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_经济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_经济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症结论文,认知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迄今为止,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还众说纷纭,很难达成共识。有的立足经济视角,有 的侧重文化属性;有的强调时空压缩,有的突出问题领域;有的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刻意 鼓吹的意识形态,有的坚持全球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有的关注全球化的同一性,有的 倡导全球化的本土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本文认为,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应 特别注意以下四个症结。

一、全球化绝非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面的全球化

全球化认知中的第一个症结是,全球化究竟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是全面的全球化。

把全球化视为经济的全球化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认识。最典型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 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1](P45)我国部分学者 也认为,当前“全球化这个词有被泛用的倾向,而我们讨论的全球化是指经济全球化这 个特定的概念”,[2]“现在人们谈论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而且主要把目光集 中在80—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3]正因为把全球化视为经济全球化,所以时 常出现两者互相替代使用的情况。许多学术会议或文章的主题、标题虽是全球化,但实 际内容却是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似乎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等同性是自明的。

然而,正是这种司空见惯的自明性需要辨析与追问。毫无疑问,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 层面上讲,全球化的轴心、基础都是经济全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否认伴随经济全 球化而出现的政治、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人们通常所讲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 要素的超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广泛传播,跨 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的高度相关,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与一体化空前 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由于经济全球化追求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经济收益的全球获 取,所以它不仅会冲击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活动,要求其在统一世界市场的框架中调整原 有的种种行为,而且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政治、文化影响。这种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在 很大程度上就是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

这里,政治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各国政治交往的扩大与频繁,另一方面是指各国政治生 活相关性的空前加强。于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超国家权力日益强 化,政治生活与政治现象的某些共同性也开始显现并发挥作用;文化全球化则意味着文 化的同质化、殖民化及高度互动与相关化。具体些说就是人类整体已成为与社群、国家 、民族一样的文化主体,文化的内容及其认同表现出一致性。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 凭借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行推销自己的文化制 品和价值观念,试图以文化殖民的形式达到文化同一与文化控制。当然,文化全球化的 更普遍形式是文化的全球性互动,即不同文化在全球场中的相互影响。显然,只要尊重 事实,就不能否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政治与文化也在以不同的形式、程度作出全 球化转向的回应。因此,全球化只能是全面的全球化,绝不可能仅仅停留于经济维度。

这一结论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是 基础,政治与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或早或迟,必然要导致政治与上层建 筑的相应调整与变革。令人不解的是,在全球化这样重大的历史现象面前,我们很多同 志却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原则。倒是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表明了对全球化更为客 观与全面的看法。罗兰·罗伯森指出,全球化被不幸地从工商研究者角度加以理解,“ 全球化讨论在公共领域已经形成了我打算称之为经济主义的形态”。[4](序言P2)吉登 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进程,“它的内容无论如何也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 是关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而是我们生活中时空的巨变”。[5](P30-40)德国学者贝克 更是专门关注全球化的政治维度,提出了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急迫的重建民主和加 强全球政治管理等尖锐问题。[6](P1-65)里斯本小组在其提供的《竞争的极限》的报告 中同样表示:“全球化涉及的是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多种多样的纵向横向联系”。[7]( P39-40)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则在论述全球化时开门见山指出:“全球化话题是个实践— 政治话题,也是个社会—经济话题,此外,它还是一个思想话题”。[8](P3)这些西方 学者虽非马克思主义者,但其分析问题的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发人深省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化即经济全球化的论断呢?恐怕有如下三点,其一,经 济全球化不仅在终极意义上是全球化的基础,而且是至今为止现实生活中最为人感知的 现象和事实。鉴于此,人们习惯采取简略方法来概括和理解全球化。其二,把全球化视 为趋同化、同质化。由于经济的趋同(一体化)不仅有难以抗拒的客观强制性,而且会给 国家带来实际利益,所以,出于经济发展的压力与需要,人们尚能认同经济全球化。而 出于主权的维护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则排斥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其三,用经济全球化 来模糊甚至有意掩盖政治控制和文化霸权,以实现按西方的制度、价值、模式及生活方 式统一,达到支配世界的目的。

