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影像学特点探析论文_李洁

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影像学特点探析论文_李洁

李洁

镇江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镇江 212000

摘 要:目的:分析CT用于诊断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价值,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4例,总结CT用于这一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具体影像学特点。结果:24例患儿经CT检查显示病灶在肾上腺外腹膜后间隙,有12例在盆腔,6例在左中下腹,6例在右下腹;18例患儿强化模式表现为快进慢出型,6例患儿表现为慢进慢出型;全部患儿都未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发生率低,通过CT检查能够将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性质特征清晰显示出来,指导临床做出准确的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影像学

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发生率很低,所以关于其的报道较少,不过其存在比较多的种类,影像学检查在征象方面会有交叉,影响了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顺利进行[1]。为了总结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特点,本研究具体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接受CT诊断的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4例,包括男12例以及女12例,年龄平均(10.32±2.18)岁,年龄在6-16岁之间。其中4例患儿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存在腹部肿物而入院,没有自诉症状;另外有4例患儿由于明显腹痛入院,触诊腹部没有异常包块,没有反跳痛,但有压痛。

1.2方法

18例患儿接受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6例患儿接受CT平扫+增强+三维影像学检查。选择GE Light Spead VCT 64 排螺旋 CT 扫描仪作为检查仪器,扫描参数设置:矩阵为 512×512,电压120 k V,层厚为3mm,层间距为3mm,FOV 500。选取50ml碘海醇非离子对比剂经肘前静脉内团注,没有三维时控制注射速率在2.5ml/s,三维重建时控制注射流速3.5ml/s。

2.结果

24例患儿通过CT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显示病灶在肾上腺外腹膜后间隙,有12例在盆腔,6例在左中下腹,6例在右下腹。CT检查显示软组织密度影有12例,12例怀疑为神经源性肿瘤。肿瘤直径最小4cm,最大9.5cm,基本为卵圆形或者圆形,没有分叶,6例有清晰边界。平扫时显示肿物没有均匀密度,其中能够发现不规则的低密度坏死区,实性部分CT值最小26HU,最大40HU。增强扫描显示增强后肿物边缘强化不均匀,内部能够发现星芒状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肿物内部和临近能够发现多发血管影。18例患儿表现为快进慢出型,动脉期出现CT值的峰值,强化都明显,测定显示动脉期CT值增加72HU,静脉期CT值降低11HU,门脉期CT值降低17.3HU;6例患儿表现为慢进慢出型,呈现中等强化,门脉期出现CT峰值,门脉期CT值增加30HU,动脉期CT值增加28HU,静脉期CT值降低5HU。全部患儿都未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三维重建发现肿物和周围血管结构没有清晰分界,周围肠管、膀胱出现受压移位。

3.讨论

儿童副神经节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低,但是多个部位都可能发病,多发的部位包括纵隔、腹膜后、颈部、头部,其中腹膜后的发病率在全部副神经节瘤中占15%左右,脊柱旁与交感神经有关的副神经节是发病的主要起源,同时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多发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中[2]。依照功能活性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成非功能性及功能性副神经节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后者和交感神经有紧密联系,能够分泌出儿茶酚胺,患儿会有心悸、头痛、头晕、阵发性血压升高表现;前者基本不分泌儿茶酚胺,即便分泌也仅为少量,没有高代谢症状表现,不过可能由于肿块偏大,对临近脏器形成压迫,导致腹部不适、疼痛,这一类型由于症状相对隐匿,临床早期发现具有一定难度[3]。本组全部患儿临床都没有特异性表现,12例患儿由于临近脏器受压,有明显腹痛后就诊确诊。

在各类影像学方法中,CT的主要特点为能够实现空间立体成像、分辨率较高,是临床多种疾病诊断、病情分析的重要方法[4]。临床实践显示,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用于术前定位、诊断定性、鉴别诊断中价值都非常明显。通过CT增强检查能够了解包括囊变、脂肪、坏死、黏液间质在内的特征性肿瘤成分,由此能够将诊断范围缩小,进而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及误诊率的降低[5]。本组24例患儿接受CT检查发现病灶中有不均匀密度,存在散在未强化低密度坏死区,还存在多发血管影,怀疑是因为肿瘤偏大,存在局部供血不足而导致[6]。本组全部患儿都没有出现钙化,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钙化少见这一临床结论一致。本组接受动态增强扫描的患儿有18例强化明显,6例强化为中度,强化模式主要为快进慢出。这种强化特点表明肿瘤内动脉有丰富血管,存在较大血窦,造影剂能够迅速进入到瘤体中,而排空较慢,所以在动脉期会有最高强化峰出现。

另外B超、MRI也可以作为这一疾病诊断的方法,但是B超仅能够观察到肿物的形态以及大小,无法确定肿物的内部成分。另外MRI对于大血管旁的肿瘤诊断更为适合,不过具体对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MRI相较于CT并没有突出优势,临床更多将这一方式用于术后随访或者准确定位肿瘤[7]。为了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在进行CT检查时还应该注意将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腹膜后脂肪瘤、腹膜后淋巴瘤等相鉴别。其中腹膜后淋巴瘤CT检查能够发现多发融合性肿物,肿物中能够发现低密度坏死区,具有轻度到中度强化,能够发现脾脏肿大、脾脏内占位性病变。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所占比重为6%,多出现在脊柱两旁,肿物形态部分不规则,有均匀密度,偶然能够发现肿物内部存在钙化区、液化区或者囊变区。腹膜后脂肪瘤内一般有囊变表现,存在清晰边界,没有钙化,脂肪密度区没有强化。神经母细胞瘤多出现在婴幼儿中,一般是恶性,大多处在肾上腺外腹膜后,肿物缺乏规则形态,缺乏齐整边缘,基本不会对周围血管形成侵犯或者压迫。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特异性临床表现较少,无法做到早期及时发现,必须通过实施影像学检查以证实肿物存在。通过CT扫描能够了解肿瘤的性质特点,结合增强扫描还能够了解肿瘤内部组成,帮助临床更准确完成诊断。

参考文献:

[1]雷志毅,沈海林,余乐林等.原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影像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22(3):232-236.

[2]刘丹,梁星池,曲媛等.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影像学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10):722-724.

[3]纪仁浩,樊页川,王斌等.原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3(3):207-211.

[4]王世洋,杨野,张佳林等.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策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5):444-448.

[5]刘辉,龙德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1):2035-2037,2046.

[6]唐祖雄,钱海鑫,刘建夏等.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9例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3):335-337.

[7]任培土,刘芳,傅宏等.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1):37-40.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儿童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影像学特点探析论文_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