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接太公”的现代价值和未来发展论文

大冶“接太公”的现代价值和未来发展论文

大冶“接太公”的现代价值和未来发展

徐 璨 王雪涵

内容摘要: 大冶“接太公”民俗是一种祖先崇拜文化,它既是一种民间信仰,又是一种心理需求。“接太公”祖先崇拜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祭拜价值、教化价值、凝聚价值等方面。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薪火绵延、世代相传并且历久弥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关键词: 大冶祭祀民俗 现代价值 未来发展

祭祀之礼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是一种对先人崇拜的礼典。《礼记·祭统》中说到“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汉朝的郑玄曾为此做注为:“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1]吉礼,即为祭祀的典礼,是五礼之首。祭祀活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曾经历朝代更替,或被外来文化冲击,或销声匿迹,但是如今依旧鲜活。经过历史洗涤而留存下来的事物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战略任务。祭祀活动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其积极的意义。“文化礼堂,精神家园”是礼堂文化的标语。湖北大冶祭祀民俗“接太公”,是祭祀活动中祖先崇拜的文化现象。“接太公”祭祀活动的现代价值和未来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一.大冶“接太公”现代价值

对于“接太公”这种祖先崇拜文化现象,我们不应自惭形秽,也不应孤芳自赏,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接太公”祖先崇拜文化现象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祭拜价值、教化价值、凝聚价值这三个方面。

这个饭局也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经典母题,李公麟本人就前后画过两幅《西园雅集图》。南宋的马远、刘松年、僧梵隆、马和之、赵頫伯驹,元代的赵孟 、钱舜举,明代的戴进、商喜、仇英、唐寅、尤求、陈洪绶、程仲坚,清代的丁观鹏、石涛、徐扬,直至现代的傅抱石、张大千等人都曾以此为题作画。《西园雅集图》成了人物画的一个常见画题,记录在册的此类作品有近九十幅之多。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西园雅集”的场景还出现在笔筒、挂屏等工艺品上,可见其流传之广。

近期知名瑞士钟表制造商ZENITH真力时西安首家SKP专卖店盛大开幕,11月24日,万众瞩目,聚焦于ZENITH真力时首家入驻西安的SKP专卖店庆典,时间在此定格,开启全新篇章,ZENITH邀您共同鉴赏品牌的传奇杰作、出类拔萃的制表工艺、美感与复杂工艺完美融合的极致精准。领略现代腕表系列魅力的同时,进一步走近未来主义风格,通向腕表世界的未来大门。

1.祭拜价值

崇拜,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受现实社会生活困扰而寻求支持的一种精神需要。[2]从整体来看,最初对祖先的崇拜活动都是以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接太公”活动也不例外。虽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主观意识,但从客观作用来看,当宗族面临困境的时候,由“接太公”活动而引发的祖先崇拜能够赋予宗姓族人面对困境的勇气,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抚慰,在困境中还可以心怀希望。同时,当宗族成员安享太平幸福的时候,又会使他们将这归功于祖先的荫佑,从而保持敬畏之心。“敬畏”的产生,会起到一种道德约束的作用。“敬”内化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畏”内化为道德约束,保持行为举止的底线意识,不为所欲为。

“接太公”祭祀活动的举行不仅承载了精神上的抚慰、情感上的寄托,还起到了激励人们向上发展的榜样作用,承载了人们对太公的孝心。

有人问我任教的学生:“为什么叫陈校长为‘秋兰姐’?”他们很严肃地反问:“你以为‘秋兰姐’是浪得虚名吗?”