显然,在上述三个原因中,第一个原因主要源于认识上的片面性,须知,强调经济全 球化的基础地位与承认全球化的全面性是不可互换的。第二个原因既有认识上的片面又 有政治上的担忧。仅仅看到全球化的趋同化、同质化,看不到异质化与本土化这是片面 性,而把全球化的趋同化、同质化限定于经济领域,则表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政治与 文化领域趋同的深深忧虑。毕竟,今天的全球化是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如果认同全球化 的全面性,而全球化又具有内在的同质化趋向,那么,政治与文化岂不是也要趋同于西 方?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担心并不等于真理性认识。如果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 识事物,就难以找到消除担心的正确途径。第三个原因反映出意识形态的作崇。某些西 方政治家和学者不仅深知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全球化,而且试图曲解全球化的趋同化、同 质化趋向,以便按西方的意愿、价值、模式塑造世界。为达此目的,就要回避、模糊敏 感的政治与文化全球化,片面强调经济全球化,编造一个全球化即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形 态。

二、全球化区分为历史上的全球化与当代全球化

全球化认知中的第二个症结是全球化究竟始于何时,有什么标志性特点。

现在看来大体有五种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有久远的历史,这一总过程至少像所谓的 世界宗教两千多年前兴起一样悠久。[4](P9)在中国甚至有人提出了“五次全球化高潮 论”,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追溯至人类从非洲散布到世界各地。[9]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所谓的全球化,乃是90年代最新的全球性趋势”。[10](P76)显然,上述两种看法 都比较极端。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以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为标 志。这种观点的认同者较多,因为它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工业化进程以及 民族国家的崛起包容进去。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真正的全球化(确切地讲是经济全球化)出 现于19世纪中后期。理由是,在此之前,商品的交易是非竞争性的,交易的商品是非大 众化的,基本不存在商品生命周期,没有出现价值趋同化趋势。[10](P78)在持这种观 点的人之中,有的甚至提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其鼎盛时期不是20世纪末,而是20世 纪初(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夸大当今全球化的地位与作用。[11](P 51-57)第五种观点强调,当代人类关注、争论的全球化乃是二战后,更确切些讲是20世 纪60、70年代后的社会现象。二战后的30年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高科 技更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时代。世界相互依存的加深、全球性问题的凸显、跨国公司的 爆炸性增长①(注:1970年,全球跨国公司仅为7000余家,而90年代后期已增长至6万多 家,其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达50多万家。)、信息化、网络化的冲击,这一切就构成20 世纪最后30年的社会景观。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鉴于全球化对现实生活的全面而重 大影响,全球化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步入学术殿堂,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主流概念与时髦 术语。这种观点的赞同者也较多。而且往往能够与第三种观点融为一体。也就是说,一 批学者在审视全球化时,一方面看到了其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则将关注点定位于当代, 罗兰·罗伯森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以上五种观点无疑突出了全球化的过程与持续性,这种研究固然有必要,但并非本文 的关注点。恰恰相反,本文认为如果过于拘泥于全球化的时续性,反而可能忽略全球化 历史演进中的质的差异,并导致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立足于此,我们提出历史上的全 球化与当代全球化两分法的观点,以便准确的认识与把握全球化。[12]

历史上的全球化是指15世纪地理大发现至20世纪60、70年代的全球化。它的主要特点 有:其一,全球化就其形式而言表现为人类交往活动在地域上的拓展,即从国内到国外 ,从周边地区到跨大洋、大洲,遍及世界各地,打破了人类长时间的彼此隔离的社会状 态。其二,全球化就其内容而言表现为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张。商品、资本的输出,市 场的控制,原材料的争夺都反映出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在这个意义上 ,全球化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市场化。其三,始于近代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是与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特定时期,两者融为一体,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就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换言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载体的全球化是意识 形态色彩很强的全球化,所以它自然是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其四,既然历史上的全球 化是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而资本主义大都植根于西方国家,因此,这个时期的全球化 当然会表现出“西方中心论”的倾向。其五,历史上的全球化所表现出的“资本主义中 心论”和“西方中心论”,本质上是阶级中心论、国家中心论。全球化仅仅是其形式、 过程,它所追求的目的与价值恰恰是反全球、反人类的,而这才是其真谛。

