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及推行这两年来,为高职院校的招生与发展以及合作企业人才的定向人才的引进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以及合作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不断调整现代学徒制下针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不断磨合和发展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推广。本文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措施
现代学徒制势必会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基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校企合作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要从思想引导,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及生活服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实现高职学生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的无缝对接。
1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始终是以高职院校的管理为核心,及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需要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由于现代学徒制自2015 年起才开始推行,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磨合时间较短,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交接不清、分区不明的情况。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企业不仅要管理本企业的员工,更要对在企业进行学习时间的学生进行管理,这对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果企业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与本企业员工同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不利于对即将进入本企业工作的学生培养。
1.2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不适应
现代学生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份发生了改变,他们不仅仅是学生,也是合作企业的学徒,由于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很多衔接不清以及管理空白区,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处于极其松懈的管理之下,无法完全适应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同时也缺乏对自身较高的要求与管理。
1.3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培养人才模式的冲突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统一的管理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不仅要在高职院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合作企业中听从“师父”的指导。企业与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带学生的“师父”精力也是有限的,在合作企业中的学习更多的是依赖于学生的自觉与上进,然而,从现阶段学生的表现并不理想。
2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校企共同对学生负责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跟学校和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学校是联系学生和企业的纽带,所以学校必须为学生负责。首先,学校需要对合作企业进行审核,有一些企业的工作并没有实际技术含量,只是单纯地需要劳动力,所以愿意与学校进行合作。学校应该严格审核该企业是否有技术传授给学生,是否与专业所学知识契合等,不能盲目地与企业进行合作。
2.2 优化教学资源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更着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校的内部资源整合优化。学校内部资源有两种,分别是基本设施资源和师资力量资源。现代学徒制其主要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学生不再仅凭着课本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学校想要在校内实行现代学徒制,就要下定决心整合基本设施,增添实践设备实验室等,使学生的教室和实验室相统一,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作为学校力量的一部分,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书本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模式,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技能本领,多参加实习培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也应该多请专家和相关技能的一线职工来传授先进的技能本领。
2.3强化企业教育功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从学生入学就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更能培养出合作企业满意的高技能人才。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企业的育人功能,通过与企业共建教材,引进企业师傅授课等模式,提升学徒制教学模式对企业的吸引力,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徒制试点为例,学院与五征集团合作开发了五征精益基础模块课程,其中包括实用礼仪、文化五征、物资管理、农用车产品知识、写作能力、职业规划、专用车产品介绍等课程,由五征集团师傅亲自授课,并将学生在企业的纪律性、积极性、责任心、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情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效果较好。
2.4打造企业、学校、政府利益共同体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这严重影响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要提升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学校要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争取政策支持。让政府牵线搭桥,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以签署三方协议的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企业的全方位深入合作,大力推进学徒制试点工作。
2.5注重企业“师傅”的选拔与培养
首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企业中“师傅”的选拔,要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选聘。逐步建立学徒制师傅资源库,将行业企业中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素质一流的能工巧匠纳入资源库。加强师傅的管理,学校和企业联合出台师傅管理、考核细则,做到管理有章可循。
其次,加强学校专职辅导员与企业师傅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调整、改正师傅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可以采取辅导员和企业师傅一对一帮扶、结对的方式,以辅导、帮助师傅们尽快成长为育人典范。营造师傅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环境,大力表彰优秀师傅,提升其职业自豪感,营造师傅育人的良好环境,大力提升企业师傅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6加强辅导员培训,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
首先,新形势下,教育主体、客体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换,这就要求辅导员能多渠道、多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需要掌握更多的“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手段。辅导员需要更全面的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企业文化传播手段。为了使辅导员能更全面、更迅速的掌握系列技能,可以制定相应的辅导员素质提升与培训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辅导员能更快地适应新形式。
其次,需要完善辅导员企业顶岗锻炼实施方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辅导员必须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校企协调能力,了解学生就业的环境、从事的工种、工作中的甘苦及各工种的升迁空间等,需要跟“师傅”等企业人员多方接洽,所以需要深入企业实地体验,入企业顶岗是很好的途径。这样更有利于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进行学生管理,一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协调建立起一套稳定有效的“师带徒”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同时辅以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保证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相信不论是企业、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能从中获益良多。
参考文献:
[1] 朱爱文,赵旭庭,刘海霞,周春宝,王利刚.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构建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8(19)
[2] 党思琦.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1)
[3] 孙艺豪. 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认识[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09)
论文作者:房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学徒论文; 学生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学校论文; 师傅论文; 辅导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