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连锁经营现状及趋势分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台湾连锁经营现状及趋势分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台湾连锁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发展现状论文,趋势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台湾连锁商业自50年代中期至今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并具有一定本土特色,近年新的经营类型不断出现,但在竞争力、人才、经营技术等方面也面临困难和障碍。

台湾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是本世纪70年代从西方大规模引进的。这种新型的商业组织形式将商品零售业、餐饮业中若干同行业独立分散的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联接起来,并将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规划,与社会化服务结合为闭环控制,集约经营。这种专业化和标准化的职能分工,实现了流通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了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连锁化趋势自然受到台湾经济业界的高度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以连锁制度展开的零售商业,以极短的时间在流通领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促进了零售商业经济结构的改组,在台湾零售业和流通发展史上形成一新兴的“流通革命”。

一、台湾连锁商业的发展过程

台湾在70年代以前,除了银行体系采取连锁方式经营外,还没有较大规模的连锁店出现。早期的连锁店有“天仁茗茶”、“宝岛钟表店”、“郭之益饼铺”、“丰姿女子美容院”等。根据连锁店的成长特征、经营形态、营运情形来看,可将台湾连锁商业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至1969年的萌芽期。这期间的主要态势表现为连锁店零星出现。如老字号的“天仁茗茶”、“郭之益饼铺”、“宝岛钟表公司”、“生生皮鞋”等,这些连锁店都以直营店方式行销。直到1961年,“正章洗染店”才以直营和特许加盟并行的方式行销。该时期连锁经营的概念尚未普及,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不太被人了解,店铺的连锁扩张比较缓慢,大多数连锁体系在一家分店成立之后,要许久才成立第二家,很少能有一个通盘的迅速扩张的计划。

第二阶段:1970年至1979年的成型期。该时期连锁经营的知识逐步引进与传播,连锁体系的队伍逐渐扩大。如“尖崎蛋糕”、“丽婴房”、“正章洗染”、“海霸王餐厅”、“得恩堂眼镜”、“小美冰淇淋”等都形成连锁体系。其中“正章洗染”在两年的时间内便成立100多个直营店和加盟店,成为岛内最具备连锁制度特点的体系。“三商百货”在成立4年间,便以每年平均设5家的速度扩展。它们被视为台湾连锁业成型的标志。

第三阶段:1980年至1990年的成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连锁店在业种及业态方面均蓬勃发展,国际性连锁店大举进入台湾。如1980年由“统一企业”与美国最大便利商店连锁体系——南方公司合作,引进“7——ELEVEN”连锁便利商店经营技术,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家国际性连锁便利商店,使台湾逐渐进入第一波的行销“革命”;1984年国际著名连锁店“麦当劳”西式快餐在台湾市场正式登台掀起一股“麦当劳”快餐旋风,在短短两、三年内,先后有10多家西式快餐连锁体系成立,为台湾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连锁店的经营带来新一轮风潮。

第四阶段:1991年起至今的整合发展期。该时期台湾通过引进国外连锁业的技术,或改良,或自己摸索,或通过多年的经验而形成有自己的制度化Know-How的连锁店,随着店铺的增多建立起形象鲜明和服务完善的连锁商业组织。据统计,台湾地区的连锁业目前共有162个连锁体系,约有连锁店铺7337个,其中直接由各公司投资经营的门市部占42%,参与或吸收其他公司投资经营的店铺占58%;经营范围涵盖百货、钟表眼镜、美容美发、电器、电脑、超市、食品、中式快餐、西式速食、饭店、摄影、快速冲印、服饰鞋类、健身、汽车租赁、洗衣、家具、房屋仲介、外语补习等二十余个业种。

台湾连锁经营的发展是与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分的。60年代中期,台湾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从7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轨道。生产的大规模、集约化,要求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使流通产业化、现代化、合理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广大工薪层消费者购物时要求物美价廉、方便快捷、提高效率。连锁商店的经营组织形式,适应了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的客观需要。

台湾的连锁经营也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发展,其发展和渗透的领域虽不及欧美广泛,但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如衣料、休闲、美容、食品等)行业发展都比较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台湾本土文化和经济特色的道路。

二、台湾连锁商业的类型

台湾连锁商业可分为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加盟连锁又可分为自愿加盟、特许加盟和委托加盟,这三种加盟制度不仅在内容、条件上各有千秋,且有不同的风险和利润规划。加盟连锁不仅可获得系统性的经营模式及响亮的店号,还可以运用有限的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张营业。

