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道路的思考——结构、效益、质量(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教育论文,内涵论文,效益论文,道路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关于提高办学效益
1.当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确实存在布点分散、平均规模小、规模效益低和地区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
(1)按1995年底统计,我国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71个,其中高等学校219个,科研机构52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点2398个,其中高等学校2011个,科研机构387个。平均每个博士授予单位拥有8.8个博士点,其中高校平均9.6个,研究生院以外的高校博士单位平均6个,科研机构授权单位平均拥有7.4个博士点。实际上有些部委的科研机构虽然学位授予权集中在研究院或学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是分散在各研究所进行的,所以科研机构的博士生招生单位是146个,其平均拥有的博士点只有2.6个。据统计,全国365个博士生招生单位中,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的单位有249个,占68.2%,其中高等学校有120个,占高校博士授予(招生)单位总数54.8%;科研机构有129个,占科研机构博士生招生单位的88.4%。在365个博士生招生单位中,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的有157个,占43%,其中高等学校有61个,占36%;科研机构有96个,占65.8%。也就是在博士生招生单位中有1/3以上的高校和2/3左右的科研机构,都只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可见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分布很分散。具体统计见表5。
表5 博士生招生单位拥有博士点≤5个的分布统计
如按1994年招收博士生9038人统计,平均每个博士生招生单位只招博士生33人;平均每个博士点招博士生3.8人。若以博士生指导教师9000人计,平均每位导师只能招博士生1人。1994年在学博士生22660人,平均每个博士生培养单位62人,平均每个博士点在学博士生9.4人,平均每位导师正在培养博士生有2.5人。平均规模偏小,效益低下。实际上有部分博士点或博士生导师因各种原因未招到甚至多年未培养出一个博士生来。
(2)全国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28个,其中高等学校471个,科研机构157个。全国有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点8467个,其中高等学校7387个,科研机构1080个。平均每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硕士点13.5个,其中高等学校平均15.8个,科研机构6.9个。同样有些部委科研机构硕士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是分散在各研究所内进行的。因此,实际上科研机构硕士生的招生单位是358个,平均每个科研机构硕士生的招生单位拥有硕士点3个。硕士生招生单位中拥有硕士点≤5个的单位共有452个,占54.7%,其中高等学校154个,占高校的32.9%,科研机构有298个,占科研机构的83.2%。硕士生招生单位中拥有硕士点≤2个的单位共269个,占32.6%,其中高等学校有60个,科研机构有209个,分别占高校和科研机构硕士生招生单位的12.8%和58.4%。也就是说在硕士生招生单位中有12.8%的高校和58.4%的科研机构,只有硕士点1~2个。它们的学科单一,整体优势较差,必然会影响培养质量和效益。具体统计,请见表6。
以1994年招收硕士生41826人计,平均每个硕士生招生单位招50.6人,每个硕士点平均招收硕士生4.9人。以1994年在校硕士生人数为105275人计,平均每个硕士生培养单位在校人数127人,平均每一硕士点在学硕士生12.4人。从以上数字说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平均规模只有一二百人。约有1/3的高校只有一二个博士点,和5个以下的硕士点,其研究生教育的平均规模只有博士生一二十人,硕士生四五十人,规模效益很低。约有近2/3的科研机构只有一二个博士点或硕士点,研究生教育的平均规模只有二三十人,规模效益更低。由于布点分散,师资力量有限,管理力量薄弱,学科单一,缺乏学科群体优势和研究学术氛围,必然办学效益低下,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表6 硕士生招生单位拥有硕士点≤5个的分布统计
(3)学位授权点的区域分布结构不尽合理,不能适应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表7 全国博士点、硕士点按省(市)分布统计
以上分布情况大体反映了各省(市)研究生教育的现有基础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先进,研究生教育相对发展快些,有地区优势。而中西部省份差距明显,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资源与高校布局、研究生教育现有资源配置极不平衡,不能适应贯彻中央关于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要方针的需要。但在有限的国力资源下,如何合理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发挥地区特色,高效优质地建立起布局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促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有一个提高效益的问题亟待探讨。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还是以特色求发展,走以联合促发展促提高的路子,需要认真研究。笔者认为,只能是后者,这才是高效发展之路。
2.要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效益,必须贯彻分层次办学的原则,走相对集中,重点建设,横向联合,特色发展,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之路。
(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宏观上发展教育的战略布局是重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九五”期间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经费在整个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不会有增加,经费绝对数也不能期望有很大增长,只能在有限资源下,按分层次办学的原则,走相对集中,重点建设,横向联合,特色发展,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这一高效发展之路。
(2)办好研究生院,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在有限资源和条件下,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试办研究生院十年实践证明,33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和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两个中心。其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是高的。有关情况统计见表8。
表8 33所研究生院有关情况统计 (1994年12月)
另外,从1991~1993年间,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共获国家三大奖246项(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29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74项,四等奖58项),占全国同期总数9%,占同期高等学校获奖总数35%。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经过国家重点建设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0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1个,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8.5个,部门开放实验室55个,以及其他国家级专项实验室21个。
