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志岩寨再评价石材志”专家研讨会综述_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专家座谈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师范大学论文,座谈会论文,石头记论文,专家论文,脂砚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的“北京师范大学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专家座谈会”于2001年2月27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会议室召开,启功先生、冯其庸先生等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意见。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樊秀萍博士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杨健主任首先介绍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收藏情况,他说,这部书最初收录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1957年的《中文图书登录簿》上,标价是240元。据当时的经手人周禄良先生回忆, 是琉璃厂一个书店送来的。1957至1963年之间,范宁和赵进修两位先生看过,1999年张俊老师的博士生朱萍同学看过。到了2000年12月14日上午,张俊老师的博士生曹立波同学来善本室查有关《红楼梦》的资料,她交给张荣海老师的索书条有一本是《增评补图石头记》16册(两函),书号是857.4/141—527—02,张老师在书库发现那本书没在架上, 觉得曹立波可能写错了,就给她拿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6册(两函),书号是857.4/141—012。曹立波看到这个抄本感到很意外, 又翻看了正文和批语,认为和庚辰本相仿。当时因忙于写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没来得及和导师探讨。2001年1月13日, 曹立波去杜春耕先生家借《红楼梦》的刻本,由杜先生案头的庚辰本谈到北师大的抄本,引起了杜先生的重视,随即给专家们打电话,询问是否看到这个抄本。当时邓遂夫先生也在杜先生家,他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曹立波同学的短文《北师大有部带大量脂评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旧抄本》,在网上和2月6日的《人民政协报》上发表。北师大这个抄本逐渐受到关注。2月8日刚开学,图书馆姜璐馆长、原馆长于天池教授、张俊教授、曹立波和我,一起开会商议对这本书的鉴定步骤,由张俊老师负责,在近期内向图书馆提交一份初步意见的报告,然后再开专家座谈会。

北师大中文系九九级博士生曹立波,介绍了北师大脂评本的行款布局和抄写情况。她在发言中强调:“我只不过偶然看到了这部书,并不是发现。在我之前,范宁先生、赵进修先生,还有我的同门学长朱萍同学都看过这部书。”还对她《人民政协报》的短文所写的“管理员错看了索书号”一句,给予更正。

北师大中文系张俊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对这个抄本进行的初步查验和统计的情况,说明了师大所藏本与北大藏庚辰本的异同、师大本的特色。指出,目前从正文看,北大本增删、改动、标注改动的地方,师大本都基本做了改正;有一些北大本没有任何改动的地方,师大本也做了些改动。出现不少异文,这些异文有的有版本依据,有的现在还找不到版本依据,这是师大本独有的。从批语看,仅就抽样调查异文也比较多。第71回以后,师大本和北大本相异之处更多,如第73回共有25条批语,而两者相异的有10条之多。当然,师大本还有不少疑问需要进一步查考和研究。

在听取了以上三位的情况介绍后,与会的专家们认真地查阅了师大的抄本,并发表了初步的观感。冯其庸先生认为,这个抄本从大范围看,属于庚辰本系统。从纸张看,不是乾隆时期的竹纸,但也不是临近解放时的纸,更不是解放后的纸,还是比较早的。“宁”字不避讳,确实是道光以前的。北大本专有的特征,这个本子基本不缺,与北大本的血缘关系太紧密了!一种可能,用北大本的祖本抄的,北大本抄了,这个本子也抄了,抄得较认真,脱漏少;但北大本66回第一页右下角有“以后小字删去”六个字,师大本同页同位置上也有此六字,北大本此六字是写在一个指甲大的小纸片上贴上去的,因此,这是北大本所特有的,并非原底本上的文字,且北大本上旁改的文字,此本已改正。从以上情况来看,师大本似又是据北大本抄的。但据张俊先生查对师大本又有不少北大本上所没有的文字,这就形成了此本特殊的复杂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总之,这是一个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新发现的脂本。1999年《红楼梦学刊》创刊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我写文章说,还要注意文献资料的收集,特别是版本(抄本)的收集。“关于《红楼梦》的早期抄本,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了,……可不可能还有别的抄本出现呢?这些虽然不能认为一定有,但也不要认为一定没有。”现在被我幸而言中了,新世纪一个开门红。(冯其庸先生希望能尽快地把这个本子影印出版。)

刘世德先生认为,脂评本传世只有十一、二种,师大这个本子是建国以来很重要的发现。一个抄本,而且有七十八回,比较完整,这是红学研究史上比较重要的发现。师大属于庚辰本系统,版本年代比庚辰本晚。从纸张来看,一部书中,有的纸新,有的纸旧,如何解释?可能有保管原因。那么,哪几册、哪几回较新或较旧?是否可以邮此来判断年代?从避讳来看,很有可能是道光以前的。因为这本书中,前几个字“玄”、“禛”是避讳的,而“宁”字的三种写法都不避讳。如果写成“甯”,就是避讳,这在小说版本研究中有例证,《镜花缘》有两种版本,分别是嘉庆和道光年间的,以“宁”字是否避讳来划分,写成“甯”的是道光年间的,否则,是嘉庆年间的。所以,是否写成“甯”,是道光前后的坐标。从墨迹来看,可以拿己卯本上,陶洙红笔所写的字,与师大这个本子比一下新旧程度,也可做一下年代判断。

