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严谨的知识结构,需要逻辑与想象思维,需要反复操练与复习巩固。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缺乏有效方法,则会导致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形成厌倦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学习特点,选取有效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快乐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了同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它的实施势在必行。下面谈谈笔者的实践。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打开之后它立刻就会飞的”。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巧用竞赛教学法,学习新知识与数学难题
在教学新知识或学习较难的题目时,教师可先分析与讲解,然后组员相互学习与交流讨论,最后小组竞赛。如教学换元法的运用时,教师可先讲解其含义、运用方法与目的。所谓换元即引入辅助未知数,将题目中的某个或某些字母表达式以另外一个或一些字母表达式式加以替换,该解题方式称为换元法或变量代换法。运用换元法的目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沟通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譬如运用换元法可将根式、分式化为整式,也可降次等。其关键在于优选适宜的式子加以替换,比如解二元对称方程组,一般运用二次基本对称式加以替换。同时,在换元时应注意新旧变元之间取值范围的变化,注意求解后进行检验。然后教师举例来说明换元法的应用。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悟真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要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的原型,探索知识的奥秒,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激励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六、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争辩,有利于形成不同思想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 出的不耐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数学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问。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去猜想,靠逻辑推理来证明。所以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在要领教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推导、证明、求解、思路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并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这样,学生在这些经历中会逐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发现。
最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确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分外香。”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才会去刻苦,才会感到“苦”中有“乐”。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科学。它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学好数学对于我们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完善需要我们更深一步去探索。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535000)
论文作者:潘能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思想论文; 教师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