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与劳动力流动模式的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化与论文,农业产业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当迟缓,究其原因,我国现行农业劳动力流动不合理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障碍,因此,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有赖于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
一、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也要象其它产业一样,必须按照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方式和过程,它以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及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显然,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内部分工为基础,又促进农业生产分工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无疑会更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它以农业产业化为前提和基础。纵观工业化的进程,不难发现,随着一国二、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现代市场的日趋扩大,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社会功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现代社会要求农业不但继续向人类提供基本生活用品,而且在促进商品交换和向非农产业提供日益增多的原材料产品及资金积累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要求农业不但提供多样化的产品,而且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在这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内涵已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扩展到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及服务一体化,并且后者(加工、包装、销售及服务)在一国基础产业内部所占的份额还将随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扩大化呈上升趋势。可见,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之上,没有农业产业化便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也是农业市场化的客观趋势。市场经济不仅把工业卷入市场,也把农业卷入市场,在市场竞争和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业经营者总是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之更多地进入市场交换,从而提高市场的购买力。农产品商品化和市场交换,既给农业生产分工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同时也给技术进步和技术投入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农业市场化不仅促使农产品商品化,而且推动农业生产趋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及服务社会化。正如马克思在《论土地国有化》一文中指出:“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但是,我们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所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只有在规模耕种土地时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商品率,但必须以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及服务社会化为基础。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无疑需要现代农业作支撑。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就在于:现代农业生产是以分工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及服务社会化的大生产,并且能够创造出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率,以分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及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而且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技术更加熟练,有利于提高单个要素的劳动生产率。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不仅相对减少劳动投入,避免劳动边际效益递减,而且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农业产业化首先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又使农田作业有了非人力可比的准确性、齐整性和及时性,从而大大开拓了增产的可能,服务社会化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和有效的防虫防害防灾等田间管理措施,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而且还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气候变化信息,增强农业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总之,发展“三高”农业,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二、农业产业化以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为条件
(一)农业劳动力流动是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趋势和必要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过快的同时,土地因非农需求过快增长造成农业用地大幅度下降,是形成目前劳动力剩余队伍过于庞大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约43.8%,实际剩余量达2.5亿,比1978年农村劳动力总量还要多3000万人。不难预测,本世纪末农业劳动力剩余形势还将更加严重,因为农业产业化本质上就是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基础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取代劳动密集的过程,随着农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剩余还将呈扩大趋势。农业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需求,在强烈的利益驱使下,剩余劳动力必然发生流动,这种流动既包括地区间的转移,也包括产业间的转移,还包括农业产业内部各专业部门间的转移。
正如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剩余为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和物质基础一样,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将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动力和物质准备。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扩大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就业渠道,以扩展就业领域;另一方面,新的生产领域的产生又依赖农业生产要素在产业内部进行相对分离或转移。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发生转移或缓慢转移,势必造成大批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其结果是,劳动力要素排斥土地的集中,排斥技术和资金的投入,阻碍农业产业化,降低农业生产率,增产不增收,成为不可克服的现象。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劳动力流动,而且需要加快农业劳动力流动步伐和进程。
(二)我国自发性的农业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农业产业化。
客观地说,农业产业化有赖于劳动力流动,其实是有赖于农业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局限性,不利于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模式相比,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过度性。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过剩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在我国剩余劳动力甚至必要劳动力也倾向二、三产业流动,特别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过度外流,已经造成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严重馈乏。据苏州市3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调查表明,3992个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比率竟高达90%。农业劳动力过度向二、三产业流动,造成农业劳动力在数量上、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对生产要素及其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这在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分工分业十分缓慢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这种过度流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分工分业,已经阻碍,还将继续阻碍农业产业化,从而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萎缩的根本原因。