(二)在网络环境下体验式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目标、任务和过程来设计适当的学习评价方式。教师所设计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2.教育价值

首先,爱国敬业教育。在为太公祝寿的同时,不仅传承太公优良的道德品质,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文太公和武太公,或文,或武,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文韬武略的榜样形象:文太公在朝堂之上发挥自己所学,为解决社稷难题出谋划策;武太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保家卫国做出努力,这为后人树立了热爱国家的榜样形象。

在春秋时期,祖先崇拜活动被赋予宗法意义和道德色彩,家族和父母自然被看做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祖宗身上的一些优良品质在一代代人中传承。[3]太公,不仅是宗族先祖,更是为国家、民族做过重大贡献的人。以祭祀的方式怀念太公,在精神上给予后人抚慰,在个人发展中指引方向。他们的事迹、精神,借祭祀之礼激励后人,让现代人在繁冗的各种思想观念中找到一条心之所向的正确之路,以他们经过历史大浪淘沙后留下的优秀民族精神,警醒后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观。

其次,孝亲爱老教育。“接太公”活动举行的目的是给太公祝寿。孔子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的就是,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以礼敬之,在父母去世后也要以礼葬之,以礼祭之。对父母如此,对祖先亦是如此。数千年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其中“孝”是“品德之本”、“百行之宗”,可以说是“百善孝为先”。“孝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它需要一代一代的人言传身教,在浓郁的氛围中,逐渐养成“孝”的优良品行。“接太公”活动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家庭教育。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甚至影响人生目标的实现。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个很好的补充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制于时间、地点和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家庭教育不同,从人一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教育环境所环绕。反观现实,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对父母不敬的反面典型。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有关“孝德”的教育的不足。大冶人从很小便会听长辈说“接太公”的事情,会了解有关“太公”的丰功伟绩,有机会的还能够近距离接触“接太公”的筹备等等。经长期耳濡目染,他们对“太公”以及这个活动都产生了敬畏之情,从而会以此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余华泗庄十条家训的第三条前两句是“尊长爱幼,礼貌当先”。一代代人在对“接太公”活动地接触、参与过程中,不断地以反思来净化心灵,进而形成一种良好意识,最后上升为一种优秀品德。比如,人们在对太公的孝礼中,自然形成的孝亲敬老品德。

例如,大冶金山店镇余华泗庄太公——余靖公,我国北宋人。公一生立朝守政,交朋唯取道义忠信,意气相投者,所交皆君子。与同僚范仲淹、欧阳修交往甚密。议事论教,唯以社稷黎民为重。靖公通晓契丹语,曾先后三次奉朝廷派遣出使辽。庆历年间,与欧阳修、余靖、王素俱除谏官,当时称为“四谏”。余靖公为国为民,为官正直,择良友而处。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于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为长茅余氏撰写《重修宗谱序》文载:“御笔亲封一门三太守廉保勋名之振,四代五尚书能为帝王分忧,守俸禄如井泉,抚百姓如妻子,显江右之文献,竖豫宁之望族”。这是宋代圣人对“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的历史功勋的高度评价,也是长茅余氏先祖所取成就的反映。后来以此两句勉励族人勤修身,在儒家入仕思想的影响下,在朝为官是最终的目的。在余华泗祖堂内可以看到以此两句开头的对子,“一门三太守阀阅人家致君泽民永留芳,四代五尚书簪缨门第安邦治国垂青史”。这两句写出了先人所达到的成就,同时也写出了对后人的期望,以先人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并践行在其位谋其职的优良品德。余华泗庄十条家训的第一条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服从命令,听党召唤。随着时代的进步,家训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3.凝聚价值

“接太公”这样的祖先崇拜活动,在宗法思想的影响下已具有鲜明的宗法色彩。至今,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还能够感受到宗法制度的遗留。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宗庙祭祀祖先仪式,“既是人对神祈求福佑的活动,也是子孙孝敬祖先的规范化行为;既是人与神的交往,又是宗族内部上下尊卑关系的展现和强化。”[5]宗法制度是血亲道德关系形成宗法制度,最主要的思想是“嫡长子继承制”,依据血缘的亲疏划分等级,通过血缘与礼制将这一制度延续下去。封建宗法制度是专制的敷衍,这与新时代的民主背道而驰。因此,在继承和发扬“接太公”时,首先要区别其中的宗法思想与制度,以免出现误区;其次,在宣传上应注重其正面影响的宣传;最后,在活动的举行实际过程中,要不断传承其中“太公”高尚精神的精华部分,而去除宗法制度的糟粕部分,使“接太公”活动顺应时代发展得以不断延续。

