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颖[1]2000年在《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河北省科委软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论文选择了“津冀区位优势互补及合作模式研究”这一贴近实际的课题。 津冀区域有着特殊的经济关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如何从省市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高度把握总体战略,既是一个省市十分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颇具理论意义的重要课题。 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津冀区域经济的合作。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模糊数学等理论与知识而完成的。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思路。通过分析津冀经济现状、经济联系,以及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比较了津冀经济水平,并运用耗散结构和博弈理论对津冀区域联合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津冀合作的必然性;最后运用经济学及模糊数学的有关知识建立了津冀区域联合的技术转移模型,分析了津冀合作障碍,总结了合作经验,提出了合作对策与建议,进而为有关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李曼[2]2005年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应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些理论,借助实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灰色预测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C—D生产函数方法)模拟区域经济现象变动的轨迹,指出京津冀一体化是外部和内部的共同需求;此外,从要素禀赋论出发,指出京津冀存在着生产要素联合的优势、三地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等。目的在于促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三地间资源的相互流动,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效果等等。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是界定有关的基本概念,明确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等。第二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论及其评析。论述了增长极理论、平衡与非平衡增长理论、城市群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按着理论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是对京津冀区域经济条件与环境进行分析。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性、必然性、可行性及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贸易开放、资源和环境等要素分析。第四章对京津冀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调整、资本投资与技术进步,以及区域内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分析和预期。最后,提出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总之,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京津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并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区域的经济条件和资源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现实性和重要性。(2)从五个方面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系统预测,包括京津冀人口规模与结构、京津冀区域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京津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区域资本投资与技术进步、京津冀区域协调持续发展趋势预测。(3)界定了京津冀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提出全面系统的大城市发展政策体系和环境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建议。(4)提出三极并举、四条产业带并重,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对策。运用聚类分析,把京津冀一体化的增长极定为三类:第一增长极是北京,第二是天津,第三是河北的石家庄和唐山,这三点的经济扩散效应基本能辐射到京津冀整个地区。同时重点谋划京津唐、京津廊、京保廊和京张承四条产业带,以产业带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优化三地产业结构,整合各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5)采用丁伯根C—D生产函数测算京津冀区域的技术进步,发现资本的产出弹性为正值,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值。二者之和接近于1,表明正处于近似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从技术进步测度结果看,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平稳,相差较大,而资本的贡献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而确定了整个社会正处于由资本密集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阶段,解决了京津冀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定位问题。
段丹华[3]2007年在《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从系统角度,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学术界、各级政府、管理者多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多方面、深入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进程缓慢,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与国内外发展环境以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并指导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分析。即论文的第二章内容,在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中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描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从而论证了将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的过程。第二部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即论文的第三章内容,通过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这一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对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主要从自组织和他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内在动力、表现形式、实现途径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熵减机制、涨落机制、驱动机制、演化机制;然后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模型,以此为指导,根据复杂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法提出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构想;在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和他组织机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鲁继通[4]2016年在《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际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复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科技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活动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趋势愈加凸显,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引领国际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发展方式转型、刺激政策消化的“多重叠加”现象明显,未来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种趋势性变化表明,必须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和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效应和潜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推进协同创新的核心示范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富集、创新能力最强、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然而,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国内外典型经济区相比,其一体化与市场化水平偏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创新要素无法顺转与共享、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产业链与创新链衔接不足、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要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示范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能否将区域科技资源富集优势转化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的效应,能否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以及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科技创新效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集聚与创新扩散、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以往研究对科技创新效应虽有涉及,但多从科技创新某一效应展开,缺乏对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效应的全面探讨。为此,本文正是切入这一命题,拟从京津冀科技创新效应入手,借鉴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立足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时代背景,重点研究区域科技创新的效应及其机制。本文把科技创新效应划分为空间溢出效应、创新协同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三个维度,并深入阐述科技创新效应的互动机制、作用机理及逻辑关系,构建了包括微观路径、中观路径、宏观路径在内的区域科技创新效应的分析框架;在梳理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时间序列动态模型,重点探讨京津冀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及经济增长效应的实现效果及制约因素,提出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效应的体制机制及政策框架。