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东县灵官镇大同市中学 唐建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通常将讲课当做是自己的一项任务去完成,向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懂与不懂,好像与教师没有任何关系。教师只要把课程上完,那么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物理作为一门需要学生思维运转力较高的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想要学好物理知识,这就需要学生们上课时认真聆听教师的所讲。同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思路创新,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热情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效果;
在刚刚接触物理学科时,许多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热情都是非常高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消退,这种情况在学生身上是普遍存在的。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些新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是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深入探讨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是区别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本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教师在主导课堂,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知识。在广大学生的眼中,教师是我们的上级、长辈,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们,还要服从他们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教师在讲课时虽然距离学生只有几步之远,心却是相隔千里之外,学生无法亲近教师。教师只当指挥员,不当战斗员,这种方法不可取。既不利于掌握学情,又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更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平等相处、亲密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来进行调整,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需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从而促进创新性课堂的开展。
在日常的物理课堂当中,教师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讲“电磁感应”知识时,我展示了法拉第实验器材,他们个个跃跃欲试。几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结果都失败了。大家这时在下面议论开了,一起分析、讨论、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后在我的指导下,终于产生了电流,教室里爆发了掌声。同学们通过实验不仅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也知道了探索的艰辛,都认为是上了最有意义的一课。这样一改以往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通过与学生互动,能够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亲近学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开展
从课本上学来的物理知识,学生从来没有去验证过,即使已经有众多物理学家实验过,但学生们仍然想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其中的真理。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做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入手。初中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对很多东西都产生好奇心,对一些新鲜事都想一探究竟。此时教师就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带领学生展开多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了解物理世界的神秘之处。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物理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把能开出的实验都让学生动手去做做。在上《汽化与液化》一课中的沸腾知识时,我会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学习,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把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分发一套水的沸腾实验装置,然后再让学生们进行沸腾实验。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沸腾时现象和特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效果非常好。又比如:在上《光的反射》时,教室外有太阳时,我会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践,用镜子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也可以布置课外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平面镜制作潜望镜。通过实践操作过程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鼓励学生去探究物理当中的奥秘,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鼓励学生质疑,勇于挑战权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在质疑当中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什么原理?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以此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由于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觉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都是百无漏洞,就不会去质疑教师说的话。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的氛围也不活跃。每当教师在上面问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看法时,学生往往不在状态,甚至不知道教师刚才的问题是什么。这种教学方法一度使课堂气氛陷入沉闷状态,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任何起伏点,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能调动学生更加深入地钻研物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这一课时,在讲完课本内容后,我就会让学生自己表达出质疑的问题以及大致方向。比如,在讲人在水里的重力与浮力关系时。我会找来一段动画片,里面的内容是小明今天与父亲去游泳池游泳,人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小明并不懂其中的道理,只知道一下水会有一种浮力支撑他不下沉。此时就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在水里的浮力会大于或等于重力呢?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及时做出回答,让学生明白原理是什么。通过让学生质疑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总之,无论在任何时期,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创新还是循规蹈矩,关乎着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关乎着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乎着人才的培养。所以教学思路一定要具有创新性,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寻找最能打动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李霞.新课标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2007(11)
[2]刘重.浅议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建构[J]科学中国人,2014,(10)
论文作者:唐建设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初中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