与历史上的全球化相区别,当代全球化是指20世纪60、70年代后至今的全球化,它也 表现出自己的特点。首先,凭借现代科技提供的通讯与交往手段,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 真正被打破,全球化不再是模糊的推理,而是普通人可以感知的现实。在形式上,全球 化已拓展到极限,它揭开了人类历史上新的一页——地球村史。其次,全球化内容更加 丰富。虽然经济全球化仍不失为主题,但政治、文化、一般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同样引人 注目。再次,全球化呈现出明显的反“资本主义中心论”、反“西方中心论”的倾向。 这种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发达国家左翼学者和有识政治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审视,特别是 对资本主义的反省与批判;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的对资本主义及西 方文明的批判与抵制。最后,全球化发生了立足点的根本变化,即从阶级中心论、国家 中心论,转向全球论、人类整体论。换言之,把人类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的 整体思维方式——全球意识开始传播,人类的共同利益得到认同。

显而易见,从时空的压缩,相互关联的领域不断扩展与加强,以及至今为止全球化仍 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等维度看,当代全球化无疑是历史上全球化的继续与拓展。这种延 续性表明了两者的共同之点,而正是这种共同点,构成前文提及的五种观点的框架。换 言之,那五种观点都没有超越历史上的全球化的视界,从而难以揭示当代全球化的新质 ,而这种新质恰恰是全球化的本质。

我们认为,全球化的本质有两条:其一,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分析、处理人 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二,承认存在着确实的超民族、 超国家的人类共同利益。这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它把人们追求纯粹、单一的阶级 利益、国家利益提升到自觉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历史上的全球化 ,只能称其为形式上的全球化,因为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扩张的全球化,是以 西方的利益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为中心的。它认为西方文明具有普适性, 是世界发展的模本。这种狭隘的、意识形态化的思维定式恰恰是与全球化的本质相悖的 。我们今天讲的全球化固然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历史上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但必须看到 ,它的立足点已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人类整体论和人类共同利益论的全球化,是 一种内在全球化,它在扬弃外在全球化的基础上,着眼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共性,凸现人 类的共同价值与共同利益。

不言而喻,全球化的新质提出了认识和把握当代全球化的新的尺度和要求,从而也增 强了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难度。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变化,就可能把全球化关注始终局限 于社会生活的表层,而忽略了全球化对迄今为止人们所熟悉与认同的主流文化、价值、 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规范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对人类整体的挑战,无论在 现实的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赢得更多既得利益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同一进 程中处于被动、弱势地位,有时甚至受到损害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能幸免。这是因 为,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中心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主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 震撼。这种震撼的现实效果虽然还是初步的、有限的,但其意义却是划时代的。正是对 于此,当前的全球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全球化具有主客双重性

全球化认知中的第三个症结是,全球化究竟是主观的意识形态,还是客观的历史进程 。

强调全球化的主观性就是把全球化看作一种人为的构建,主观的战略与政策,刻意鼓 吹的意识形态。当然,由于历史、经历、文化传统和现实国际地位的差异,生活于不同 国家中的人对全球化的主观性的理解也不尽一致,一般说来,西方学者所讲的全球化意 识形态,特指新自由主义,即区别于凯恩斯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 ·贝克把广义的全球化概念细化为全球性、全球主义、全球化三个层次。其中全球主义 是指:“用世界市场排挤或者取代政治行动,这也就是说,世界市场统治的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他们单一地仅从经济上处理问题,把全球化的多范畴性简单化 为单一的经济范畴”,试图按照自由市场的逻辑和跨国公司的模式,建立经济帝国主义 。[13](P27-28)这种见解得到广泛的认同,如在哈瓦那第二次全球化与发展大会上,主 导性观点就是:“目前存在着两种全球化观,一种是新自由主义的、虚幻性的,是对全 球现实全球化的摆弄,带有意识形态目的,宣扬全球化决定论和市场决定论。”[14]