从以上情况看,33所研究生院集中了大批优势学科,易于形成学科群体优势效应,学科综合优势明显,有良好的科研实验基地和强大的科研实力。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是高等学校乃至全国开展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主力军。33所研究生院已为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各项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办学效益也是高的。33所研究生院只是全国博士授予单位的12%,在校研究生人数却占全国44%,在校博士生占全国53%,这说明是有规模效益的。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研究生院建设,重点是提高质量。要加强质量意识,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强化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集中精力搞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校办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加大建设“两个中心”的力度,使研究生教育在上质量、上水平、促改革、增效益等方面上新台阶,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与此同时,为了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到集约型转变相适应,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的建设,除办好已有研究生院外,适当时候,通过评估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新的研究生院,发挥集团优势,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效益。可以设想,到2000年如有近50所研究生院,能相对集中70~80%的在校博士生,那么可以说规模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3)坚决贯彻分层次办学的原则,相对集中加强重点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第一,在一段时间内应大体稳定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单位的现有格局。在这基础上,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合理分工,确定其研究生教育任务。在已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中,大多数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教育。少量办学条件比较好、科研力量比较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管理完善、培养质量较高的大学可以在国家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为目标进行建设,作为相对集中的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基地(以上引自朱开轩主任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见本刊1995年第6期)。根据上述思路,建议可按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教育三级教育六个层次来宏观规划设计普通高等学校的建设。示意图如下:
普通高校的三级教育六个层次模型示意图
在一段时间内,这六个层次的高等学校应相对稳定,明确目标,规定任务,以利于在各自层次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从宏观上形成“整体优化”的高教结构系统。其中第①层次的只能是极少数。它们也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比重。第①②层次即建有研究生院的普通高校也只能是少数。比如在本世纪末前也就是40—50所。它们应按“两个中心”和“两个并重”加强建设,建成名符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大多数高校还是第③④层次。它们在研究生教育尤其硕士生教育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应着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来,全面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
第二,在合理分工分别确定研究生教育任务的同时,要制订政策建立有效机制,激励各类高等学校能找准位置,在各自的层次上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从实际出发,上质量、上水平、促改革、增效益。既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又不是盲目追求高层次。在统筹规划各个层次高等学校框架的同时,应明确规定划分层次的标准和分别规定高等教育任务。通过定期评估,在同一层次学校中分类排队,奖优促差,动态管理,必要时,可参考评估结果,作出必要的层次升降。
五、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
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我国四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质量总的是好的。可以这样说,我国硕士生的质量已得到国内用人单位和国际上的认可,但其培养规格、类型仍较单一,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我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由于开始博士生人数不多,在培养单位和导师的“精雕细琢”下总的来说也是好的,基本上能适应当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应该承认,我国博士生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培养质量有下降的苗头(注6)。突出的问题是:(1)优秀博士生生源不足。目前各校博士生的录取率一般小于1.5∶1,没有选择余地,和国外高水平大学博士生的录取率大多大于5∶1比较相差甚远。近几年又面临扩大规模发展数量和保证生源质量的尖锐矛盾,有降格以求的苗头。
(2)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博士生培养管理不够规范,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尚不完备,不少学校博士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严格的课程考试和资格考试,学位论文评阅答辨不严,淘汰率甚低。
(3)学科结构不甚合理,专业面偏窄,某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尚不能很好适应需要。
(4)经费投入和物质条件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师资队伍稳定和培养条件的改善。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股“重数轻质”风,不少培养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不恰当地将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博士点的多少作为衡量学校地位的尺度,在“211工程”予审中,不切实际地订高指标,如五年之内博士点数、博士生招生数要翻一二番等。有的博士生导师又单纯把博士生视为完成其科研课题的主力,宁差毋缺,争指标,搞平衡,连年突破招生指标,在优秀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降格以求。由于博士生招生数量发展过快,在宏观上已使硕博士生比例不协调,见表9。
表9 1990~1995年研究生招生情况汇表
这种过于强调发展规模的状况,必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
面对这个现实基础和跨世纪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对高层次专门人才质量上的更高要求,必须在质量上下更大力气。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差距,采取措施,提高质量。
2.如何提高质量这已是老生常谈,我认为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条:
(1)首先要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转变观念,狠抓质量。
第一,要以需求牵引,以适应发展需要,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目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应以全面适应发展需要为准绳。即要使我国自己培养的研究生既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要能适应跨世纪世界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环境变化。为此,必须从迎接21世纪高科技发展与激烈国际经济竞争的角度,认真研究对研究生全面素质和知识能力结构的质量要求,对照现状分析差距,树立抓质量的紧迫感、危机感,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制定提高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要走出争规模,争博士点,多铺新摊子的思想误区,正确处理好发展研究生教育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宏观管理和调控。培养单位应准确定位,实事求是地确定本单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要树立质量意识,各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质量,抓建设上,要像企业抓产品质量那样,以质量求生存,以质取胜,以优取胜,树立和保护“名牌”声誉。
