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施工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以及施工行为等方面因素影响而出现各种类型病害,这些常见病害的出现,不仅给公路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更威胁着人们出行与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必须要合理地使用处理技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要积极的引用性能稳定的高新材料,使得公路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的常见病害和处理技术。
关键词:公路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公路工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施工材料不达标、施工方案设计不准确以及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经验等原因,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病害层出不穷,其不仅会影响车辆的通行安全及公路的使用寿命,更会造成社会资源与资金的巨大浪费。因此,在大力倡导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务必正确处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1常见病害
1.1路面裂缝
(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包含路面的发射裂缝和温度裂缝,此类裂缝与公路的轴线互相垂直,并有少量的支缝出现。当公路基层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或没有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一旦出现沥青路面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承受基层的拉力时,就会在路面形成反射裂缝。温度裂缝是由于在低温的作用下,沥青收缩产生较大的拉力,极限抗拉强度不能承受收缩的拉力,此时就会生成温度裂缝。(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与公路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伴有少量长、宽不一的支缝。发生此类裂缝的原因,其一是,在进行路基回填土压实的作业时,压实度不达标,尤其是拓宽路基时的不均匀压实;其二是,路面施工时,接缝处理作业不到位,路面基层碾压不密实;其三是,填筑路基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路基吸水后膨胀形成裂缝。(3)网状裂缝。沥青路面的混合料中混入杂物使得粒料层松散,从而导致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能下降,在受到外部重力作用的挤压时就会出现唧浆,并进一步形成不规则的裂缝。网状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材料的低温收缩、沥青出现老化以及砂砾层不均匀铺设造成的,严重时会波及整个路面。
1.2地基沉降问题
在公路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面沉降问题,特别是在桥梁与道路结合部位,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地面沉降对过往车辆与行人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地基沉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部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在道路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局部地区会首先出现沉降,从而使得地基上部结构与路面结构之间形成不同的应力和变形,当地基不均匀沉降超过一定界限之后,就会产生路面开裂的现象,从而引发更大的沉降。
1.3渗漏问题
渗漏是公路比较普遍的病害,尤其是在一些潮湿、多雨水的地区,积水比较严重,如果无法及时排除,会导致公路地基出现渗水,进而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公路渗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公路防排水设施不完善。
2 公路施工当中的有效病害处理技术
2.1 路基处理技术
路基建设是公路施工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公路运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社会物流渠道,公路的质量对于运输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必须要确保路基建设,如果路基出现破损,便需要进行大面积整治,因此只进行公路建设时,必须要合理控制工期,保障路基质量。当出现路基开裂现象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填充,譬如石灰、砂石等等。先用这些材料进行路基打底,再利用具有较好透水性的土质与石灰等等材料进行混合,填充到裂缝当中,加强路基的稳固性。材料填充完毕之后,便需要使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我国的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压实度都需要高于 90%。另外,我国的地形非常复杂,公路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问题产生,譬如在山地地区,公路会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投入使用,这种环境对于路基的侵蚀相当强,因此路基开裂和破损的现象会出现得比较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便需要掺入生石灰进行修补,从而改善材料性质,使得后续进行碾压时,可以利用轻型的压实工具便可以有效完成,压实的标准也可以进行相对的降低。在公路施工当中,需要在起始阶段便重视路基的养护工作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工作,譬如可以在公路旁种植大量的树木,使得公路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2针对于路面裂缝的处理技术
(1)表面修补方式。在处理路桥面的裂缝问题时,主要采用表面修补方式。该方式多用于修补早期裂缝,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具体操作是:施工人员在全面清理干净裂缝之后,将 PVC 高效粘结剂涂抹于裂缝内部位置,从而对路面裂缝展开有效的处理。(2)注浆修补方式。针对于少部分的适当裂缝病害,可采用注浆修补方式。该修补方式的具体操作是:工作人员先将水泥砂浆以及环氧树脂材料等灌注于裂缝内部,通过应用水泥砂浆以及环氧树脂材料两者所具有的粘接力,实现对裂缝的有效粘结与填充,可取得非常显著的修补效果。
2.3排水处理技术
排水是公路保护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公路表面和下层积累的水分过多的话,便会使得公路遭受侵蚀,这种侵蚀现象长时间积累下去会导致公路发生局部坍塌。因此在进行公路施工之前,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地面或者地下修建排水设施,从而确保公路能够良好的提供服务。按照我国规定,高速公路必须要修建排水渠进行排水,并且需要进行铺砌,使得水渠得到有效防护。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大,公众使用公路的程度越来越频繁,相关排水系统的优化工作也一直在进行。排水系统当中有很多都已经利用混凝土进行加固,使得排水系统的工作受到保护,从而确保公路运营的稳定性。在地下排水工作当中,我国最常使用的是暗沟和渗沟的形式,将城市公路的排水工作有效的完成。其较好的排水能力,也使得城市内涝现象得以减缓,使得城市交通得到了有效的 保障。
3预防措施
3.1强化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施工前期就应该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数目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杜绝由于施工材料的不合格造成的工程质量的下降。施工材料的延展性、安全性等方面要严格考察,保证竣工后道路的抗压性,提高工程质量。
3.2强化勘察和设计的连接
为了使得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出现施工问题,在全面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对整个施工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勘察与测量,研究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做好放样、定线等一系类工作,以确保施工场所与图纸设计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出现纰漏。勘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建筑范围的地质情况的勘察,尽量避免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域进行施工,因为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3.3强化施工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是对施工的程序安排、组织调控、进度把控。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与设计单位及监督部门先协调好各方面的要求,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监督部门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和施工流程对施工单位进行督促,使得工程能按时竣工、严保质量。
4结论
公路工程施工当中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施工人员应当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管理制度与处理技术,使得公路的发展和运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进行公路维修与养护时,必须要合理的使用处理技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要积极的引用性能稳定的高新材料,使得公路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大宝.公路工程施工的常见病害和处理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133.
[2]苏广顺.公路工程施工的常见病害和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7(10):38-39.
[3]张汉中.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常见病害和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5):89-90+66.
论文作者:冼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公路论文; 裂缝论文; 病害论文; 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