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关于施工技术和管理的重大作用
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来进行相关的投入和管理,对于成本的投入要有一个预算,然后有计划的进行调整。对于施工技术方面要非常的重视并且合理的实施,因为扎实的技术功底是做建筑的根本,在掌握好扎实的技术能力之后再进行较为合理的方案。对于现场管理必须给予好的方案,好的方案就如同一个大的方向,方向不能走错,一旦方向错了,技术再好也是徒劳。要合理使用现场的施工设备来搞工程质量。并且还能够实现工程目标,保障工程,这对于建筑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非常有帮助。其次执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每个环节都有非常专业的技术管理,尽可能的避免由于技术因素而给施工工程带来的巨大损失,达到高效益的建筑施工。工程施工管理包括对工程项目资金的控制,当购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保所需施工材料的采购量和材料的使用量,还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和进度,必须让整个施工能够正常运作,且保质保量,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建筑企业施工的一个成本预算,并且让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大大的提高。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但其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在计算和监测方面缺乏。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较为复杂,包括施工内容:开挖土方、防水施工、支护施工、质量监控等。这是一个系统而强有力的建设过程。因此,在支护施工方案设计中,必须以实体施工技术和理论知识为基础,并与国外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比较。国内技术水平和工艺成熟度相对较低,仍需不断学习、研究和开发。
2.2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泵送距离的工程需要特别注意,改进运输技术和泵送混凝土,加强科学设置。混凝土房屋施工过程中,受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的影响,往往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现象,混凝土养护质量极易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混凝土运输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同时要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它被运到施工现场,为了方便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3梁、板、柱施工技术
模板的设计和设计是建筑中梁、板、柱的主要施工点。它必须符合项目的要求和标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模板施工进行管理:在施工前对模板的质量和完工程度进行仔细检查。只有合格的模板才能投入使用;在组装完成后,监控模板的密封、稳定性和安全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做好模板的清理和整理工作,浇筑后,根据施工方案检查梁、板、柱的高度和位置;脱模工作必须以混凝土强度为基础,并按照工程方案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
3.1土石方施工方面
对于土石方的施工技术问题,一般是指对基坑的开挖土方现场作出有效地勘测与鉴定,从而进行支护等工作。还要对防排水的系统仔细地巡查,确保不出现任何漏洞或问题。注意鉴定开挖的土方要完全与施工设计的方案相符合:基坑作业完工时,应当对开挖面具体的暴晒时间作出有效地控制,使得暴晒时间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并依据工程的技术要求,在底部正确地铺设垫层。
3.2梁板柱施工方面
在梁板柱的施工过程中,应当特别把好构件模板的质量关,确保其达到一定标准,在实际使用前,要展开有效地检查,若存在模板的形状发生变化或者受到损伤等,一定要停止投入使用;此外,对拼装的混凝土其构件模板也应当作出仔细地检查,若是有封闭不够严格,或者支架没有搭牢的现象,务要对其调整与处理,在混凝土浇注以前,应当全面清理模板,浇注结束以后,对梁板柱的定位标高与轴线也要仔细检查,并依据规定进行拆模,其中尽可能确保混凝土的成型构件趋于完整。
3.3其他施工方面
工程图纸的设计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作,经过相关人员的反复审查、斟酌、讨论、研究基础上,尽量确保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而使得设计图纸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与可操作性。第一,电气接地过程中,因为建筑施工的电气接地和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所以,应当务要确保接地施工的适当性与科学性,以使得电气处于通路状态。随着近年来我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改造程度的加深,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因此,应当特别注意接地质量,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能。此外,对室内电路和管道也应当列为重点项目来规划、施工,以提升应用的年限与安全指数,工程的电气接地施工合理,可以使得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雷击性能。第二,防水工程的施工中,如浴室、卫生间、厨房等建设时,应当选择具有极强防水性的原料,最大程度地控制渗漏现象。
4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4.1准备工作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调查,集中检查土壤状况,保证调查结果与施工数据采集结构的一致性。此外,施工人员应加强支护方案的批准,确保其合理性和安全性,科学地检查基坑的排水结构。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参数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
4.2砌体工程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要采取灰砂砖或硅酸盐加气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框架,管理人员不能盲目追求项目的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开展规范运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块可以完全浸泡和热收缩过程。另外,施工人员对砂浆质量进行集中控制,确定其高饱和度,实时检查砌块的位置,保证墙面的光滑。
4.3梁、板、柱工程管理
施工人员不仅要对各层模板的柱截面结构进行数据分析,还要对梁板尺寸进行集中测量,并仔细检查标高值和轴线位置。浇注前清洁混凝土模板。此外,管理者应确保实际施工行为符合标准化施工规范,并有效地对装订作业前的位置进行测量,这是唯一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论
总之,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意义,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按照标准要求严格的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确保自己的安全,也保证了住宅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项目管理。部门人员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监督与合作,最终实现双赢的最佳工作状态,住房建设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陶瑞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12):68+74.
[2]龚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10):141.
[3]王燕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07):110+112.
[4]宋文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7(01):165.
论文作者:李建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