中国学者所批判的全球化意识形态远不止于把全球化定位为新自由主义,而是视作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辩护与伪装的最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全球化理论以‘全球’视野 转移和遮蔽了已经遭到批判的西方价值,并基于抽象的全球价值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 散进行辩护”。全球化用同质化内涵“将现代化理论过于露骨的保持永恒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企图包裹起来,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抽象的观念在全球实现,从而构成 ‘历史终结论’的全部理论基础。在这一意义上,作为学术话语的全球化与历史终结论 始终是同谋的,它们都只是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需要”。[15]

由此不难发现,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实际上指涉两个向度,一个是全球化理论,另一个 是全球化目的。从前者来看,当代的全球化理论中新自由主义无疑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但其对资本全球化和市场万能论的赞美,对国家过时论的宣扬,正遭至愈来愈尖锐的批 评,只是应注意,这种批评更多的是经济的、学术的。从后者来讲,则特指西方发达国 家自觉鼓吹、推动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旗帜下谋求同化、支配世界之目的,以赢得资本 主义在全球的胜利。显然,这种见解已不是一般的学术批评,而是一种政治的揭露与批 判,它本身也是意识形态的。

强调全球化的客观性,就是把全球化看作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历史存在,但是,对 于这种客观性的理解仍然是迥然不同的。

一种颇有影响的看法是,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这里,资本主义不是前文提及 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而是活生生的资本主义。法国学者雅克·阿达指出:“论述全球 化,就是回顾资本主义这种经济体制对世界空间的主宰”,“资本主义在空间进行的拓 展已经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全球化既是这一空间拓展的表现,也是并且首先是一个 改变调整以至最后消除各国之间自然的和人为的疆界的过程”。[16](P3)阿夫里·德里 克认为,当代的全球化意味着资本主义进入了“全球资本主义”新阶段。在这个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第一次在历史上以真正意义的全球性分离形式出现”。[17](P1- 42)一些中国学者的表述不仅更富感情色彩而且观点更鲜明,称全球化是“帝国主义夹 着皮包回来了”,“全球化是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向全球渗透、蔓延的整体过程” ,[10]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18](P12)

与此相区别的另一种见解,认为“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 ,在全球范围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19](P75) 里斯本小组的报告指出:“全球化由两种不同的现象构成:作用范围(或横向扩展范围) 与作用强度(或纵向深化程度)。一方面,这个概念用定义注释了一系列发展进程,这个 进程席卷了这个星球的大部分地区,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影响,所以这个概念具有 一种空间的内容。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形成世界共同体的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 系、横向联系和相互依赖性都在不断加强,横向的扩大与纵向的深化同时进行……因此 全球化远远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现代生活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典型特征”。[7](P40) 这个报告还列举了全球化的七大领域与过程,即金融业的全球化;市场与市场战略的全 球化,特别是竞争的全球化;技术和与它联系的科学知识的全球化,科学研究与发展的 全球化;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以及文化生活的全球化;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全球化;作为 世界在政治上紧密联结的全球化;观察思考与意识的全球化。[7](P38-39)苏珊·斯特 兰奇也明确表示:“对于那些否认全球化的现实存在,墨守过时的范式和已经被其他问 题取代了的陈旧问题的人,我没有多少同情之心”,而她所指的现实,就是生产结构、 金融结构、文化观念的全球化。[20](111-112)王逸舟的最新结论是:“在认知全球化 的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同意,归根到底,全球化是肇始于欧美的现代化进程在当代 的深化与扩展,对于所有国家来说,愿意加入与否、擅长驾驭与否,它都是一个铁定的 事实”。[21]

这样看来,对全球化客观性的认同并不等同于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肯定,就如同对全球 化主观性(意识形态)的揭示,并不意味着对其价值与意义的断然否定一样。但是一般而 言,当前赞同全球化客观性的意见,大都更为关注全球化的超国家性趋势及其对人类既 有生存方式、制度、结构、观念的严峻挑战;而关注全球化主观性的意见,则更为强调 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资产阶级性、揭示并批判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本质。于是,全球化意识 形态的批判就转化为全球化现实(即另一种意义的全球化客观性)的批判,这一点在中国 学者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们认为,全球化具有主客双重性。全球化的主观性就是人们对全球化现象的理解与 概括,表现为全球化理论、全球化意识形态。全球化的客观性则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 全方位的跨国界联系与交往,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全球化主观性的夸大,容 易导致对全球化客观性的忽视甚至否定,从而不利于理性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反之,对 全球化客观性的夸大,则难以识别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同样会丧失回应全球化的主 动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从主客两方面审视全球化。

