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 河北省 050000
2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河北省 050000
摘要:地基是水利工程中最关键的施工项目之一,护岸施工项目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地基的重要性,现在很多护岸工程施工中忽略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并没有根据规定和环节进行,对水利工程后期工作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在面对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要合理的运用相关技术,避免在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规范水利工程的地基处理过程。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1.1触变性
软土地基作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有着自身的基本特点,其中软土地基主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触变性。软土地基的触变性主要体现在软土地基是一种絮凝状结构的固态体,这种以沉积物形成的固态体有着较好的灵敏性。软土地基虽然有着较强的结构强度,但是由于其灵敏性较强,所以在当做地基进行使用时,如果对其的扰动较大,就会使得其结构受到破坏,这会严重的影响软土地基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当软土地基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振动、负载过大等现象时,容易因为这些因素导致软土地基出现滑动或沉降现象,这对于软土地基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面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因此,在软土地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其存在的触变性特征,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不至于受到软土地基触变性的较大影响。
1.2孔隙较大
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点就是孔隙较大。孔隙较大是软土地基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所以软土地基的颗粒之间会因为水分的存在而产生胶结的现象,这对于软土地基的自身压实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使得软土地地基的压实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这会导致软土地基的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的孔隙。软土地基的孔隙较大的基本特征使得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实践进行地基的压实,但是这个过程中往往也会因为软土地基的触变性使得软土地基发生华东和沉降,因此,在利用软土地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其孔隙较大的特点,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不至于受到软土地基孔隙较大的较大影响。
1.3压缩性较高
除了以上两点外,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点就是压缩性较高。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高首先体现在软土地基有着较大的孔隙,并且含水量较高,这使得软土在压缩的过程中如果压缩的压力较大,就会使得软土地基出现下降的情况。其次,由于软土地基中存在较多的有机质,使得软土地基在压缩的过程中也容易由于压缩的压力过大而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压缩过程中软土地基使用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如果软土地基的外在条件都不改变,那么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和塑性的取值的关系就较为密切,塑性值也成为影响软土地基压缩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利用软土地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其压缩性较高的特点,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不至于受到软土地基压缩性较高的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排水砂垫层技术
排水砂垫层主要是把其中的一层砂垫层铺设在软土地基的底部。在进行该工作环节的过程中,就应该要求砂垫层有较高的渗水性,让排水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大,拥有十分广泛的领域。在填土的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上就会拥有比较大的负荷,水分也会逐渐流走,并经过砂垫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背景下,软土地基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加固,以此和工程建筑的标准和设计要求相吻合。为了让砂垫层更好的进行渗水,就应该让砂垫层上面拥有隔水性能比较好的黏土性。在此模式下,地下水就不会出现反渗水的现象。垫砂层在进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强度大和缝隙大的透水材料层面着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鹅卵石和粗砂等。在排水砂垫层之中,经常是运用具有大量水分的淤泥性质的粘性土,还有泥炭等。这样,在排水的过程中,就会让土质的压缩性得到减小。
2.2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换填垫层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对浅层范围内的软土层进行挖掘和整合,转变为具有较高强度和较高稳定性的矿渣和碎石等材料。随之,要实行分层务实和振动的措施,让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性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具体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底层材料进行优质选择,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并关注高强度和小压缩性。在发现空隙的时候,就应该运用透水性能比较好的材料进行排水。这样,软土地基在凝结上会上升到一定的空间。在针对浅层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着重关注低洼地域和淤泥质土的回填处理。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换填垫层处理技术。一般情况下,换填垫层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低温冻涨,让固结处理得到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就应该在填土层面空留一些缝隙。针对具体的空隙进行排水。在技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就应该科学和合理的选择施工材料,要让材料拥有较高的硬度。其中,最为合适的材料便是砂砾、碎石和粗砂。
2.3化学固结处理技术
对化学固结处理技术进行全方位阐释,其主要涵盖了灌浆法、水泥土搅拌、高压注浆三种形式。对这三种形式进行分析,都是把固化剂和软土粘合在一起。这样,就会让深层的软土拥有较高的硬度。最终,在提高软土地基的硬度和强度的情况下,让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灌浆往往是从土体的裂缝出发,在其中灌入水泥浆。在其中借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其结构进行转变,并实现固结。通过这样的手段,就会让地基的陷入程度减少。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这样的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含水量比较高的地基,这也使其具备较强防渗漏的作用。水泥土的搅拌处理技术,往往涉及了五米左右的加固深度,在进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土质开展强度的验证。这样,才会确定出合适的水泥掺合量。该技术适合那些含水比较多和厚度比较大的软土地基。在进行化学固结处理技术实行的过程中,施工方应该对地基和水泥之间会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行重点分析和把握,在制定出有效的管理举措下,能够让地基固化速度逐渐提升。
2.4物理旋喷处理技术
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其中具有代表性和经常运用的一种技术就是物理旋喷处理技术。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在注浆管自软土拥有一定深度进行缓慢上升的同时,实行高速旋喷模式,能够通过混合加固喷射的形式,展现出完美的喷桩。在此,就可以让地基进行扭动,软土地基拥有较强的强度。在实行该处理技术的过程中,要适当运用。比如,针对那些有机质成分较高的地基就不宜运用这种技术。针对有机质成分非常高的土层中是禁止运用该技术的。
3结语
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在进行有效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的认识,并结合有效分析,积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法,通过进一步有效实践,不断保证水利建设质量,为国家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国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219-220+234.
[2]丁毅.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21):135-136.
[3]钟国瑞.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08):120+128.
论文作者:孙建涛1,王通2,陈新发 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土地论文; 较高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压缩性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