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要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何在满足交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与环境保护,高速公路水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因此,开展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系统影响分析及策略研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
1.1地下水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使地下水资源减少的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的不良变化。挖方路段如果位于地下水水位线以下,则会导致路基边缘及开挖的山坡出现渗水,最终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被萎缩或枯死,土地可蚀性增加,导致水土流失,甚至滑坡等灾害现象,破坏生态平衡,破坏景观。生态破坏的后果又使得地表土壤保水能力下降,失去涵养水源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1.2地表水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对山区地表水流的影响,表现为改变地表径流的自然状态和水文状态。高速公路施工及营运期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路面径流等对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水质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导致的河流湖泊水质浑浊、悬浮物浓度增大等,可使得地表水体因水质变化而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一些水环境敏感路段,这种影响会更加突出。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对地表水的影响也是公路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有效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3土壤问题
土壤问题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和重金属污染。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大量开挖和回填等活动,这些施工活动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不仅使地表大量裸露,还产生大量的弃土和弃渣,极大地扰动了原地表地貌,从而致使局部区域微地形的形成。而且施工管理粗放加之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极易造成土壤侵蚀。在我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技术还不够成熟、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公路建设造成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
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重金属在高速公路产生的污染物质中占很大部分。重金属具有毒性强、污染范围广、危害大、持续时间长以及污染后难以修复等特点,长期时间内在周边土壤环境中有富集效果。重金属由高速公路随干沉降、路面径流等途径进入土壤,一方面被植物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1.4植物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占地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占地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桥涵工程、路面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和挡墙工程等,一种是临时占地工程,主要包括砂石料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土弃渣场和生活营地等。高速公路建的永久性占地需要永久性清除地表的原有植被,彻底改变原有区域的地表覆盖性质,最终导致土地原有功能丧失。高速公路沿线的临时占地工程由于对占地处的挖损或压占,使地表原有的土壤和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地表的裸露面积增大,从而导致该区域对风力、水力等作用过于敏感,致使生态稳定性减弱,进而加快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
2高速公路水文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施工期的防治对策
2.1.1施工废水的防治对策
1)桥梁桩基础施工选在枯水期进行,应尽量避免在丰水期和汛期来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沥青、油料等筑路材料尽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漏、洒等情况的出现,筑路材料等也不得高速公路沿线水体附近堆放,妥善保管好筑路材料,避免因雨水冲刷进入水体而带来水环境污染。河流汇区不得取土和临时弃渣,也不得倾倒和堆放废弃物。
3)严禁将桥梁施工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为疏导施工废水需设置排水沟,同时,对于土质边坡的排水沟要及时夯实。
4)隧道及其他施工废水不得排入水体,这类废水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处理。根据施工需要每个标段设一座平流式自然沉淀池,废水由沉淀池收集,再经酸碱中和沉淀、隔油除渣等简单处理后排出,保证悬浮物SS 的去除率达到 80%,油类和其它污染物浓度减小,p H 值调节至中性或弱酸性。这些施工废水经自然沉降处理后全部回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废水超标排放造成的沿线水体污染。
5)施工中应在施工区域和水体之间设置编织土带或修建拦渣墙来拦截废渣等。
2.2.2植被保护的保护措施
在项目建设中应注意识别沿线保护植物资源,在施工中一旦遇到保护植物,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向林业部门汇报,与相关部门协商后处理好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对于境外带进来的花卉、种子、水果等,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检测,确认没有检疫性的病虫害后,才考虑让其高速公路的施工区域;对于现有的外来植物种,为避免种子扩散对有果实的植被应做现场烧掉处理;由于外来种最容易入侵森林砍伐迹地等区域,为此在临时占地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覆绿处理。
2.2运营期的防治对策
2.2.1水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运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服务区、停车区、管养工区、收费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路(桥)面沉积物被雨水径流冲刷产生的路(桥)面径流污水等,因此,建议在服务区、停车区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2.2.2高毒危化品泄露处置技术
对于高毒危化品可以采用混凝共沉淀的方法将其处理和处置。高速公路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时危化品泄露,应急池将泄漏的有害物质截流,采取混凝共沉淀的方法可迅速将其去除,该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去除速度快、效率高以及处理效果好,适于大规模推广和工业化生产,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3其他水文生态因子的保护
1)加强运营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
2)仁赤高速公路管养等相关部门应加强运营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仁赤高速公路环境景观的稳定和可持续。
3)做好土地复耕和植被恢复等措施的同时补偿仁赤高速公路建设占用的土地,特别注意基本农田面积的恢复和补偿。
4)做好弃渣场的复耕与植被恢复,以减轻景观上的不相融性。
参考文献
[1]赵建勋. 基于宝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 西安: 长安大学, 2014.
[2]李佩成.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化地下水管理与科学研究[J]. 地下水, 2011,33(5): 1-4.
[3]毛彦景,宫俏俏,陈玉成,等. 重庆地区高速公路径流污染的排放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1):148-152.
[4]张华. 桥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山西交通科技, 2010, 202(1): 21-23.
论文作者:颜庆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高速公路论文; 地表论文; 水体论文; 植被论文; 径流论文; 土壤论文; 水文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