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张学金

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张学金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建筑行业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还是从国民的高标准、高要求来看,建筑工程的质量都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然成为了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持续发展下去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展开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1 前言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是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场所,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府监管越位、缺位、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所致,我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进行宏观调控,干预市场正常运转,但也有些政府部门由于欠缺法律意识,执法不严,未按照相应的规章程序审核建筑单位资质,对一些工程层层转包,出现质量监控空位情况,这样使得一些人为了谋取利益的最大化,盲目追求施工进度和节约成本,给建筑工程留下很多质量和安全隐患。

2.2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施工队伍专业水平不高、施工经验不足,大包大揽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项目及盲目转包。

2.3竣工验收把关不严,不按行业规范验收。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开发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回避有资制的竣工验收机构的验收,以自检代替竣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处于验收的主导地位,没有监督机制的制衡,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部分施工单位企业内部管理薄弱,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专门从事质量监督验收的专业人员,或者有专业人员但没有强有力的控制权和质量否决权,规章制度、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等形同虚设。

2.5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从源头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大问题。一些施工企业有意识的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偷梁换柱,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降低成本。

2.6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我国建筑市场起步相对较晚,所以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仍不完善,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也导致了建筑市场的混乱情况出现,如:无证或越级设计与承建;施工企业将承建的工程层层转包或以包代管;建设单位在招标中肆意压价,或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企业施工,管理混乱、各自为政,严重的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企业以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

3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管理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建筑工程结构、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的设计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避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首先应该强化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配件的选择使用上,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优化选择以避免影响后期的正常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开始之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以及监理部门对建筑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以便于及时总结各种问题,为后期避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做好基础。

3.2施工前期管理

首先,做好前期的施工组织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工程项目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要求和现场实际施工条件、情况来合理规划和安排工程施工建设中所需人员、资金、材料、设备,确定施工工艺、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规范性,为实现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实行质量责任制度。成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部,并指派该工程的项目总经理全权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的协调管理,向下要再分设技术部和质检部来编制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措施和具体实施细则,利用管理制度可以对参与工程施工的单位及人员进行有效规范,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得以层层落实。再次,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格会审。会审工程设计图纸时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内容:明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衡量和判断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是否能够达到;设备安装和建筑结构之间有无矛盾和冲突的地方;线路、管道能否同建筑内部有效衔接等。然后通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监管单位三方面共同协商来及时更正图纸错误或是补充图纸内容。最后,做好施工物料的准备和质量把关工作。施工材料方面主要包括采购、检测、运输和使用几个环节,想要保证材料质量就必须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材料、设备等既要符合其自身质量标准,又要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

3.3施工阶段管理

隐蔽工程对建筑结构有直接影响作用,而关于隐蔽工程部分的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及有关签证又在工程竣工结算时起到重要依据作用,影响到工程造价。所以,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首要的就是质量验收记录工作和有关签证工作;当隐蔽工程涉及钢筋时要在钢筋未投入使用前对其进行抽样检查,检验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不符合,则决不能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或是当钢筋有走位现象时及时进行矫正。此外,还要检查基础工程基槽土质、宽度和深度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3.4竣工阶段管理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扫尾工作的管理力度,由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工,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缺陷责任期是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容易暴露的时期,通过试运行,有些质量问题会暴露出来,形成质量缺陷。实际中,要加强该阶段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限期处理,并对各种修补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修复质量,确保向建设管理单位交付一个合格的工程。

3.5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施工企业应重视内审和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覆盖每一个生产过程及每一个体系内部要素。每次内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也可以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为施工过程复杂而漫长,所以内审员的数量应该有足够多,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合同内容,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其总体框架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设置确定、日常考核、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年终考核、工作落实程度测评、内部民主测评、党组考评委综合评估、考核结果运用等八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既坚持以得分多少为依据,又注重业主满意度、质量监督机构的满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对如何加强其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复杂化的过程,相关企业和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谋求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2]周光进.基于建筑工程领域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

[3]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宋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

论文作者:张学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论文_张学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