1.直营连锁:其特征为总公司拥有所有权、主控具备、统一形象的所有连锁店,并整体承担各店盈亏的责任。一般来说,直营连锁店都是由同一公司或同一老板独资经营,如“远东百货”、“邱素贞瑜珈”、“科见美语”、“海霸王餐厅”、“新东阳食品”等。但宝岛关系企业的钟表、眼镜及“天仁茗茶”,则采取公司与员工联合投资方式来经营连锁店,让员工不仅有参与感,更使其观念、目标和总公司一致。如此,不但有助于增进员工的向心力及维持连锁店的服务水平,总公司也可因为资金的投入较少而易于扩增店数。

2.自愿加盟:其特点是加盟主拥有独立的决策及管理权,与总公司只有货源来往关系,加盟主只要缴付加盟金及保证金,所有盈余归加盟主所有,如“统一面包”。自愿加盟较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加盟主可依个人意愿设计店面,甚至决定商品售价与促销活动,总公司通常只卖招牌,对加盟者的支援十分单薄,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此种加盟方式较不适合未曾拥用过加盟连锁经验的初次创业者。

3.特许加盟:其特点是决策管理权为总公司所有,店面则为加盟主提供,加盟主需缴付加盟金及保证金,盈余需与总公司分成,但加盟主分配较多,如大多数“7—ELEVEN”加盟店及“麦当劳”

4.委托加盟:其特点是决策管理权为总公司所有,店面设备、技术等由总公司提供,加盟主需缴付加盟金及保证金,盈余需与总公司分成,但总公司分配较多,如部分“7—ELEVEN”加盟店及“莱而富”便利商店。委托加盟的开办除了总部开发新门市部后即由加盟者经营外,目前有多个连锁体系的委托加盟店,都是从现有的直营店中释出,再征求有心经营的夫妻代为经营管理这些委托加盟店,加盟主只要负责店面的管理及员工的聘雇事项。对于初次加盟者,比较适合选择委托方式加盟,如未达到营业目标,总公司通常会提供一笔营业保证金作为补助,风险较低。

据调查,1993年12月便利商店直营店与加盟店的比率为1037∶1548,而、994年12月则为1019∶1828。对零售企业而言,直营店的经营成本日趋升高,人力难求,且随着店数的扩增,管理工作日益庞杂,因此加盟连锁成为企业扩张市场的最佳选择。但无论何种型态的连锁商店,皆与一般传统商店有着显著不同的差异。诸如:经营整体化、识别统一化、作业标准化、促销积极化等,都是连锁商店的共同特性。而在这些特色的支撑下,架构出连锁商店掌握顾客、降低成本及创造便利的经营优势。

三、台湾连锁业发展的新动向

整体而言,台湾连锁商业无论在体系数目还是营业网点数目上,都呈现出日趋成长的趋势,而由于经营上拥有竞争优势,带来了营销上无限的商业机会。

1.便利商店。长时间营业、全年无休、日用百货齐全、自助式购物、小商圈营业等主要因素,和尽可能使消费者获得满意的经营型态就是所谓“CVS便利商店”的构想。目前,台湾各种便利连锁店皆以快速拓展店数为主要目标,而且店数扩充是以加盟连锁(尤其是委托加盟)为主要策略,如“全家”、“福客多”和最近两年委托加盟比例大增的“统一超商”。“统一超商”在1995年4月底连锁店首次突破千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统一超商”除具备便利商店的主要优势外,更是自创花招,引进货物运输流通软件,灵活运用,这些是其在竞争中取胜的主要原因。今后连锁便利商店的发展,将不是单店的竞争。而是系流之间的竞争,便利商店的服务更趋多元化,除一般商品的贩售外,还提供了诸如代售卡票、影印、冲印、提款、洗衣、快递等多项服务性商品。同样,基于服务顾客的理念,一些超商业者也针对春节、端午、中秋或情人节,规划推荐特定商品。其中“莱而富”便利商议针对某些特定消费族群的需要,推出“生活提亲”,不仅让消费者享有一次性购足的便利性,同时对所推出商品组合中的某些品种做特价活动。

