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讨论文_刘蕾

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讨论文_刘蕾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省 自贡市 643000)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和长远的职业发展,需高职院校做好充分的职业规划和选择,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知识的提升,还需要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职业生化规划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路径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市场上的人才不断增加,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许多学生在求职就业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差,其使得学生的就业率大幅度下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职业规划课程教育的不足

2.1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职业生涯规划是认知、抉择、规划、调整的过程,也是激发、培养学生规划意识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只是单纯开设相关课程,以理论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理论知识,在规划意识培养上存在严重不足。意识上的淡薄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学生缺乏自我认知,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认识不充分,对专业方向和行业发展认识不明确,对职业定位和发展路线产生迷茫。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培养意识入手,调动学生职业规划主动性。

2.2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实践性

职业生涯规划属于过程性教学,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而目前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在大一年级或是毕业年级安排职业生涯课程,目的仅仅指向就业指导,忽视了对学生生涯规划全局观、紧迫性、长远性地培养。此外,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实践性课程,倡导在做中学,这就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但目前很多院校没有搭建系统化、实时性的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仍采用陈旧案例,对于新情况、新问题鲜有涉及。

3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

3.1教育教学中给予职业生涯教育充分的重视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一直都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规划,如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设置为选修课,或者将该门课程安排在晚上,学校对于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也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如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差,部分管理不是十分严格的学校,学生逃课现象极为严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学校和教师都应当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给予职业生涯教育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及专业等,做好市场调研和前瞻分析工作,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计划,然后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满足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同时,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管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指明方向,明确其学习的模板,增强就业导向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

第一,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理念,要树立起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学的正确理念,课程内容应当涵盖大一到毕业年级的全体学生。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可以将《大学生就业观念》等基础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意识,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步入大学初期明确自己所要面临的就业形势,在大学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发展目标;而大二的学生就需要接受到更加系统以及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对自己有了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时就可以将《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就业形势》等作为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并帮助学生完成就业时的心理建设,强化学生心理素养,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以及爱好,结合自身性格特点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是自己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则需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可以讲《大学生求职技巧》、《国家就业政策》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就业指导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就业技能,并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有更深层的认识,了解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并通过更多现代化渠道收集就业信息,挖掘并整理出自己所需要的各项信息资源。

3.3指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

马克思强调主观原则和客观条件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大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个体能否以高尚的行动,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从而使自己变得高尚,成为最伟大的人物。因此,高职生要尽可能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主客观相符合并推动自己前进发展。高职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在从个人需求出发的同时,考虑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高职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始终践行“把自身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这一原则。

3.4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抓手,学生在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后,就要更好的付诸于实践,其中实践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参观实习、职业访谈、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竞赛等,为学生搭建自我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例如职场咖啡屋这样的小型沙龙活动,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沙龙中我们会邀请到一些企业新人讲解自己的求职经历及初入职场的心路历程,还会请到一些专业资深的名企HR为大家讲解职业生涯规划及求职的技巧,请到本专业优秀教师及优秀毕业生讲解专业领域的笔试面试技巧,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收获指导而且对于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在现场得到解决并获得一些合理性建议。

4结束语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确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帮助学生应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因此职业院校的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里.试论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5,07:146.

[2]高远.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郭海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

论文作者:刘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讨论文_刘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