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卡明教授治疗1例颈椎病(椎动脉型)分析论文_胡婷

胡卡明教授治疗1例颈椎病(椎动脉型)分析论文_胡婷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康复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现阶段,在精神因素、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共同刺激性,致使颈椎病成为临床常见的高发疾病,且较难治愈。颈椎病患者机体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所以疾病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由此可见对颈椎病患者尽早确诊并实施相关治疗至关重要。颈椎病发病较为复杂,存在不同的分型,在实际治疗中我们必须对患者有全面且详细的了解,从而明确患者分型,而后对症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尽快回归家庭。本研究选取我院胡卡明教授治疗的2015年2月内的一例颈椎病患者展开分析,现汇报: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通俗来讲,颈椎病是一种继发病理改变性疾病,具体位置发生于颈椎环椎,随疾病进一步发展,神经根、软组织、交感神经等组织会相应出现一系列症状。经临床研究证实:颈部组织退行性改变与颈椎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所以颈部组织退行性改变现已被临床视为颈椎病发病的重要特征[1]。颈椎环椎错位,致使颈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或颈椎肥厚增生,更有甚至者在颈部损伤等情况下会引起颈椎骨质增生,从而造成椎间盘脱出等一系列症状,对颈部神经、颈脊髓等组织造成刺激或压迫,最终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患者一般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上肢肢体麻木、颈肩疼痛等;情况较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严重痉挛、肌肉萎缩、四肢麻痹,直至出现瘫痪[2]。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致使中老年成为颈椎病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临床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颈椎病划分为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以及神经根型。

眩晕型颈椎病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临床上以椎动脉型多见。《黄帝内经》“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倾,耳为之苦鸣”就是对该型颈椎病的描述。中医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纳在“痹证、头痛”范畴,分型为:气血两虚型、肝肾亏虚型、痰湿阻络型。胡卡明教授指出临床患者的颈椎病不是单个症型出现的,往往是多个并存,混合出现的,患者证候表现和体质也各不相同,因此辨证时应着眼整体宏观把握。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患者时,我们必须分清楚患者病因、病机,仔细辨证施治,针药并施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从而确保患者康复。

1、病例回顾

患者李某,男,45岁,于2015年02月27日来我院就诊。

主诉:于2010年左右,颈部便开始疼痛,反复疼痛约有5年左右的时间,近期内(2015年01月15日左右)开始出现并发头晕症状,已有1月有余。期间自行口服西药来缓解头晕症状,但无显著疗效,遂于2018年02月27日来我院门诊检查。门诊以颈椎病复发收入院,施以相关治疗。

现病史:存在颈椎病史约有5年左右的时间,2014年8月初,在埋头劳作时颈部出现剧烈疼痛,停止劳作、口服止痛药(西药)后剧烈疼痛暂缓;2015年01月15日左右再次埋头劳作,颈部便又出现疼痛,且疼痛较之前相比,明显加重;与上次有所不用,此次更伴有头晕症状,故加大止痛药服用剂量,颈部活动出现受限。饮食一般,睡眠质量较差,二便基本正常,并无发热、恶寒现象出现。

刻诊:舌暗,苔白腻,面色暗淡、表情痛苦,未出现呻吟声,脉弦。

个人史:出生、生长均于原籍,生活环境、居住环境较佳。

既往史:颈椎病病史已有5年,否认存在过敏史、传染病史。

查体:①T:36.5℃,P:90次/,R:20次/分,BP:120/80Kpa。②神志清楚但精神较差,营养情况差。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6cm,对光反射反应较灵敏,眼裂正常,眼球无震颤;颈硬,口唇紫绀。④双下肺未闻及湿啰音,心前区无畸形,心脏瓣膜各区未震颤,心率85次/分,强弱均匀。⑤颈椎2-4棘突存在明显压痛,椎间孔挤压实验阳性。⑥颈硬,定向力等检查较配合,口角、伸舌、憋嘴、吹哨等均较为配合。存在膝腱、跟腱反射。

诊断:颈椎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修订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2、治疗过程

中医辨证论治(项痹痰湿阻络证):主要以解除痉挛、疏通经络为主。

2.1对症治疗

将颈部局部穴位以及太阳经穴位作为主要穴位实施治疗,旨在疏通气血。

2.2.1选取穴位

天宗穴、风池穴、肩井穴、风府穴、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TDP照射颈椎局部,时间控制在30-35min左右,每天照射一次,连续照射治疗5次。

2.2.2中药汤剂治疗

基本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茯苓30g、鸡血藤30g、天麻30g、川芎30g、法半夏20g、白术10g;上述药物配水460ml煎煮后服用,1日1剂。

2.2.3针灸常规治疗

指导并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穴位选择风池穴、完骨穴、夹脊穴、风府穴、天柱穴、百会穴、太阳穴;上述穴位进针,深度严格控制在1.5寸内,直至患者局部感受到酸胀感为宜,留针30min,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一天一次。

2.2.4推拿疗法

拿捏手法对颈项肌肉实施放松,时间控制在5-8min;两侧肩背分别叩击50-60次;双手从耳后为中心出发,牵拉头部,注意是向上缓慢牵拉。偏歪棘突凸起处按压,力度根据患者耐受性而定,持续时间控制在2-3min;最后肩、头、颈椎部位用拿、滚、捏等手法进行推拿,力度由轻至重,以患者耐受为主。上述推拿措施,时间一般控制在20-25min,1次/d。

3、护理措施

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整体情况,而后充分根据患者情况从而制定最合宜的健康宣教方案。将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基础治疗措施、护理干预模式、并发症状、预后情况等内容详细告知患者,确保其更好更全的了解自身疾病,从而树立和提升其治疗积极性。隔一段时间指导患者活动颈部,并且叮嘱其日常生活中期且勿长时间埋头劳作[3]。指导患者正确的睡眠姿势,叮嘱其枕头勿过高。日常生活中加强颈部保暖工作,养成“温水清洗颈部”的好习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4、结果

经胡卡明教授实施上述中医治疗后,患者颈椎病症状较治疗前相比,颈痛、头晕症状明显出现缓解,睡眠质量改善明显,未闻及呻吟声,且已经完全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经治疗后,我们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了对比,发现经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前(28.44±4.00)cm/s,治疗后(48.47±5.36)cm/s;右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前(25.11±3.47)cm/s,治疗后(41.12±4.33)cm/s;左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前(25.24±3.27)cm/s,治疗后(42.22±4.38)cm/s。

5、分析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所以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变,在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致使颈椎压迫情况越来越严重,故,我国颈椎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在机械因素压迫下,致使椎动脉血管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中医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纳与“痹证、头痛”范畴,胡卡明教授认为该病则是在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痰湿阻络等不同因素作用下引起的,所以在实际治疗中应认真辨证,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针灸处方。选穴主要以阳明经穴合谷、太阳经曲差等穴位为主,上述主穴配以督脉神庭、百合等穴位,通过针灸疗法来刺激上述穴位,可有效减轻颈部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改善缺血、增加血流量、缓解临床症状。汤剂方面,气血两虚型可选择益气聪明汤加减,肝肾亏虚型金匱肾气丸加减,痰湿阻络型可选择半夏白朮天麻汤加减。针药并用能取得更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贾妮,刘淑霞.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7,37(05):21-22+25.

[2]李明清.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1):56-57.

[3]黄恒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3):141-142.

论文作者:胡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胡卡明教授治疗1例颈椎病(椎动脉型)分析论文_胡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