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卢芳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卢芳

卢 芳 吉林省洮南市瓦房镇中心小学 137100

如何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研究的重要课题。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自主的学习需要。

以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好语文这门学科,教师应想方设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情绪高昂的状态中学习的效果大大高于情绪低落时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是关键的一步,很多老师的新课导入,往往是千篇一律,经常是:“今天,我们来上某某课。”这样的开头,接着就进行新的教学内容了。想想看,如果自己是学生,自己会愿意听这样的课吗?枯燥、乏味,没有一点新鲜感。如此常往,学生只好换一种遵守纪律的方式:有的悄悄地画起画来;有的用向老师瞪眼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样的课堂是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天二十四小时,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时间最多也只有六个小时左右,更多的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去求,去获取,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是找不到知识的真谛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教给学生方法。

1.明确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找捷径

目标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南。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其次是教给学生怎样围绕目标去学习;再次,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让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一定的成绩,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就能逐步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提高选择方法的能力

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求知。如:在教学生字“蚣”时,我先后问了三名学生:“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一生说:“左右结构,‘虫’字右边一个公鸡的‘公’。”一生说:“有一只虫子是公的。”最后一个差生说:“我家公公在吃虫子。”当堂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笑。但作为老师的我,还是表扬了他,因为他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也许这个生字经他的这一搞笑,会让全体同学都记得非常牢靠。邓小平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位同学记字的方法虽然有点土气,但他已经把“蚣”字记住了,难道说他不是“好猫”吗?

3.注重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

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我认为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很多教师往往都会把这一环节忽略了,认为上完一篇课文就算结束了,我就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上完一篇课文的终点是让学生自主反思,自我总结后,才算真正上完一篇课文。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另一方面,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经过教师的辛勤努力和精心教育才能养成。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教导、督促,并在思想上经常给予教育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将自己从传统的“苦学”“苦抓”中解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变“苦学”为“乐学”,最终才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卢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_卢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