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屋面作为建筑物上层的重要防护结构,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屋面结构建设应满足隔热、防水排水以及防火等基本功能,而确保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是保证屋面建设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建设企业以及施工人员都应重视的施工环节。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水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房屋的要求也就随之改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中,人们对建筑的外观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却忽略了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使建筑物在后期很容易出现问题,屋面建筑出现漏水的现象,因此怎样加强建筑屋面防水性能是当务之急。
1建筑屋面出现渗漏问题的成因
1.1设计因素
建筑工程的施工行为需要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因而若图纸做法不合理,将导致施工行为的依据本身出现问题。防水的原则是“以防为主、以排为辅”,设计单位在设计屋面做法时也应根据此原则从防、排两方面考虑。设计人员未充分考虑所在地气候因素,对当地气候特点、降雨量统计了解不足,未能选择合理的防水、排水做法,导致屋面出现长期积水,增加渗漏概率,或屋面防水层未能有效防止渗漏发生。
1.2屋面防水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
相关技术人员应全面分析当地气候情况以及建筑屋面防水需要,从而选择并采购符合施工要求的防水施工材料。但是,部分建设企业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没有从正规供货商处采购防水施工材料,而是选择了价格更加优惠的散户供货商,使得防水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不仅容易对屋面防水施工工作带来影响,也会导致屋面防水性能的降低,从而增加屋面渗漏事故的发生概率。
1.3技术因素
合理的设计以及合格的材料,都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才能确保完成合格的屋面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包括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研讨,施工过程中细部处理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2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2.1优化防水设计
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前提是防水设计,在进行防水施工设计时,要从材料、技术等方面加以设计。需要参考规范文件、结合工程质量要求对材料方案进行制定,包括材料性能要求、材料规格和数量要求等。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包括建筑物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认真研究地区气候特点、降雨特点。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状况不同,降水量不同会影响防水设计指标。以年降水量较大、气温较高的区域为例,在设计时,要针对主体结构防裂进行优化设计,科学设置屋面排水位置进行。在屋面排水设计时,还要关注屋面坡度设计,要从排水口位置设置排水坡度,合理的排水坡度的设置,能够及时有效的排除积水,提高排水效率,降低渗漏概率。
2.2加强防水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在传统的屋面防水施工中通常选用以沥青为主的原材料,不仅增加了施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还会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不符合现如今绿色、环保的工程建设理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新型防水施工材料得以研发和应用,主要包括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各类防水卷材具有施工工艺较为简便、工期较短以及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等优点,但是防水卷材在使用过程中对接缝处的密封要求较高,否则会对屋面整体防水性能带来极大影响;而防水涂料则可以有效避免接缝处渗漏等问题,但是防水涂料对环境温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在材料运输、存储以及施工过程中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否则会对防水涂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具体选择哪种防水材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屋面情况、防水需要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确定,然后挑选信誉度较高、运营情况良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洽谈,并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理的规格与型号,从而确保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2.3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在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分隔缝必须在屋面的支承端设置,包括转折处、防水层、交接处,保证与屋面的板缝平齐,避免因防水层温差过大、混凝土干缩等问题造成防水层裂缝,避免卷材开裂。设置分隔缝时不应该超过6m,如果超过6m则应该设置v型分隔缝,保证分隔缝的深度贯穿整个防水层。在屋面找平层设置时,应该按照3%的结构进行找坡,再在结构层上用1∶6的水泥炉渣或者水泥膨胀同时找坡,找准泛水坡度和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利用鱼线拉直保证卸水口的厚度,不低于30mm,在浇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压实。在屋面隔离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做到找平层与刚性层之间,既能够有效起到隔离效果,又可以减少老化,延长隔离层的使用寿命。屋面涂膜技术是防水施工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涂膜施工技术的操作非常简便,收到了广大施工人员的好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1)在应用涂膜防水技术时,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屋面结构的清理工作,严禁屋面上含有杂物的现象,必须保障屋面具有比较强的平整度,充分发挥涂膜技术的效果。(2)在确保屋面干净整洁之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铺设的防水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且用量要经过科学的计算。(3)对于存在渗漏的部位需要加强重视,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并且加强对二次施工的重视。在涂膜工艺应用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温度,严禁在温度过高和过低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进而造成防水效果的不利影响。在混凝土的浇筑作业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确保混合料比例的科学性,并且需要针对浇筑的时间和混合料用量进行科学计算,同时妥善进行后期养护,保障混凝土浇筑效果。(4)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时,必须确保混合料振捣均匀性,坚决不允许出现沉降现象,强化混凝土施工的防水效果,实现屋面施工质量的提升。
2.4加强屋面防水施工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是屋面防水施工的重要基础环节之一,应当受到建设企业以及施工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首先,施工人员应做好施工材料的养护工作,比如,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在温度以及湿度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不仅可以避免对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带来影响,还能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并减少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其次,应做好屋面防水施工区域的清理工作,确保施工区域整洁、干燥后再开始防水材料的铺设工作,而且,在防水材料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而确保屋面防水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最后,在屋面防水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防水工程进行检查和处理,避免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防护措施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同时,由于屋面防水工程大多裸露在外界环境中,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制订合理的养护方案,避免因环境因素的侵蚀对屋面防水性能造成影响,并提升屋面防水工程的使用寿命。
3结语
屋面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整个工程施工的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屋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保证屋面建筑的质量,对维护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的时候,要注意相关的设计问题和材料选择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施工养护和监督,进一步对屋面施工质量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建军.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22-23.
[2]郭亮.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6):23-24.
论文作者:芦亚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屋面论文; 建筑论文; 防水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卷材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