蔡义江先生认为,第一,绝对不是书商为了牟利而过录去卖的。过录本有没有价值呢?所有的脂本都是过录本,原本是不可能的。师大本是过录本,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价值。过录的人文化程度相当高,收藏也比较丰富。我一直考虑,师大本和北大本的关系,是姐妹还是父子?现在看,不是按北大本抄的,不可能是父子本。姐妹不是双胞胎,当然有前后。这两个本子,不一定是嫡亲,可能同父异母,血缘较复杂。初步猜测这是北大庚辰本的姐妹本。第二,过录整理的时间,应在清代或晚清,民国早期也可能。曹立波刚才讲的避讳现锡,是值得重视的。师大本避讳的(有一部分)严格程度超过北大本。冯先生判断纸张,认为不是解放后的。世德先生根据“宁”的写法,认为在道光之前。我认为整理过程可能是清代。字体的味道不可能是造假。我想,有可能是晚清。一部书老也不动,翻开也较新。“祥”、“晓”没有避讳,说明与怡亲王府关系不大。书中将不太直接的批语也过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抄手没文化,另一种是想保留全。张俊先生讲的与北大本的异文,那么多独有的异文,非常值得注意,将来对脂评校对,是很有价值的。

胡文彬先生认为,首先,这个本子不是解放后的,不是在1954年《红楼梦》大批判之后造的。也不是解放前夕的。至于是不是道光以前的?我也不敢下断言。但我们可以将它作为研究版本的参照系。其次,应属于庚辰本系统,与北大本应是兄弟、姐妹关系,不是父子关系。既然是抄在闪大本之后,来源不一定是抄北大的。文字有那么多不同,不光是避讳问题,正文达155字的增补,我觉得非北大庚辰本系统, 可能属庚辰本系统的另一种本子。其三,它所依据的底本、批语和正文与其它版本有那么多不同,它的版本价值是相当高的,应仔细研究。希望北师大图书馆尽快影印出版。越快蘧好,版本鉴定工作并非开几个会能起作用的,尽快地让广大研究者看到本子,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杜春耕先生认为,抄写时间与底本的时间是两回事。抄在民国、清代皆可,现在下任何结论都是没意义的。从纸上看,属于清晚期或中期,而非乾隆竹纸,民国年间也有很多书是用清代纸抄的。但这不影响这部书的价值。从脱文的增补来看,这个本子与很多本子接近,是否是民国时期的呢?是否避讳,不一定能证明它的早晚。实际上,小说的避讳是很不正规的。道光年间的凝翠草堂本(《绣像经楼梦》),宁字就不避讳。而嘉庆年间的宝兴堂本(《绣像红楼梦》),宁字写成“”,是师大本宁字的第三种写法。这也不是避讳,当时道光还没当皇帝呢。后人抄,也可能据前本的写字习惯而照抄。总之,我认为这个本很重要。它的价值,并不由抄写得早晚、整理得早晚而定。从它的内容里,是否能找出我们需要的东西,这是关键的,而并不等于非把时间往前推。这个本子的时间并不等于它的价值。

中华书局顾青先生认为,它和北大庚辰本,应有共同的祖本。根据其它古书成书的经验,同一个祖本,会有不同的抄本。关于异文,仅对了几回,价值还不足以发现。这部书的价值在于,和北大本一块寻找一个共存的祖本。有的先生说,它可能据北大本抄、据别本改,我认为不存在改定的问题,否则应叫改定本。师大本应是过录,而不是改定。时间上,与北大本谁先谁后,单从纸看不行,与北大本比,也可能还早呢。我同意刘(世德)先生的看法。抄写用纸,是白棉纸,不是竹纸。宋本保存下来的,也有雪白的。师大本保存得好,所以纸依然很白。就避讳而言,抄本和刻本不一样,尤其是小说,更不一样。刻本的避讳很严格,而抄本的异体字只是写字习惯造成的。

启功先生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避讳的问题,他认为看清代的书考证避讳,只能部分参考,不能死看避讳。

北师大图书馆馆长姜璐先生最后代表北师大感谢各位专家来图书馆,帮助鉴定此书。他表示北师大图书馆既为师大的专家学者服务,也为在座的所有专家学者服务,欢迎大家来这里看书,不仅仅是《红楼梦》的各种版本。北师大是百年老校,许多书的价值也可能还待发现。袁贵仁校长看了《人民政协报》上的消息,对此事十分关心。关于这部书的出版问题,校长也已过问,我们争取时间快、价格低,满足读者的要求。最后替学校说两句,北师大争创一流大学,有赖于专家们的支持,虽然我们有在座的启(功)先生、张(俊)先生、聂(石樵)先生和邓(魁英)先生,但我们希望更多的专家们关心北师大,共同促进我校的发展。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聂石樵、邓魁英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张庆善先生、研究员吕启祥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陈熙中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段启明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周思源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沈治钧副教授;《文学遗产》编辑部竺青先生;红楼梦研究所曲江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莎日娜博士;以及北师大中文系博士生朱萍、刘相雨、艾丽辉等。

标签:;  ;  ;  ;  ;  ;  ;  ;  

北京师范大学“志岩寨再评价石材志”专家研讨会综述_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