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湖北省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 湖北十堰 442500
摘要:以中医药文化中的“仁、和、精、诚”思想为立足点,结合中职卫校利用中医药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的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创新和丰富中职卫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笔者认为,将中医药文化精髓融入中职卫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活动,推崇仁者爱人、济世救人的道德情操,倡导团结互动、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树立精研医道、诚笃修习的专业思想,恪守清廉洁爱、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对于促进实现学生管理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融入;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邃的哲学思想,也是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资源。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以中医药文化中的“仁、和、精、诚”思想为立足点,结合中职卫校利用中医药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创新和丰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1 提取和吸收中医药文化精髓,着力培养和提高中职卫校学生人文素质
1.1 以“仁”为本,培养中职卫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祖国医学在内涵的构成上融溶了丰富的仁学精神[1]。首先,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说:“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其次,将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鼓励、鞭策医者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善待患者、博爱群生。如明代医家龚廷贤《医家十要》第一要便是:“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再次,将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视“仁”为评判医生道德操守的基本标准。如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可见,“仁心”、“仁人”、“仁术”是中医药文化仁学内涵的三大要素,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者,人也”,就是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将人类的价值视为至高无尚的。“仁者,爱人”,就是要求人人具备爱心、同情心与怜悯心,不仅要爱亲,也要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汲取中医药文化“仁心仁爱”思想的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加以提升,对于在中职卫校学生中弘扬“尊长爱幼”、“成人之美”、“济困扶危”、“患难以共”等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
1.2 以“和”为贵,指导中职卫校学生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在中医看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保持生命与健康的基础。“天人合一”的灵魂就是“和”,体现在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和协调,提倡思想恬淡、意志清静、心气平和、调摄寒温,使精神内守、阴平阳秘、真气相从。虽然“天人合一”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它蕴含了文化、哲学、医学理念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魅力。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讲求和谐、和睦、和气、和善、祥和,提倡团结、互助、友爱;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注重合群随众、和衷共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围绕共同目标来构造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协调一致、和睦相处的社会。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中职卫校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缺乏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不足,他们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挖掘中医药文化和谐思想内涵,在中职卫校学生中积极倡导讲团结、讲和气、讲合作的和谐精神,学会人际交往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1.3 以“精”为基,帮助中职卫校学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我国古代的医学,强调专业修养要“精”,要求医者必须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认为,医者“必须博极医渊,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中职卫校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尤其是中医专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对中医概念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不足,专业思想发生动摇,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有的学生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因此,教育学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教育,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到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是从不同角度认识人类的健康疾病,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各具特色和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增添对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提高对医道诚笃修习的至诚之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使以精微之心,精勤不倦地学习专业知识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以“诚”为德,提高中职卫校学生崇尚道德、恪守诚信的人文素质。“诚”是中医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祖国医学认为,一个负有“救人”、“活命”责任的医生,在行医中必须具有清廉的情操和洁爱的品格。“诚”与“仁”是相关的,一名怀有仁爱之心的医生在其行医服务于患者时,必须具有淡泊名利、清廉诚信的道德品质。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清《吴鞠通行医记》写道:“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操。”中职卫校学生要想在将来成为受人尊敬的医生,就要从现在做起,淡泊名利,树立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集体主义思想,提倡以天下为公、义为利上、先义后利,将诚实守信行为作为做人的根本,以厚德对待他人,追求至诚至善的人生境界。作为班主任,应当把以“诚”为德的思想用简洁的语言直接体现在班级管理之中,建立约束机制,创造一种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崇尚道德、恪守诚信,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做一名文明、诚信、守纪的好公民。
2 针对中职卫校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活动
2.1 将“医趣文化”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在历史上,关于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的杰出事例,不胜枚举,有些已成为民间美丽的传说,至今流传,如“悬壶济世”、“杏林春暖”、“橘井流香”、“范彬救人”等。将“医趣”纳入素质教育,是因为“医趣”具有高度的故事性、可读性,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2]。如我在13级中医专业学生入学第一次课,对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代,江西名医董奉,不但精于医术,而且情操高尚。他隐居庐山,专为贫民治病,不取报酬,患者痊愈后,凡来感谢者,病轻的使其种杏树一棵,病重的使其种杏树五棵,不到十年董家周围的杏树蔚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把杏子换成粮食,然后再接济给贫民,这一美事广泛传颂,后人称为“杏林佳话”。其实,还有许多神奇、有趣的中药小故事,如抓药的传说、兄弟遇难识地丁、朱进士细论小柴胡等,每次讲来,听得学生唏嘘不已。通过融入中医药文化中有关“医趣”的典故及中药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增强了学生学医的责任感。
2.2 创建高品味的寝室文化,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寝室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职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寝室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摇篮,并且越来越成为寝室管理的重点。着力创建健康、文明、自律的寝室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增强寝室凝聚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如举办寝室文化节活动,以“我们一家亲”为主体,融入“仁爱、和谐、精勤、诚信”的中医药文化特征,通过讲故事、读书会、趣味游艺及摄影、书法、绘画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寝室的每一刻都有收获,用真、善、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2.3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度。如举办“大医精诚之心”演讲比赛活动,通过诠释“大医精诚”,倡导“大医精诚”,从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使他们增进智慧,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产生感悟,养成健康人格,培养“大医精诚、大爱至善”的高尚情操。组织“服务礼仪”表演活动,把中医药文化特定礼仪纳入中职卫校学生礼仪规范并通过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使学生通过观看寓教于乐的表演,从中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促进遵规守纪、自尊自爱、明礼守信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展“中医药文化与人文素质培养”论坛活动,采取主题报告、交流发言与现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集思广益,对话交流,有助于大家超越各自专业的束缚,使不同专业思想在相互映照中开阔视野,成为中医药文化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
2.4 耳濡目染,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如邀请知名中医来校讲学,使学生聆听名医教导,领略大家风范,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焕发学习医术的热情,激发对医学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开展“走进身边的中草药”活动,组织学生到中医院参观中医药文化墙、百草堂和中草药苗圃基地,现场观摩中医专家临证、中药炮制加工及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指压等中医技术操作,让学生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美妙滋味。举办“秋实?本草”雅集活动,通过赋诗作画、茶艺歌舞等形式展现中医药文化。还可结合学生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动手制作中药香囊、配药,从阿胶到当归,从贝母到朱砂,一味味中药方剂让学生惊叹其妙用,从中领略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就是“仁、和、精、诚”四个字,这是几千年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高尚道德情操和卓越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3]。将中医药文化精髓融入中职卫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活动,推崇仁者爱人、济世救人的道德情操,倡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树立精研医道、诚笃修习的专业思想,恪守清廉洁爱、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对于促进实现学生管理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和提高中职卫校学生人文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晓生,谢波.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58-59.
[2]夏国荣,张朝,林琳.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素质教育.中医药文化,2012,(6):52-53.
[3]周安方.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65-68.
论文作者:李彬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中医药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卫校论文; 中职论文; 人文论文; 思想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