毋庸讳言,当代的全球化无论从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上看,都为西方所主导。这里,主 观性的主导体现为全球化话语、理论框架的主导,还体现为西方所认同、阐述并期望的 全球化过程、原则、内容及其结果的主导。这种主导构成西方的全球化意识形态,而正 是这种意识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厌恶,因为它渗透着市场万能、资本支配、国家过 时、西方中心等等观念。客观性的主导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球化 进程中,西方国家掌握着制定和实施规则,控制进程和利益分配的主动权,从而处于强 势和赢家地位的状况。显然,这种不平衡,不公正的全球化现实,已成为影响全球化进 程的内在阻力。

总之,全球化主客观双重性的辨析,要求我们既要克服全球化即西方意识形态的片面 认识,又要防止陷入全球化纯粹是一种客观现象与进程的天真。全球化的大趋势植根于 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驱动,它绝非意识形态所能左右。但是,现实的全球化又确实 打上了主观的烙印,从而不仅有了价值导向,还会被人自觉地意识形态化。只有保持这 种清醒的理论认识,才能驾驭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的真正赢家。

四、全球化体现为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并存

全球化认知中的第四个症结是,全球化是否仅仅为同质化,在什么意义上理解全球化 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两者关系如何。

认为全球化就是同质化、趋同化、一体化,这是当前全球化认知中又一较有代表性的 观点。由此衍生的见解是,其一,既然全球化仅仅意味着同质化,那么异质化、本土化 、民族化就是不可理解或必须超越的;其二,由于当代的全球化为西方所主导,那么趋 同必然是西方价值、制度、生活方式的趋同,因此,全球化无异于西方化、美国化。这 无疑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其误区并非是揭示了全球化的同一性,而在于把全球化等同于 同质化。

首先,应该在理论上明确,全球化包含着同质化,追求着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又称之 为共性、普遍性)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体验与规则,表现在经济、政治、文 化各领域。市场经济成为现阶段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 力得到各国认同和实践;政治民主化、反对腐败、维护人权、开展广泛的国际交往、融 入国际机制等成为人类的共同政治追求;全球意识、全球伦理、网络文化、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观、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现代化理念等则体现着文化的共识。显然,这些 共同性内容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拓展,会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深化。不过应当注意,全 球化进程中所凸显的同一性也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其合理性是有限度的。在上述列举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现代性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 受到批判性审视,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义导向也常常被反省和节制。但是,这并不足以成 为我们拒斥同一性的理由。恰恰相反,全球化所张扬的同一性,更多的是给人类带来文 明与希望。此外,尽管当代全球化是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势必打上西方利益、价值、 要求的印记,但是全球化所内含的同一性毕竟有自己的客观性,很难完全被西方所期望 的同质化所吞没、取代。

其次,承认全球化内含着同质化,绝不意味着全球化仅仅是同质化。全球化的悖论正 在于,它在推进同质化的同时也导致异质化。也就是说,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并 存与辩证统一,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真正地反映全球化进程。对此,很多学者都作过 阐述。罗伯森反复强调:“我自己的论点,包含了既对特殊性、差异性又对普遍性和同 质性保持直接关注的尝试……我们是一个巨大的两重性过程的目击者和参与者,这个过 程包含了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和普遍主义的特殊化二者的互相渗透”。[4](P144)“全球 化本身产生变异和多样性,从许多方面来看,多样性是全球化的一个基本方面”。[4]( P247)他在中文版序言中特别指出:“关于我近几年的关注点,我在此打算提一下全球 地方化(glocalization)这个主题……按照大致设想,全球地方化指的是所有全球范围 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必须将这种考虑与认为世界文化正在迅速走 向同质化的常见观点加以对照”。[4](序言P3)吉登斯认为:“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 过程,而是各种过程的复合,这些过程经常相互矛盾,产生了冲突、不和谐以及新的分 层形式。例如,本土民族主义的复活以及本土认同的增强直接与相对立的全球化的力量 交织在一起。”[22](P5)汤林森也表达了同样的见解,他指出,很多心怀批判观点的人 ,将全球化的过程与“地方化”的文化需求并联观察。全球化导致一种新的欲求,即渴 望认同与差异,从而最终会催生新民族国家与氏族的需求。[23](P333)

