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的电力系统中,安全稳定控制以及继电保护共同构成了电力运行的基本保障。然而如果不慎操作,则会存在较大可能表现为隐性故障,进而威胁到了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为了从源头上消除隐性故障,前提就在于健全安全稳定控制以及继电保护的各项技术措施。作为技术人员来讲,应当明确隐性故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性故障都要运用与之相应的故障防控对策。
关键词: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隐性故障
继电系统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是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作的一个根本保证,通过分析继电系统和安控系统所具有的隐性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做出相应的努力,以此来发现继电系统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所包含的问题,帮助电力系统可以能够更好的运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基础,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防控隐性故障的价值与意义
电力系统如果要保证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那么通常来讲都不能缺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同时,继电保护的基本价值也在于防控系统故障,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潜在故障隐患都能予以全面的消除。因此可以得知,继电保护应当能够密切配合安全稳定控制,二者共同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实质上,电力系统本身表现为相对很强的复杂性,其中的各个部件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结合在一起。一旦某个部件突然陷入了故障,那么与之有关的其他部件也可能遭受特定程度的影响。
相比于显性的供电系统故障,隐性故障本身具备更强的隐蔽性与潜在性。因此在实践中,隐性故障一般而言都是更难辨别的。同时,隐性故障经常隐藏在供电运行的某些细节中,有关部门对此如果忽视了系统维护或者没有给予经常性的检修,那么很可能增强隐性故障的风险。例如:某些电路系统具有交叉性与复杂性,技术人员由于疏忽了安全稳定控制进而引发了火灾。因此经过分析可知,目前很多电力系统突然出现的火灾都根源于程度较重的隐性故障。隐性故障在出现的早期,技术人员对此通常很难进行识别;然而故障一旦表现为蔓延的状态,则可能增强事故风险。
二、系统隐性故障分析
2.1造成隐性故障的原因
继电系统的隐性故障是一种继电保护系统所具有的固有缺陷,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缺陷并不能对系统正常运行带来影响,而当系统运行处在一种非正常的压力下,才会导致一些设备出现问题而引起连锁反应使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会使得电力系统出现大规模的故障,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事故。而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设备的元件发生损坏,或者软件的版本出现了一些错误以及发生保护逻辑的错误等,再或者是保护定值整定错误,以及风雪天气等恶劣天气造成的隐性事故。
另外的原因就是工作人员误操作所引发故障的隐性问题。总之,导致继电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设备保护设备的软件或硬件问题、人的问题、外部因素。这些都是导致继电系统发生故障的隐性因素,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投入研究,寻找这些隐性故障问题的解决方式。
2.2继电系统隐性故障的分类
继电系统发生的隐性故障原因十分的复杂,在这样的状况下引起的故障问题也就有许多不同能够的种类。具体来说,根据故障的原因,出现的故障主要包括硬件体系表现出的故障,软件自身出现误差引起的故障,保护定值不稳定以及气象灾害引起的故障;而根据元件自身缺陷而引起的一些故障,则主要是人工操作误差和设置出现偏差导致的故障;最后依据故障表现的属性,主要可以分成动和静两种属性的故障,静态的主要表现是,无法与开始设定好的开启条件相符合,只能够测得了这一时点的所产生的电气量;而动态的主要表示则是,能够与预期的开启条件相符合,对于故障量可以精准的测量,然后给予相应的对比。若能够辨别了具有的故障,则表现为隐性、动态的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安全控制隐性故障研究
3.1测量环节
在安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隐性故障的出现大部分是在测量环节方面,而这主要表现在互感器在实际工作中线路被切断,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在系统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测量回路芯片的安全性能逐渐的降低,从而导致在测量过程中做得到的数据不准确,出现较大的误差。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安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是非常不利的,极易导致严重问题的发生。
3.2策略方面
电力系统中各项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安全控制系统的作用,其中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有线控制策略和无线控制策略。如果在实际情况中,对于电网的实际要求这些有限控制策略和无线控制策略无法满足,就会导致安全控制装置的误操作,这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3.3定值设置方面
安全控制系统的定值与被监控对象判断故障类型的反应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定值的设置不合理,那么安全控制装置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这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安全控制装置中的定值设置出现较大的误差时,会产生其他装置拒动的现象,扩大电力事故的影响范围。
四、提出规避隐性故障的有效措施
4.1增强继电保护间的配合协调性
增强继电保护间的配合协调性,需要对现有的继电保护进行优化整改,在优化、整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建立隐性故障概率模型,并且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安排上,尽可能的考虑相邻被保护元件的性质,综合的考量某一缺陷整个电网安全运行所造成的影响,根据综合考量的结果,对隐性故障概率模型中具有偏差的参数或者设计理念进行整改,尽可能的缩小误差,从而规避隐性故障。另外,在实践过程中,要加大继电保护间的配合协调性监督,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的进行调整或修改,避免隐性故障爆发。
4.2增强多个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性
增强多个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性,需要建立并且完善隐性故障风险评估机制,及时的分析电网运行风险的来源,在投入运行之前,聘请准也认识对电网运行安全指数进行科学的计算,奠定电网未来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趋势,另外,在运行之前,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建设数据等,为规避隐性故障提供理论支撑,而且加强安全稳定运行监督,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显示跨时空运行质量控制,从而全面的提升多个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性(设置科学合理的参数,积极的发展与新能源相匹配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除此之外,还需要它能够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全面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将隐性故障扼杀在摇篮里。
4.3增强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两者之间的配合协调性
增强继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两者之间的配合协调性依赖机械与人力的相互配合,在运行之前,测试人员需要对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科学的评估,客观的得出测量结果,并且再次进行机械化各项数据测量,两者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选取最佳的数据值,价格不科学、不合理的数据进行调整和修改,降低误差,从而全面的提升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性,降低隐性故障风险,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结语:
通过对继电保护和安装系统隐性故障的研究分析,继电保护和安控装置作为二次设备,是电网运行风险的重要来源,需要对继电保护隐性故障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建模等方法找出风险因素,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严格按照相关的电力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加强系统的维护工作,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丽莉,李雪明,倪明,等。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2):128——135.
[2]吴智杰。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技展望,2015(36):84.
[3]杨绍卓。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287.
论文作者:李艳,王明新,施文鹏,陈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隐性论文; 故障论文; 稳定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系统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