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它的发生主要有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发病时患者有胸闷、气急或者咳嗽等症状,重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呼吸衰竭、自发气胸、肺不张、酸中毒等危机症状,若无法及时抢救则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而若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应用得当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085-01
接受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方法对于哮喘病症的复发能够有效的抑制,治疗死亡率低,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可靠的保障,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上予以广泛使用。
1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原发于气道的慢性疾病,由于发病过程中有多种炎症细胞的参与,所以对于重症哮喘病的治疗会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案,其中抗生素、皮质类激素以及β2激动剂的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本文中,笔者为了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6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具体内容如下。
2选取的资料与分析方法
2.1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6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0例,女性70,例,患者年龄平均为56.2±2.3岁,所有参选患者均符合相关规定对于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判定。患者病程在2-5年之间,都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史。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2 分析方法
2.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进行补液、抗炎、祛痰、吸氧以及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等方面的治疗。
2.2.2 观察组
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的患者加以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使用同步间歇指令,将呼吸频率设计在12-20次/分钟左右,呼吸比为1.5/1.0-2.0/1.0,容量控制方面选择加压力支持通气,并同时进行适当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其主要参数指标如下:10~20 cmH2O,PEEP在3~8 cmH2O,PSV为6~8 mL/kg。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4h的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对比内容包括: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PH值等,同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剂量和治疗后的死亡比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V1.61统计学软件对此次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检验进行数据间比较,对于生命绩效的改善情况,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间比较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4实验结果
接受治疗后的4h两组患者在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方面均有所改善,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长期使用茶碱类药物、皮质类激素药物、β2激动剂药物的比例都低于对照组,且在死亡率方面,实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H值均无明显变化。
3讨论
本文中,为了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实验表明接受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方法对于哮喘病症的复发能够有效的抑制,治疗死亡率低,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可靠的保障。
4临床
在临床工作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4.1掌握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神志和尿量等情况,以掌握病情进展情况。
4.2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比如应用茶碱类药物时,注意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尤其注意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后的副反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不良反应,如咽部的念珠球菌感染,声音嘶哑,一般为可逆性。而长期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副反应,包括骨质疏松、高血压、液体潴留、体重增加、满月脸、股骨头非化脓性坏死等。
4.3了解患者过敏原
了解患者复发哮喘的病因和过敏源,避免诱发因素。
4.4 了解发作前兆
密切观察哮喘发作先兆症状,如胸闷鼻咽痒、咳嗽、打喷嚏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通知医生,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4.5 密切关注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自发性气胸、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肺不张等并发症或伴发症。
4.6心理护理
哮喘发作时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反应使患者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加剧,造成喘憋进一步加重。而紧张恐惧的情绪会导致气道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给予精神上支持和心理上安慰。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的危害,通过暗示、沟通、示范等方式指导患者放松技巧,教会患者有效地避免诱发因素,减少复发。
5心理护理
哮喘发作时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反应使患者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加剧,造成喘憋进一步加重。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因气憋、极度的呼吸困难,而使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甚至极度恐惧。而紧张恐惧的情绪会导致气道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给予精神上支持和心理上安慰。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的危害,通过暗示、沟通、示范等方式指导患者放松技巧,教会患者有效地避免诱发因素,减少复发。故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必要时医护人员陪伴在患者床边,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抢救工作应做到有条不紊,让患者有安全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方式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予以缓和,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得以恢复,为患者的进一步对症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最大程度的降低死亡率,它是一种贯穿于治疗始终的治疗方法,只要把握好时机,并进行准确的评估,就能够为患者打来极大的福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叶龙彪.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32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21-22.
[2]郭金仓.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64例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月刊,2013(8):67-68.
[3]鲁玄,唐祁,李峰.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9):83.
论文作者:李世忠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患者论文; 哮喘论文; 呼吸论文; 重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急诊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