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论文_周迪 赵吉芳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论文_周迪 赵吉芳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魂”,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线。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表现自己精神内核的文化符号。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名片和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身份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核,是中国作为大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象征,是中国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名片,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身份密码的“DNA”,是“中国梦”的价值愿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线,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这是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德育部作为思政课的主要教学部门,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提出和广泛实践,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思想理论、实践运动、社会制度层面,进一步发展到价值理念层面。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既具基础性、内在性又具目标性、规定性的重大任务来认识、来落实,才能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前进,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魂”。要强化对国民教育的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教材教学、校风学风建设之中,体现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

1.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要思想观点,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社会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了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对核心价值观建设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是外在的舆论宣传、价值导向和个人生活经历、学习过程、内在感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受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多地从个人情感和自身利益的角度做出选择,表现出个人本位、讲求实用的倾向,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凸现了较为明显的困惑和矛盾性;同时他们是积极进取又非常务实的一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有“生存、成才、发展”的要求,而崇尚自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他们渴望能在社会上体现自身价值,渴望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但他们有时候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使他们时刻清楚: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使自我价值服务于社会发展?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往往依赖于权力和灌输,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忽略了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弱化,特别是面对现实问题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时,他们往往很困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表现出很大的盲从性。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教学内容,抓住灵魂,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突出主题,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握精髓,深入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打牢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建立了以讲授为主要形式,讨论、辩论、演讲、角色认同、案例分析等为辅助形式的教育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起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活动的引领作用

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开展“随手拍”、寻找最美形象代言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辨别身边的美与丑,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举办“红”动校园、读书节、德行天下、厉害了 我的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展、车轮上的中国、寻找中国最美的建筑物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成立思政社团——小青马和明德国学社,开展唱红歌、看红色影视、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到社区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教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立志成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引领作用

大学阶段学生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但思考欠成熟,践行能力相对较弱,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去体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理解。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公益活动等,加深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深化中国梦是需要每个中华儿女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认识,自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参观杨子荣纪念馆、郭永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中国精神;通过勤工助学等形式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和友善互助的道德情操。

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十分重要的感性基础、理解契机和内化为思想素质的体验机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他们的精神和意志不退化、进取的精神和动力不丧失、内心的崇高感和敬畏感不丧失,对财富、对利益冲突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发生太大的偏移;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有自信,就是有着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执着坚定,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尊道德,就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具有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实践;讲奉献,就是具有自觉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体现自身价值;重实干,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求实务实、有为善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求进取,就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姿态,富有求新求变的朝气锐气,勤于学习、勇于开拓,以新的实践创造成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论文作者:周迪 赵吉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论文_周迪 赵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