2.房屋仲介。近几年来,台湾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建筑业、建材业、建筑机械业、房地产言行等相关行业都陷入困境。但与房地产市场兴衰息息相关的房屋仲介业,业绩却呈现逆势挺升、一枝独秀的局面。这是由于预售屋滞销,使成屋及空屋率的比例相对提高,面对这个市场机会,房屋仲介连锁业纷纷拓展店数来迎合这种市场现象。其中“力霸房屋”在1994年一年之内增加了30家加盟店,其次“住商不动产”增加了20家加盟店,“ERA不动产联盟”增加了16家加盟店,“信义房屋”增加了14家直营店,“太平洋房屋”增加了12家直营店。由于通过房仲业仲介成交的房屋90%以上是居民住宅,所以房仲业者在开拓商店时,多数以住宅区为优先选择,其次为住宅区与商业区的交界区。开店的区域,大多数集中在台北郊区或大台北以外的地区;地区的选择以台北市的松区、信义区、大安区、士林区及台北县的中永和地区为主。而台湾东部几乎被视为房仲业者的“禁地”,主要因为,该地区的居众对房仲业的接受度不高,该地区的房价不高使房仲业介入的意愿较低,再有房仲业者的管理线路不易连接到东部地区的因素等。

房仲业者的经营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全部采用直营式经营,如:“信义房屋”、“永庆房屋”等;二是全部采用加盟式,如“住商不动产”,“ERA不动产联盟”等,三是采用直营与加盟并行。如“太平洋房屋”、“力霸房屋”等,虽然各个公司采用的制度不同,但业者坚持创业初期的理念,多半不愿打破现行经营制度。

至于房仲业的促销,绝大多数的业者以为从事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接触是最好的营销方式。

3.西式速食。从“麦当劳”登陆台湾,掀起西式速食风潮至今,已过10年。经过这10多年的激烈竞争,市场版图不断瓜分、重组,逐渐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资料显示,1995年,无论中式或西式速食,在总店数上都有不错的成绩,但若进一步分析,便不难发现在拓点速度上,则显现出缓慢成长的现象。就外部环境来分析,速食业者普遍面临“好点难寻”的拓展瓶颈外,土地成本节节上扬,逐渐侵蚀经营利润,使速食业者往往不得不撤离部分据点。如“侬特利”的光夏南路店,即因租约到期,房东要求上调近两倍的租金而被迫另辟店面。针对这种状况,不少速食业者便逐渐在开店策略上有所调整。如“摩斯”以二等地——次级商圈的策略,进驻栽台湾市场。就面积而言,也逐渐放弃以往大卖场的经营手法,而朝小面积发展。“顶呱呱”副总史明清表示,今后台湾速食业或许会参照“7—ELEVEN”的经营模式,强调发展外带服务、50台坪左右的小型店。

在产品策略上,速食业慢慢流行起“套餐”的特别促销方式,不仅针对顾客的消费习性与消费量,在商品上重新组合;充分掌握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在单价方面重新定位。此外,过去一向强调快速、整齐、服务的美式速食,也在中式、日式速食业口味多样化的挑战下,更讲究口味,并不断开发本土化的新产品。

4.电脑商店。在连锁体系中,电脑商店可以说已进入高成长期,但是台湾电脑业整体环境不振,市场日趋饱和,加盟店的扩展动作比其他行业较为保守。未来3年,宏基计划每年只增加10家加盟店,但是“神通电脑”的想法不同,坚持在消费者越来越讲究服务的时代里,只有通过据点的不断充实才能提高服务的量与质。

在市场日趋饱和,电脑日趋普及的情况下,电脑加盟店唯有继续强化专业性和服务功能,方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5.服饰连锁:台湾近年服饰连锁迅速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台湾社区型百货公司的设立,加上大型批发店的低价策略,使得传统服饰店的经营面临挑战,加盟连锁成为服饰业者的生存之道;二是服饰商品必须随季节变换,销售情况又与经济景气与否息息相关,缺乏信息和技术指导的店铺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败北;三是现在台湾不少的服饰业是属于进口品牌的代理商,取得代理权的品牌代理商必须达到一定的销售量,否则将会被取消代理权,为了维护稳定的销量而积极开发销售网点是服饰业朝连锁经营方向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台湾服饰业的连锁加盟体系主要有两种方式:(1)店面销售的商品全部是自有(创)品牌;(2)店面销售的商品除了自有品牌外,同时多半以专柜形式销售其他不同品牌的商品。