本文共分为九章内容,其中第三、四、五、六、七、八章为重点。前两章重点概述了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阐明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创新点,并借鉴科技创新及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梳理和评述国内外对科技创新及京津冀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后面各章重点探讨了科技创新效应的实现机理及研究框架,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进而对京津冀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及增长效应进行研究与测度,并从制度层面探讨了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效应的机制保障。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拓展的方向。本文的主要建树及创新点如下:(1)模型构建。在剖析科技创新效应的形成机制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把科技创新效应划分为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创新协同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科技创新效应的实现机理及逻辑关系,进而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探讨并构建了科技创新效应实现路径的理论模型。(2)实证分析。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分析京津冀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及态势,阐述京津冀科技创新的空间特征与演变趋势;二是从科技势能、科技转换能力、科技潜能三个方面探讨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及结构特征;三是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分析京津冀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及演化格局。(3)理论验证和路径探讨Ⅰ。分析和测度京津冀创新要素集聚与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引入空间集聚度和基尼系数方法,测度京津冀创新要素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空间集聚特征;运用Moran s I、方法,分析京津冀各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空间自相关性及演变趋势;利用空间计量模型,重点探讨京津冀创新要素集聚对各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4)理论验证和路径探讨Ⅱ。分析和测度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协同效应,首先明确了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从资源保障、知识创造、协同配置、创新效益、创新环境等五个层次,建立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指标评价框架;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测度了京津冀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及整体协同度,探讨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效应及演变规律。(5)理论验证和路径探讨Ⅲ。分析和测度京津冀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从整体层面和区域层面详细阐述了科技投入、技术存量与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交互关系;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科技投入、技术存量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及影响机制。(6)机制保障。重点研究了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效应的体制机制,提出应健全创新要素跨区流动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机制、完善区域技术经济的关联机制、打造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
陈婷婷[5]2007年在《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区域间的合作,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合理配置和利用旅游资源,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是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板块之一,伴随着本区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也已经展开,但由于旅游统筹协调开发不够,竞争和管理无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区域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应加强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叠加,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提高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从而带动提升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区位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对环渤海地区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及区域合作现状分析,从空间结构、产品、市场、企业四个方面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的模式及其相应对策。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区域旅游整合的相关理论,对整合和区域旅游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界定,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二部分对环渤海旅游区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环渤海地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地分类和定量评价,对各地旅游服务设施供给水平进行了分析和定量评价。第三部分对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地域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历程,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的现状,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功能分区,提出了“三核”、“三轴”、“三圈”的空间整合模式;对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进行了整合开发,并开发设计了多条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在分析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市场进行了定位,并进行了定量预测;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企业进行了横向、纵向和跨行业整合。第五部分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的创新机制和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从制度上保证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的实现。
王彤[6]2016年在《津冀港口群整合背景下天津港集团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港口行业蒸蒸日上,沿海地区掀起了港口建设热潮。特别是津冀区域的津冀区域港口密集,造成了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恶意竞争等不良影响,限制了本地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加之近年来港口行业内部优化整合不断,使本区域港口整合的预期逐渐形成。目前,国内许多港口的资源整合都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国外,港口资源整合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实践证明,港口的资源整合能够提高港口的经济效益和带动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天津港集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在整合背景下适应于天津集团港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二章主要阐述了国内外资源整合成功港口的案例关于港口、港口群、资源整合等名词的概念。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天津港集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与河北三港在基本生产情况、自然社会条件、政策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主要利用SWOT方法分析天津港集团发展的优劣势并分析天津港集团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第五章结合本文的上述分析,提出天津港集团在未来发展中的改革思路、建设目标以及推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具体措施;第六章即是全文总结。港口进行资源整合是港口做大做强的必要步骤。天津港集团在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中,应结合自身条件,向以集装箱枢纽港和现代化物流、航运金融保险、航运法律服务为代表的航运高端综合服务港口发展。在未来的区域港口整合中,天津港集团应该将目标立足于建设港口高端核心产业,发展现代化物流产业链、物流金融服务,兼顾多产业健康发展。
盛肖[7]2011年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梯度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区域是我国三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之一,三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传统工业基础、地理位置、资源要素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区域仍面临着促进区域间协同合作与产业转移,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需求。因此,客观评价京津冀区域内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合作现状,并合理的预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对于促进京津冀区域内高技术产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技术产业领域,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科技活动人员的综合素质,资本产出率关键在于是科技资金的盈利能力,考虑到高技术产业的与传统产业的此点区别,本文对原有的梯度理论加以改进,将科技从业人员与科技资金作为重要因素,从高技术产业区位商、科技人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资金产出率以及高技术产业梯度系数四个方面对京津冀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对于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了合理预测。在该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本文结合了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投入、转化以及产出之间的运行机理,并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仿真运行,分析三者高技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各项指标值以及梯度水平变化情况。最后,本文在梯度评价以及仿真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之间的地理位置、资源要素、行业特色等因素,提出了改善区域合作的软硬环境,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区域内高技术产业的良性合作与发展。
