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野下科学发展观的反思_科学发展观论文

人本主义视野下科学发展观的反思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人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更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顺应了以人为本的人学价值诉求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曾云:“仁者爱人”。古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注:何祚庥、段若非《关于“以人为本”的对话》《当代思潮》2004年第2期。)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逐渐形成了“发展 = 经济增长 + 社会进步 + 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主 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 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就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 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与其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 不可分割”。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存在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单纯追求 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只重视扩大规模,增加数量,加快速度,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协 调发展,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割裂开来的倾向,造成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人 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失衡。

首先,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协调。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像人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我们比其他生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四卷,第383~384页。)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尊重自然规律,资源大量浪费,人居环境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其中大气、水污染尤为严重。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62.3%的城市环境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我国江河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中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1类、2类的占32.1%,符合三类的占28.9%,属4类、5类的占38.9%。78%的城市河段不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另据世界银行统计,1997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而且,中国有4600多种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已处于濒危或临界状态。(注:转引自杨正喜、高菊《新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引 起我们对自身发展与前途命运的担忧。

其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长期遭受着异族的欺凌,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停滞倒退甚至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建国以后,新生的政权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来做支撑,人民极度贫困的物质生活需要快速发展的经济来改善,所以,执政者和举国上下都将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经济增长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处面追求产量产值的发展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时存有片面性,将“三个有利于”标准简化为“一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甚至演化为“只要有利于经济增长”,忽视和牺牲社会发展,破坏和透支资源、环境、生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发展缓慢;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发展滞后;社会结构不合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不能齐头并进,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一部分是中国现阶段发展中难以避免的,有一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造成的。

第三,人和人的关系不协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003年全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但是,在实行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依靠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率先富裕的政策时,淡化了对“共同富裕”的关注和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政府没有特别注重配置公共资源的职能,没有注重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及时地提出和解决差距过大和共同富裕的问题,使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在不断增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加大,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注: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4年版。)社会各阶层急剧分化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成为影响社 会改革和稳定的诸多不利因素之一。

最后,人与其自身的关系也不协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的将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隐藏于经济竞争后面的消极因素没有能够有效预防;对其中包蕴的人文精神缺乏足够的体认和发掘;没有注重对人们创造力的激发。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考虑到的首先是经济因素和经济 竞争,它在给人类经济活动注入强有力的激励因素的同时,也使利己主义、金钱至上、 享乐主义极度膨胀,许多人在人文精神的追求上显得苍白无力,对理想信念、生存意义 、生命终极关怀等命题的追问失去兴趣和信心。(注:肖云忠、苏玉琼《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中国社会学网》2004年6月22日。)而信仰生活的失 落会使人生缺乏精神目标,畸形都市化的情感生活会扭曲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交融; 功利意识的扩张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失去对生存意义的追问,更是丧失了 人文精神的精髓。人逐渐被物所异化。

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和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当前社会仍然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明确提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优先考虑社会发展、人类福利和人类尊严,把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中心;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标志着党中央在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上对于人文精神的回归。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蕴涵了以人为本的人学内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人学内涵。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第368页。)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为消灭阶级对立、阶级差别和最终消灭阶级创造物质基础,才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才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为人的发展程度规定了范围。马克思指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 5年版,第三卷,第633页。)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的基 本面貌,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的文明进程及其趋势。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是器 物、社会和人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它以社会和人的现代化为目的,以器物的现代化为 保障。针对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在贯彻落实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过去一些片面发展经济而带来的问题就怀 疑或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 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来全面建设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 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其次,强调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的占有”(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第73页。),给人们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充裕而闲暇的生活、真正而充分的自由。“宣布和实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实现得很少和附带条件很多的‘权利’。”(注:《列宁全集》第23卷,第69页。)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人权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重要目标,主张采取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切实改善我国的人权状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减轻民负,实行民主,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基本人权放在首位,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的态度,提出“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思想,要求建立和完善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问责制度等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未来社会要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他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273页。)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作为人的最高价值体现,是人类本质的核心,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客观标志。人作为社会存在物,除了要拥有充裕的物质生活,还要参加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写入宪法,将“三个文明”的整体推进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目标,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发扬政治民主,实行科学决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政治制度保证;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 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 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 良好的文化环境。并提出要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保证 。