台湾连锁服饰业除了以服饰为主力商品外,近来也朝以下几种型态发展:(1)提供咨询服务,现代服饰业者和顾客的关系不再仅限于“买卖”商品,而升华为销售感觉。服饰业者所扮演的角色,是穿着的被咨询者,也是辅助打扮的设计师。如为了顺应这一潮流,“龙太服饰”聘请设计师开设VIP ROOM,为消费者做全身的衣着搭配。(2)服饰配件渐受重视。如今消费者穿着打扮均讲究整体性搭配,因此,使得许多服饰业者不仅在卖场中引进一般性配件,如鞋子、皮包,更推出配合整套服饰的配件,如耳环、皮带等,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6.摄影礼服。在消费型态转变后,台湾传统照相馆所提供的纯照相服务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同时结合摄影、礼服、美容、美发等四项业种,并发展成连锁经营的婚纱摄影礼服公司。改变型态后的婚纱摄影礼服公司,颇能符合现代人一次消费多种满足的需求。于是婚纱摄影公司就如雨后春笋般一间间地开满了整条爱国东路。业者的纷纷投入,激化了竞争,其获利率从70年代的30%—40%,下降到1994年的12%,甚至更低,迫使不少连锁商基于成本的考虑,不得不关闭亏损严重的分店。

在发展连锁经营不到10年的期间,婚纱摄影业已经强烈地感受到经营瓶颈的产生,原因在于:结婚人口逐年下降,市场日趋饱和,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增加,强大压力之下,婚纱摄影业者的开店速度已经减缓。除象“曼都”这类拥有“立仁冲印”、美容美发等关系企业并有先决条件发展婚纱摄影的业者以外,目前加入婚纱摄影的业者越来越少。

四、台湾连锁商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连锁业在台湾迅速发展,但在台湾采取及发展连锁经营体制,仍面临许多困难。

1.外商企业的强力竞争

自1986年台湾“经济部”核准开放侨资、外资投资零售业以来,外国企业大举进入台湾市场。外国资本大量进入台湾连锁商业,带来资金、技术、新观念,也增加了台湾连锁商业的竞争压力。

2.连锁专业人才不足

虽然专业人才不足是目前许多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连锁业中尤其为严重。连锁业者缺乏专业知识,对连锁体制了解不足,认识不清,以致在实施时,章法紊乱、步调矛盾、政策混乱,使得建立起来的连锁体制,也很难发挥连锁经营体制本质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至于各店现场作业人员技术累积与技巧培训,更是旷费时间。由于连锁业门市工作的性质及时间,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流动率颇高,受雇员工的进入率与退出率在1993年分别高达3.08和2.55(员工进退率指当年受雇员工进入或退出人数与上年底员工总人数的比率),在各行业中高居第二,这也影响了人才培育工作。此外,由于商业薪资较其他行业偏低,因此较难吸引足够的高级专业人才。

3.连锁形态确定不易

如果采取直营门市连锁体制,投资庞大,非财力雄厚的大型零售企业莫办。特许经营连锁,则推广不易,因为台湾人精打细算,缺乏支付特许经营权费用的观念,大都抱着要吃免费午餐的心态。自愿加盟,这种体制本来在帮助小型零售店谋求生存发展方面,既有效又有利,最适合台湾零售业者。但是,台湾人对契约的尊重度较低,使得原来在管理制度上就比较松散的这种体制,无法设立明确的规定和罚则,即使有也往往无法彻底执行与实施。

4.开店地点难找

由于连锁店设置地点都在市区或都市近郊等便利之处,因此近几年店面租金飞涨及土地取得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已形成业者经营上的一大困扰。

5.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有待建立

未来商店中的商品管理将全面采用销售时点系统(简称POS系统)。光学扫瞄器自动读取商品上的条码,收银机上即可立即显示商品价格,利用扫瞄器收集到的销售信息,经过电脑处理,将有助于库存管理、陈列管理,也可以做为业者进货及订货的依据。商店的订货和接单作业,则通过电子订货系统(简称EOS),传给交易对方,以提高作业效率及节省人力。此外利用顾客资料的建档,可向顾客提供适当及时的咨询服务。但目前台湾大多数连锁商业在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方面仍不普遍。对于经营规模偏小的连锁业者而言,昂贵的硬件费用是业者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缺乏现代化经营知识,也是推广上的阻碍因素。

连锁店从本世纪30年代起在美国发展到极盛阶段,后又传至西欧,再到日本及台湾地区的普及,大约各有20年的时差,但有逐渐缩短的趋势。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发展连锁店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连锁店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20年时差说明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交往的加强,后进国家能够在整体经济水平还没完全达到发达国家在发展连锁店初期的经济水平时,可以充分借鉴其经验,成功地推动连锁店的发展,进一步繁荣经济。因此,研究和借鉴台湾引进与发展连锁业经营的经验,对于加快我国流通组织结构的改造和流通产业的发展,对于改变我国传统商业的落后面貌,加速经营方式的变革,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  ;  ;  ;  ;  

台湾连锁经营现状及趋势分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