2.兼业性。改革以后,农户普遍为兼业化的农户,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务工,这种流动缺乏稳定性和彻底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实践上看,虽然兼业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边际生产率,还可以避免劳动力流动的风险,但是兼业毕竟与分工相对立,不利于专业化生产,并且兼业农户随着非农收入比重的不断增加,将逐步丧失农业商品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在小块土地上满足于自给性生产,于是对土地产出率期望不高,最终会使农业科技投入失去经济动力,也会阻碍土地流转或集中。可见,近年来我国农用机械呈非农化趋势,并非偶然。因此兼业一旦普遍化,就会增加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及服务社会化的困难,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所难免。虽然日本在大量兼业农户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高补贴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是这毕竟是一种代价高昂、十分浪费的现代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由于存在土地细分化趋势和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客观因素,加上国家财力所限不可能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兼业化只能阻碍农业产业化乃至农业现代化进程。
3.偏向性。偏向性是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在转移方向或领域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大特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四种形式:一是向本地非农产业流动,二是向城市二、三产业流动,三是向异地非农产业流动,四是向异地农业流动。前两种形式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后两种形式主要由不同省区间的发展不平衡而产生,主要表现为内陆省份的农业劳动力向东部、东南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流动,从总体上看,前两种形式占主体。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和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农业劳动力流动应当多层次、全方位转移,因此现行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其一,农业劳动力忽视向农业内部新兴部门如农机维修、农技服务、农业运输等领域转移,限制了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致使农业服务社会化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及商品化。其二,劳动力流动的偏向性决定了农业领域不可能留住必要的人才,因为农业缺乏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率势必低下,进而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不可避免。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进程迟缓,从主观上看,在于我们没有把农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角色和产业特性缺乏研究。从客观看,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至今仍旧存在过度性、兼业性、偏向性等特点,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在提高对农业认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快劳动力流动模式的转换。
三、加快模式转换,促进农业产业化
综上所述,从战略的高度说,农业劳动力流动不只是农民自谋职业的一种微观行为,它同时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宏观行为。劳动力流动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微观利益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农业产业化乃至现代化能否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呈现过度性、兼业性和偏向性特点,从农户微观利益来看,也许是经济的,但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来看,是极为不利的。目前这种流动模式虽然是在农民自发流动中形成的,但从深层次上考察,它并非是农民的本意,可见,加快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转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单靠农民的努力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是需要国家完善政策和强化宏观管理。
(一)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降低经营农业的风险。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一方面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另一方面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对市场依赖程度和自然环境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其它产业。因此发达国家都把农业列为受保护的产业。在我国农业不仅要消化农业风险,而且承担过重的负担,致使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十分突出,这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倾向过度、兼业、偏向流动的根本原因。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问题;只有确保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克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局限性,为此国家一方面要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改革的同时,切实抓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避免谷贱伤农,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土地、电力、通讯、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农户与龙头企业的联合,形成多种形式的“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使分散经营的农业逐步走向供产销系列化生产,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农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为特征的公司农户型的联合,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确保农户的利益,这是加快劳动力流动模式转换的基础,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二)选准农业开发项目,积极组建农村服务化体系,并加以法制监督。
农村服务体系的形成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既是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加快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是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的,为此各地必须以本地优势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坚持市场导向,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场一业或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或趋势,并由此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尽而带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使良种培育、农机维修、农业运输、田间管理等服务项目从小而全的家庭经营中分离出来,成为农村新兴的第三产业,并成为农民就业的新途径,有效地促进农村城市化、缓解中大城市的就业矛盾。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要对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法制监督。在缺乏优质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即使工农差价合理也难保农民和农业利益不受损害。
(三)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多层次、全方位转移。
农业产业化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对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进程逐步推进,过去那种“体力型”的劳动力必将向“智力型”的劳动力转移,为此必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首先,要大力宣传市场化的经营知识,改变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思想,尽快树立科技兴农的观念;其次,强化各级科技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新科技的宣传、咨询及转化工作,协助农民增加科技投入。
(四)加强城市就业机制市场化进程。
农业劳动力流动是优化配置资源的客观要求,尽管农业产业化可以消化、吸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但不可能消除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的流动,在现行体制下,农民与市民相比,在城市就业缺乏公平竞争保障,他们所就业的乡村非农部门也极不稳定,因此,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风险较大,外流农民不得不保留一块土地作为退路。随着就业机制的市场化,农民和市民将公平竞争就业机会,相对地说农业劳动力流动的风险变小,外流农民为了不被排挤而失业,必须干一行,钻一行,亦工亦农的就业方式显然不利于劳动者专业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培育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机制市场化,有助于农业劳动力流动合理化,也会大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