最后,实现人的公平发展。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实现人的公平发展,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遵循社会公正的规则,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首先,应保证社会各阶层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要求缩小教育差距,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大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特别是要在农村和小城镇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让国民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不让贫富悬殊始于起跑线上;要求政府增加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让穷人用健康的体魄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实现脱贫致富;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为弱势群体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各个阶层应该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提出在分配消费品时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严厉打击官员腐败、权钱交易、侵吞共 有财产、偷税漏税骗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保护人们开拓进取、奋 发向上的积极性。最后还要求加大对农村、农业以及其它弱势行业的资金投入,保证社 会各个阶层之间互利互惠,良性互动,实现有效的、持续的社会合作,并要求政府搭建 可供各阶层互相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各阶层人士一展身手,充分发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的潜能。(注:杨建华《社会公正: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4年7月 16日。)

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学导向

首先,发展要以人为目的。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发展生产的直接目的应该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核心,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利益,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在经济建设中,要真正树立为人民谋福利而生产的观念,摒弃那种“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只见物不见人,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摒弃那种单纯片面的GDP崇拜,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错误政绩观;还要摒弃那种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透支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的发展逻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坚持以民为本,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弃“升官发财”、“官本位”等特权思想,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要牢记“两个务必”,吸取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惨痛教训,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吸收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保障人在政治上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社会生活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真正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出发,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着力解决当前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比如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问题;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土地征用问题;房屋拆 迁问题;加大教育、公共医疗经费的投入问题等等,让人民群众真正获得发展的实惠, 感觉到党的温暖。

其次,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人才战略。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力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工业化进程刚步入中期阶段的发展中的大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显得格外严峻。必须搞绿色GDP,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转到依靠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科技进步需要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年12月26日。)培养人才,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 设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善于治党治国 治军的政治家;以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强培养造就一批 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 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注:张景勇《人才强国战 略的六大突破》《新华网》2004年1月24日。)要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 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促进东部人才向中西部地区合理持久 的流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们回来施展才华,报效祖国。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兼 顾地抓好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人才使用工作,在党和 政府的人才工作中,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在政府的奖励、职称评定中 ,对各类人才都要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 资源的运用上,对各类人才都要平等开放;在立法和执法中,对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都 要同等保护;在舆论宣传方面,对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要坚 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建立赏罚分明的机制, 从根本上形成良好的风气。(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2003年12月26日。)

最后,发展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一切社会成员,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逐步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上来,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如果“发展并未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好处,如果不正当的特权、贫富悬殊和社会不正义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就其基本目的来说,发展就是失败的。”(注:1970年《联合国第二个发展十年(1970—1980)的国际发展战略大会决议》。)因此,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 ,要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处于弱势地 位的人们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自救,完成从“计划人”到“市 场人”的转变。其次要加快经济发展。要将经济这块蛋糕做大,使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 会发展的成果,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 度,在城市要普遍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也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第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完善 税制,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改革分配制度,做到效率和公平并重。(注:韩华、李效 民《浅析共同富裕与当前的弱势群体现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8期。) 最后特别要注意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加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以人为本的 发展观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观点。“富裕”主要是指经济,而“以人 为本”则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建 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注:何祚庥、段若非《关于“以人为本”的对话 》《当代思潮》2004年第2期。)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更是 任重道远。

总之,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那样:“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一卷,第9页。)我们无论是在把握还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都应该紧紧抓住“人”这个万物的核心,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动力,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标签:;  ;  ;  ;  ;  

人本主义视野下科学发展观的反思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