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电网调度自动化成为电网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保证电网运行与调度的可靠性,并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减少出错的同时,提高效率。但其同样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安全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安全;风险控制
1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且越来越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这样的形式下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这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也是相关人员必须要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电力调度过程中需要多个系统共同参与,电力调度中,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系统之间也要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从而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环境兼容性。若要保证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就必须要发挥多个要素的积极作用。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技术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在这一背景下,系统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内容。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具备更加丰富的安全管理知识储备,此外还要增强系统运行安全意识,进而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影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
2.1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了解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情况可知,大部分企业构建的管理制度并不全面,其中主要展现出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管理权限不严谨,存在非法工作者进入系统的情况;其二,没有对重要信息资料进行备份处理和加密处理,这样很容易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其三,系统更新速度过慢,导致系统出现安全漏洞。
2.2外在因素
虽然目前我国在自然灾害预测方面的相应技术比较成熟,但是仍然无法避免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一旦发生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例如台风、泥石流、地震等,其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毁将无法估量,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各种应急处置制度,力争将损毁的程度控制在最低。另外,除了提升自然灾害的防控效率外,还要对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合理的管控,诸如暴力施工导致通信光缆中断等影响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行为,应做到提前预防和预控,以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3网络安全
安全因素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因素以及系统内部因素。外部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户外线路以及主机硬件的安全,那是因为主机硬件以及外部线路极易受到天气或者人为的原因导致损害,因此极易出现数据或者账号遗失的现象发生。其次就是系统内部安全,由于其是依托互联网连接计算机的,所以一旦计算机遭到黑客攻击或病毒危害其安全性能势必会受到极大伤害。另外,在我国对于互联网使用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因此给系统安全维护也带了一定的麻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安全风险控制
3.1构建健全的网络管理体系
在工作状态下,依据科学应用电网系统中的输配电线路与主变压器,有助于全面管理一次网损问题。通常情况下,应用的解决方法有在线管理和离线管理两种,可以选择依据小时来计算管理信息,也可以通过调度值班班次来计算管理信息,但调度值班班次的计算方式更加符合现阶段管理者需求,应用的次数也非常多。网损管理信息是调度值班工作者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若是完成了预期的工作,需要为值班者提供奖励,以此引导工作者产生持之以恒的信念,确保其可以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调节系统运行方式,实现电网安全运行。
3.2进一步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系统内部安全来说,必须要确保安全的网络环境,因此可以在数据传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各系统之间的安全措施的建设来确保整个传输网络的安全性,而且针对不同情况要确保数据只能在相应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防火墙的设置、数据权限的设置等等。再者,在软件操作系统中,要加强系统的抗攻击性,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比如对于那些重要数据的备份并且在一定要求下可以增加数据恢复功能等。
3.3强化运行管理,努力改善运行环境
运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主站为信息大量集中的场所,是运行管理最宜切入点。对现有的规章制度予以完善,并密切监视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同时做好监视记录,为后续检修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远动机房不仅要保证其环境与卫生条件达到要求,而且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其人员、设备混杂的问题,增设专门的操作间,使人员和设备能够分隔,使机房所处环境能够达到保证运行安全的标准。UPS应定期进行测试与记录,同时对其蓄电池等关键部件进行定期保养,如果蓄电池损坏,则应及时进行更换。系统不得随意对外提供接口,重视并做好网络安全防护,自动化系统和MIS之间应采用物理隔离措施。
3.4重视技术改革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如实登记和记录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对于系统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讨论、总结和归纳,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分析设备本身缺陷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技术变革,从而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应用更多的新技术。在生产初期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质量,再充分了解和分析方案后科学选择设备类型。在生产阶段也要严格把控生产质量。最后就是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每一个环节都有其自身的重点与要点,所以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此外,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开展全面的设备巡检制度,同时还要对设备运行的状态及环境进行严格检查。
4结束语
总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以及安全管理力度,确保自动化系统功效的合理发挥,并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业婷.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安全防护技术阐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39-40.
[2]冯世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和体制的完善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2:48-49.
[3]陈滨.电网调度自动化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探究[J].自动化应用,2017,12:131-132+135.
论文作者:张峥,张艳,鹏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