二.大冶“接太公”未来发展

1.去除旧宗法,融入新时代

大冶多丘陵的地形使这个区域被天然地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生活区域。“接太公”活动将各宗生活区联系起来,拉近各宗族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人们对家族的认同感,形成了一个不受地域、行政单位界限影响的一个大的整体。经过数百年的传承,“接太公”这种祖先崇拜活动早已内化为宗姓族人对家乡、亲友的情感牵挂,成为表达对祖先怀念情感的载体。在活动期间会聚拢全宗姓族人来参加活动。“回家祭祖”,作为思乡的情感满足,成为缅怀祖先的文化仪式。“接太公”是以血缘为纽带的身份认同,是祖先崇拜的现象。祖先崇拜的作用“主要是纪念祖先的功绩,借用祖先崇拜来加强共同的血缘关系,以巩固以血缘为基础的内部团结,以及明确人们之间的辈分关系”。[4]一代代人在这里生息繁衍,家族意识、集体观念得到很好培养,每一个人都有大局观,个人服从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样整个家族就能够兴旺发达,代代薪火相传。一个家族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放开去看当前,远至海外华裔的“寻根”,近至台湾同胞的“认祖归宗”,都和“接太公”活动相似,都是中国祖先崇拜的体现。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身份认同,既跨越了国籍身份的概念,也超越了空间的概念。这种不是宗教胜似宗教的民间信仰,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将千千万万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破除旧迷信,揭开神秘性

人们对“太公”的祖先崇拜现象,是对未知事情的恐惧与期待,而将“太公”形象神圣化,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但是,这不是盲目的信仰与崇拜。心中没有信仰的人,少了自我道德约束,就会变得为所欲为。世俗化,换句话说就是非神圣化,也就是褪去“接太公”身上神秘的面纱。世俗化是其必然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神理论的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一种理性思维;其次,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用于思考难以解释事件的空间缩小;再次,了解并能够准确把握传统仪式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手艺甚至失传。例如,“接太公”在传统上应是使用唢呐等传统乐器,而不是西洋乐器;为太公祝寿的拜寿戏应是太公生平重要事件,而现在却为了避免麻烦而使用通用的祝寿戏,如《程咬金上寿》等;最后,在生活中,人们对“太公”的祖先崇拜主要诉求是趋福避祸,是寻求现实愿望的满足,是现实的功利主义信仰,不是神圣化的精神支柱。

3.承优秀传统,建精神家园

“接太公”传承了数百年,之所以可以薪火绵延,世代相传,并且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灵魂”。如此言,“一脉文化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灵魂”。“接太公”虽然是一个为太公祝寿的仪式,但是伴随其传承下来的还有太公等先人的民族情节、爱国热情、高尚品德以及对后人潜移默化的“孝德”影响等等,这也正是它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接太公”活动能在当代继续发展,是因为它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有所思考的继承和发扬,它去掉了传统中的糟粕,留下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接太公”是一种祖先崇拜,也是民俗的一种。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民俗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仪式”,传统的继承也是“仪式感”的传承,缺乏“仪式感”,生活就缺少了一种趣味,拥有“仪式感”的人,面对生活更加乐观积极,而传统民俗的精髓,就是通过这些仪式,给予我们对抗空虚的力量,获得一种幸福感。

综上所述,“接太公”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当地人们的精神家园,也是代代相传的育人载体。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积极挖掘“接太公”的合理内核,传递正能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五经.国学大师[EB/OL].http://www.guoxuedashi.com/20188

[2]罗斯宁.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3):24-29

[3]陈筱芳.周代祖先崇拜的世俗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2)

[4]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08

[5]陈筱芳.周代祖先崇拜的世俗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10518003。

(作者介绍: 徐璨,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主要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王雪涵,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主要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

标签:;  ;  ;  ;  

大冶“接太公”的现代价值和未来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