李苓[8]2010年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交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对交通的需求。因此,经济和交通运输是相互影响的,应该相互匹配,协调发展。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规模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不失时机的改善都市圈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协调区域经济与交通之间的发展,不仅是实现京津冀都市圈资源有效配置、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该区域内各城市和地区联合发展的切入点。因此,完备的交通设施和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对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我国交通和经济之间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深入研究国内外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已有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京津冀都市圈交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存在高度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得出适合北京、天津、河北的区域经济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回归方程,为都市圈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做短期预测工作的模型依据,通过弹性系数分析得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交通的发展是否协调,并与发达国家的协调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的交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楼宗元[9]2015年在《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雾霾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活与健康,近年来愈演愈烈,渐次升格成为颇为敏感的政治、社会乃至国际影响问题。“阴霾压顶”,折射的不仅是环境问题、民生问题、而且是发展问题,更涉及深层次的治理问题。京津冀雾霾治理,需要区域合作治理中的重要治理模式和组织平台——府际合作来运行和实施,府际合作也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管理主体和实施载体。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是在新的时代特征、发展理念、社会背景及社会管理、政府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出现的新的管理方式、治理模式与运作机制,是一种管理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工具综合运用的创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下,在国家着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具有多重效应和意义,特别是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区域府际合作是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多元治理的必然选择。京津冀雾霾治理中的府际合作,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实现区域生态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和有效保障。切实提高京津冀区域府际合作的运行层次与效能,关键在于设置清晰目标与合理规划、建立切合形势需求与针对问题的实用性合作模式,核心在于健全组织与互信平台运行,充分发挥稳健的合作动力与保障机制的支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府际合作的机制的有效运行和效能的充分发挥,充分动员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治理主体在共治规则与理念下的有效合作是前提,但加强领导,统一布置,强化监督是首要。京津冀雾霾治理府际合作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政策目标和管理目标。总体目标在于统一编制区域空气质量规划、统一区域环保标准、统一区域能源供应分配政策。府际合作的政策目标,是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立法机制。京津冀雾霾治理合作管理平台的归一性、管理目标的同一性、管理功能的一致性、管理考量指标的统一性、管理的系统性是府际合作的管理目标。府际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污染废气排放治理,农业污染生化排放治理,生活污染煤烟排放治理,以及交通污染尾气排放治理。府际合作的推进步骤与时间节点分为酝酿合作期(20]4-2015年),框架合作期(2016-2017年),深入合作期(2018-2020年),良性合作期(2021-2030年)。京津冀雾霾治理府际合作可分为单边、双边和多边三种合作模式,每种合作模式都有其适用领域、合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三地府际合作,需要解决协调制度、授权、让权以及如果有效解决现有环境政策内容中的“碎片化”等问题。其中,探索、构建有效的府际合作模式尤为重要。在当前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针对各种模式运转机制中的突出问题提供协调与修复方案,对于推动复杂的生态环境治理走向府际合作,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当前京津冀雾霾治理中,需要突破府际合作中的行政困境、市场困境和社会困境;需要充分发挥多元治理工具的复合作用,实现治理主体的无缝隙合作。健全府际合作组织的功能属性,在于建立法律体系的权威性、推进行政体系的有效性、尊重市场体系的规律性、树立监督体系的公平性。只有在具有共治理念引领、整体策略安排、利益制度协调、协同政策治理、舆论认可支持等各种条件满足条件下的府际合作信任机制充分建立,府际合作组织与平台才能充分有效运行。京津冀雾霾治理中府际合作的动力机制有政治动员机制、系统性制度动员机制、府际合作的利益平衡机制,外围保障机制有信息交流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构成。只有充分发挥各项机制的有效性与协同性,形成制度合力,府际合作才能有效开展和持续平稳运行,同时提升合作组织功能、增强影响力与凝聚力。
曹雪宏[10]2017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雄安新区设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智慧新城建设落户河北,从“虹吸”影响到落地效应,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站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稳步推进实质融合新起点背景下展开研究,以协同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点,以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成功合作的案例为借鉴,在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与现实性,阐明了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重点研究了河北省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对策选择。本研究透过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察,梳理挖掘了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成功经验启示,在梳理整理京津冀前期合作丰厚积淀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理论,分析了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根据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及三地发展的战略定位,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选择,从宏观层面:明确战略目标与定位,河北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京津携手成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组建区域大学系统,加强高校学术共同体建设、完善区域内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等;微观层面:河北省借助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省内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积极引导省内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建立经费动态调整机制,加大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借助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平台,利用雄安新区智慧新城建设,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河北省高校精品课程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全面提升河北省内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旨在为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学术支持与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D]. 肖艳颖. 河北工业大学. 2000
[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曼. 天津大学. 2005
[3].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段丹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4]. 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效应与机制研究[D]. 鲁继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5].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D]. 陈婷婷.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6]. 津冀港口群整合背景下天津港集团发展对策研究[D]. 王彤.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7].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梯度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 盛肖. 燕山大学. 2011
[8].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交通协调发展研究[D]. 李苓. 河北工业大学. 2010
[9]. 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 楼宗元.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曹雪宏. 河北科技大学. 2017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京津冀一体化论文; 雾霾治理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石家庄雾霾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