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和研究论文_向巡

向巡(道真县人民医院儿科 贵州 遵义 5635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147 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统计这些患儿AAD 的发生率,在住院期间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是否联合使用以及不同年龄段是否会对AAD 的发生率产生影响。结果 在1147 例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中,发生AAD 的患儿共有75 例,发生率为6.54%;在发生AAD 的75例患儿中,年龄≤3 岁、抗生素使用超过1 周、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及以上的患儿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AAD 的1072 例患儿,差异显著(P<0. 05)。

且无论是年龄≤3 岁组或>3 岁组,抗生素应用在7 d 以上、两种以上抗生素联用发生 AAD 的比例明显高于抗生素应用 7 d 以下及单用抗生素组。结论 在临床儿科治疗中,发生AAD 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病情恢复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影响因素众多,与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有密切关系,因此临床需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关键词】儿科;住院治疗;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29-01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放开,来院就诊的幼儿、儿童患者比例越来越高。而儿科的治疗中,往往离不开抗生素的应用,如小儿肺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尽管我国正逐步控制和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但是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过度甚至滥用抗生素的情况[1],因而近年来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就是对AAD 的治疗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现笔者将具体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147 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其中男688 例(59.98%),女459 例(40.02%),年龄11 个月至12 岁,平均年龄(4.9±2.5)岁,病程1~7d,平均病程(2.9±2.2)d。

1.2 病例纳入标准 (1)患儿明确诊断为AAD,诊断是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依据;(2)患者无先天性疾病及家族遗传性疾病;(3)患儿监护人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发生AAD 的患儿进行积极治疗,首先停用所用抗生素,并抽血化验患者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的予以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2 岁的患儿,可以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 袋,用温水冲服搅拌均匀后服下;2~5 岁的换责任可以每日2 次,每次1 袋;大于5 岁的患儿可以每日3 次,每次1 袋。若患儿腹泻明显者,同时可适当与免疫球蛋白静滴提高免疫力,加快腹泻的改善。同时要由专人统计每位患儿的年龄、使用抗生素时间、以及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详细记录。

1.4 统计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 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AAD 发生率 统计AAD 患儿的发生率,在1147 例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中,共有75 例发生了AAD,发生率为6.54%。

2.2 引发AAD 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后发现引发AAD的因素主要和患儿的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使用2 种及2 种以上抗生素相关。具体见表1。

3 讨论

研究认为,所有的抗生素均能够引起小儿发生AAD,即便是青霉素类也不能幸免。我国目前小儿AAD 的发生率高达35%[2],值得注意的是,AAD 不仅仅是发生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即便在停用了抗生素达2 个月,也可以发生AAD。目前认为AAD 发病原因主要为三点,第一、小儿肠道内菌群在抗生素药物作用下发生紊乱,失去原有的平衡;第二、抗生素对干扰体内代谢,尤其是胆汁酸,严重影响了消化系统功能;第三、即是抗生素直接作用使得腹泻发生。患儿AAD 的高发多集中在3 岁以内,分析原因是优于3 岁以内的患儿机体各功能尚不完全,抵抗力不及成人,且肠壁由于较高的通透性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发生紊乱,肠道功能、菌群发生紊乱后,进一步增加了患儿消化负担,从而加重了AAD。此外,在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或者是联合多种抗生素抗感染过程中,也会增加AAD 的发生率,这是由于长期的抗生素作用下,有益菌群会受到影响,数量减少,影响患儿肠道及消化功能,从而导致了AAD 的发生[3],而联合应用抗生素则更加对菌群产生影响,更是容易诱发AAD。

AAD 的发生容易误诊,在疾病初期因其腹泻症状非特异性,往往容易诊断为急性肠炎耽误了病情及时治疗[4]。因此如果患儿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者是抗生素使用结束后不久,在无明显明确病因下需要考虑AAD 的可能,提高诊断率。AAD 的治疗也值得注意,需立即停用抗生素,并适当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控制腹泻。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显示,AAD 的发生率为6.54%,与文献报道相差较大,可能是和样本量少有关。而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后得知,年龄≤3岁、抗生素使用超过1 周、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及以上更容易诱发AAD。同时无论是年龄≤3 岁组或>3 岁组,抗生素应用在7 d 以上、两种以上抗生素联用发生 AAD 的比例明显高于抗生素应用 7 d以下及单用抗生素组。说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的数量对引起AAD 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 AAD 患儿在加强了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后,要注重患儿的营养,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减少AAD 发生率。

参考文献[1] 程国平,李自华,戴昕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艰难梭菌感染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220-224.[2] 孟战备.金双歧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77-1378.[3] 李礼.92 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的临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5):47-49.[4] 田红,胡立清,李小鸣等.儿科病房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79 例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4):774-776.

论文作者:向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和研究论文_向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