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中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7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疗效;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in 88 case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44 cases in each.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73%,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22.73%;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18%,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0%,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ata comparison(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rrhythmia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gnificant,high safety,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arrhythmia;TCM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safety;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这画质代谢异常,血液中脂质沉附于动脉内膜造成脂质堆积形成的粥样硬化病变,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除此之外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还包括心悸胸闷、头晕眼花、晕厥和休克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猝死[1]。目前在治疗时为了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开始在传统的西药治疗上使用中药,本文就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男25例,女19例,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0.6±5.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6±0.4)年,其中单纯心律失常15例,心脏扩大19例,心理衰竭1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男26例,女18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6.3±1.4)岁,病程0.5~2.5年,平均病程(1.3±0.2)年,单纯心律失常12例、合并早搏21例、心脏扩大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华法林钠(Orion Corporation Orion Pharma,国药准字H2101008)进行抗凝治疗;同时使用力平之(RECIPHARM FONTAINE,国药准字H1600022)进行降脂治疗,然后使用普罗帕酮(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214),150 mg/次,3次/d;静脉滴注辅酶A(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80),50 U溶于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治疗,药方包含丹参30 g,生杜仲、牡蛎、龙骨各20 g,麦冬15 g、人参、赤芍、白芍各10 g,桂枝6 g,五味子、甘草各5 g。阳虚患者加附子、远志各10 g,阳气稍虚患者加桂枝12 g,血虚患者加夜交藤15 g、烧枣仁15 g、柏子仁10 g,阴虚患者加百合、生地黄各20 g,龟板15 g(去掉桂枝),便秘的患者加大黄、黄芩各10 g,高血脂患者加山楂、何首乌各15 g,上述加减方均用水煎服,1剂/d,2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各项指标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等,做好详细的记录。
1.4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心悸情况发生,心电图监测显示为窦性心律,心肌血液供应充足;有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心电图监测为窦性心律,心率基本正常;无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病情出现加剧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舌唇麻木3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观察组患者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冠心病是全世界性的中老年疾病,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因此该种疾病的发病率程逐年升高的趋势,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冠心病有可能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冠心病患者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心律失常,长期的心律失常会造成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损伤,如果在病情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3]。目前临床治疗方面最常规的治疗方式是西医治疗,但是西药对患者身体的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传统药加入了冠心病治疗的行列中。
中医理论认为心律失常属于“惊悸”范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饮食不当、年老体虚、情志失调等造成的,引发诸如心悸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其病机以虚为本,气虚、阴虚、阳虚而致病,由于患病部位在心脏也会累及到肾、肺、脾等重要脏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造成心律失常的情况[4]。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调血补气、调阴和阳。本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加入中药进行治疗,主方中包含桂枝、甘草等主要的通阳;人参益气,麦冬、芍药、五味子的主要功效是养阴;龙骨、牡蛎的主要功效是潜阳,丹参和赤芍的主要功效是补血,多种中药作用互补起到滋阴补阳、补血益气的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均快速缓解。本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锦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中医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31-32.
[2]郭志华.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1(07):266-268.
[3]黄家兴.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6(25):1205-1206.
[4]吴春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25(05):157-158.
论文作者:谭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冠心病论文; 疗效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