第三,要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升温、加温,真正落实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方式的改革为重点,在深化改革,狠抓质量上下功夫。要树立全面质量观,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要以拓宽培养口径,规范博士生的培养要求,突出创新素质的全面培养作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中心内容,硕士生的培养重心应加快调整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方向上来,调整和确定不同类型和规格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加速实现培养目标多样化。
(2)要抓好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校的基础建设,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提高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实践证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水平的高低除了学生本人素质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学术视野,研究水平,能否提出开拓性的学术方向和研究课题;取决于导师及其所在学术群体的科研基础、学术水平,能否站在本学科前沿,能否为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解决重大科技关键问题;取决于培养单位和学科的整体优势,是否具备进行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只有培养单位、所在学科专业和导师的高起点、高水平才有研究生特别博士生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为此,要提高培养质量,首先就要抓好学科建设这一基本前提。当前要抓住各校制订发展规划,执行“211工程”项目这一机遇,首先要根据国家需要和学校实际,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合理布局的学科体系。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重点带一般,以特色求发展。在发扬优势、突出前沿的基础上应特别重视促进联合,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要在拓宽学科、专业领域,强化学科的交叉渗透中逐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改善并优化其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在学科建设中尤其要重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精心选拔和培养好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速年轻博士生导师称职、胜任博导的进程,防止因博士生导师审核权下放后可能出现的导师质量下降的苗头。要抓住实施“211工程”这一契机,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改善培养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
(3)树立全面质量观,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当前要着重抓以下几点:
第一,要切实加强改进德育工作,重视研究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除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学风外,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团结合作、献身事业的奋斗精神。要继续探索从研究生思想特点出发,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要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组织好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或兼“三助”工作)。要建立恰当的组织体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必要的制度,把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贯穿在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二,严把入学关,确保生源质量
近几年随着博士生招生人数增加,使优秀生源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应该说博士生的生源质量有下降的趋势。近几年有的学校为改善生源质量,进行本校优秀本科生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的工作试点。由于少数名牌重点大学的本校的本科生具有素质好,业务基础强的优势,同时他们对本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早物色、早考察、早培养,加上严格的资格考试,特殊的连贯衔接培养,对提高生源质量和博士生培养质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学校和学科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这是必然的。离开了时间、地点、条件,任何验方也不会灵的。从长远看,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都不能作为改善生源质量的主要措施,还要把物色优秀生源的眼光放到社会上的优秀在职人员,放到外校的优秀应届生以及教学科研专职人员中去。要主动采取措施如合作科研、产学研结合、合作培养,制订合理政策吸引报考并通过各种机会如学术活动、合作项目等,作到早规划、早物色、早吸引、早考察,千方百计,不拘一格选人才,绝不能坐等上门。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要留一部分深造,但比例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提高培养质量,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严把入学关,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尤其要重视考核其政治思想状况和创新素质与能力。要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宁缺毋滥”,反对盲目攀比、降格以求。
第三,拓宽学科、专业面,调正和规范好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优化培养过程,改善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要以这次修订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学科、专业为契机,狠抓教学工作基本建设,规范好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和要求。要按新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制订培养方案,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设置新的课程系列,编制教学大纲,确定实践环节,科学研究、论文工作要求,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应通过试点认真抓几个学科真正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这一难点上有所突破,努力改善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再逐步推广。要改革培养模式,着力建立和完善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发挥好学术群体和学校整体优势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使研究生能博采众长,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四,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实行必要的淘汰制度,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引入必要的可操作的激励和淘汰制度,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应把严格管理和淘汰机制贯穿在培养全过程,根据各培养单位的实践情况看,当前要着重抓好博士生的资格考试(或中期考核)和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及抽查、复查制度,要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和必要的淘汰,逐步建立起各培养单位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促进培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