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5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8.33%和29.41%,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与对照组的73.5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妇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术后感染发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疾病;护理安全管理;围手术期;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5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及时消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1]。各项护理措施会直接影响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的恢复及预后,为了解护理安全管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回顾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进行了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70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38.6±4.5)岁;手术类型为流产术10例,子宫切除术16例,清宫术6例,其他手术4例。对照组34例,其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38.8±4.6)岁;9例实施流产术,12例行清宫术,10例行子宫切除术,还有3例为其他手术类型。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对围手术期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对现有护理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定规范的安全护理操作流程,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护理工作。(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护理评价和考核制度,尽可能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给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手术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增强患者配合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3)合理排班,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优化工作流程,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因工作压力过大引发护理安全问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制定护理安全应预案,并开展实战演习,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感染发生情况,并比较其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为满意,介于60~80分之间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度,对比两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录入电脑用SPSS 19.0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及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中发生不良事件7例,所占比重为20.59%,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χ2=8.235,P<0.05,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发生术后感染3例,其发生率为8.33%(3/36),对照组中有10例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率为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7,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发现,研究组中22例满意护理工作,12例基本满意,其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中只有15例满意和10例基本满意,满意度仅为73.53%,与研究组比较,χ2=5.77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妇科疾病患者数量较多,且疾病类型多种多样,极大地增加了围手术期护理风险[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引发医患纠纷[3]。因此,加强是对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具有必要性。
护理安全管理的落实,能够提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安全意识,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能够拉近与患者距离,增加患者信任度。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消除不规范操作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4]。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且研究组满意度达到了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说明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妇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其满意度,可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华,李海燕.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66-167.
[2]高肖梅.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3):187-188.
[3]米晔.护理安全管理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对策[J].心理医生,2017,23(3):234-235.
[4]赵涛.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2(27):240-240,241.
论文作者:李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患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手术论文; 满意度论文; 发生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