和认可。幼儿园环境布置可以将地方文化特色与其他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充分利用门厅、回廊、楼梯、餐厅等空间,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环境创设,让每一面墙壁饱含文化气息,悄然无声地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用个性文化主题创设班级环境。环境是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教育氛围,通过系列化、具体化的方法不断呈现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流互动并获得知识提升素质是非常有必要也很可行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应该大力倡导班级环境的特色文化建设,让班级文化各具特色。比如小班可以音乐游戏、益智游戏来构建;中班可以手工特色、民间艺术表演特色来建构;大班可以用传统游戏、文学艺术等项目来建构环境。这样的班级环境构建让学生在不同级段所感受的文化教育有梯度感、层次感。

3.以主题文化元素丰富区角文化环境。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是重要的活动内容,区角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让所有的区角环境甚至是功能室都富有文化教育内涵也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渠道。区角环境的建构应该主题化,并不时地进行更新。例如,活动室可以塔小舞台,并布置民族的服装、头饰、戏剧脸谱等材料;区角环境围绕游戏主题如《西游记》、“巧手妈妈”等进行安排,体现团结、勤劳、智慧的文化精神。当然,让幼儿参与其中的表演活动,环境的教育作用会更加凸显,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丰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形式

1.主题活动体现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能够满足幼儿求知欲望和成长需要。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园每学年的主题教育计划,把民族文化和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紧密结合和有机融合,立足日常教学做好主题教育活动,以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比如十月份幼儿园计划中安排了“祖国我的家”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在小、中、大三个级段中进行了活动细化:大班主题《56个民族是一家》、中班主题《中国娃》、小班主题《我爱我家》。在此基础上,几个大班分别开展了美术活动《中国印》、《民族服饰》、《京剧脸谱》等活动;中班分别开展了《智慧少年》、《少年诗人》、《英雄娃》等活动;小班开展了《亲亲我的家》、《美丽的风景》、《有趣的地名》等活动。

2.日常生活渗透民族文化元素。生活即教育。幼儿在园的所有生活与活动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可以将传统文化分解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幼儿立足身边生活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中感受,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3.游戏活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游戏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教育途径。在不同的区角中,可以独具匠心地进行设计安排,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在表演区,可以提供民族服装和乐器,播放相关乐曲,让孩子尽情发挥载歌载舞,感受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在美工区可以摆放剪纸、印染、编织等材料,让孩子自由发挥勇于实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感悟艺术之美。

4.节庆活动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好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春联的写法等等。应该针对节日特点,营造针对性文化环境,让孩子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节日的文化氛围,大体知晓节日的名称和一些风俗习惯,从而产生节日文化情结。当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观看影视、欣赏演出等来记住相关节日的文化特色。

5.经典诵读传承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诵读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得到传承也是幼儿园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1)配置幼儿图书馆,让幼儿有书可读,以绘本形式促进阅读。

(2)结合区角游戏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比如《西游乐园故事会》、三字经诵读、寓言故事比赛等,让学生能够阅读系列的绘本图书。

(3)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活动,提倡“悦心悦读”、“与孩子同成长”读书理念,耐心倾听孩子讲故事,享受孩子成功的喜悦。

(4)充分展示阅读成果。可以截取书中有代表性的图片,布置好区角环境,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说话、讲故事比赛,不论说得好坏,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并得到锻炼。

总之,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者必须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幼儿教育必须立足幼儿年龄特点,围绕五大领域活动,有机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提升教师素质、营造文化氛围、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活动内容等渠道保证教育的有效实施,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迎庆 重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J].《幼儿教育》,2001,12。

[2]王昭 谈谈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J].学园,2013,(10)。

[3]赵玉兰 蔺江莉 张赤华 等 走进民间艺术世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7。

论文作者:宋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让幼儿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首发站论文_宋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