全球化之所以同时包容着同质化与异质化,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满足着人类内在的两种 需求。同质化追求共性与统一,于是,无论经济发展、政治建构还是文化塑造都表现出 超越本土和区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最优的倾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物质 财富、政治秩序、精神生活的需要。市场经济、政治民主化、全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 等就是当代人类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追求与实践的同质性、统一性;异质化则青睐个性, 于是,强调对家庭、邻里、种族、性别、乃至国家的认同,试图把“我们”与“他们” 区别开来,以满足对习俗、情感、本土的眷恋。罗西瑙的话是有启发性的,他认为:“ 全球化的动力长期以来一直在助长大秩序,而本土化的动力长期以来一直在创造追求小 秩序的压力”。[24](P212)

全球化内含着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另一原因在于现代科学技术是两者的共同基础。支撑 人类走向同质化的高科技手段,同时也为人类更好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提供着可能,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互联网。互联网使世界真正得以压缩,打破了人们在相互交流中的 时空障碍,从而有力促进着人类共同的新文明成果的形成、传播与共享。显然,这是在 推进同质化。但同样无可置疑的是,互联网也成为不同旨趣的人聚合为不同的社群,表 达特殊的意愿,开展独特的社会活动的工具。换言之,由于出现了互联网,自由、双向 的交往成为可能,它大大强化了个性化、本土化、异质化得以展现的能力。

由此可见,把全球化进程中的同质化与异质化视为水火不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非 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难以认识和把握全球化现实,势必陷入两难选择的迷茫与痛苦之中。 当然,这样讲并不意味着忽视、回避全球化背景下的同质化与异质化的新特点与新趋向 。同质化与异质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与文化研究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人类生存、演化 进程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但是,全球化使人类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程度,全球性已成为思考、处理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不可逾越的框架。从这 个意义上说,全球化时代真正凸显了同质化,而且异质化也只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才可以 理解,例如原教旨主义、族际认同、性别认同、社群认同等在形式上都体现为全球性, 而这种全球范围的异质性恰恰是以全球化所造就的同一性为前提的。因此,有些学者在 审视全球化时又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较量必然会出现双方力量 对比的波动,但基本趋势是,前者要战胜后者。也就是说,最终全球化动力预计将成为 事态发展有序安排的基础”。[24](P213)拉兹洛也明确指出:“今天的社会像以往的社 会常做的那样,通过一个一方面是整合而另一方面是多样化所构成的双重进程发展”, “当代世界需要进一步整合”,“朝整合倾斜对世界上所有地方的所有民族国家来说都 是重要的”。[25](P134-138)

再次,要区分开全球化由西方主导与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美国化。当代世界的全球化 无疑是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这是因为,无论就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国际地位及影响等 哪方面而言,西方都处于主导地位,于是,在全球化进程安排、制度制定与实施、利益 分配诸多问题上西方集团自然拥有优势和控制权。反之,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历史和 现实的原因,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而且往往要承受全球化的沉重代价。但 是,讲全球化由西方主导,并不等于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特别是美国化。全球化在理论 上有其本质规定性,在现实中也绝非只体现西方的利益,只维护西方的霸权,它同样使 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从全球化中受益。而这种受益,并非来自西方的恩赐 ,而是源于全球化的客观的正效应。因此,在学理上我们只能讲警惕西方在全球化中的 霸权与损人利己行径,对全球化中的不公正、不合理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逐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境况。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美国化的情绪化论断, 丝毫无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也有损于人类的进步。

标签:;  ;  ;  ;  ;  ;  ;  ;  ;  ;  ;  ;  ;  

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