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鹤矿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谈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22例患者,随机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5,对照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5±3.8,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8.9±4.5,对照组护理后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3,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青光眼;手术;睡眠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66-02
原发性型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心身疾病,根据资料显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都与患者的情绪有明显的联系,治疗成功的关键与药物,手术治疗有关外,患者良好的情绪及充足的睡眠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1]。因此,如何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睡眠质量是眼科护理的重点,也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的环节。故为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睡眠质量,笔者对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2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为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22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加入实验,且经房角镜,眼压和眼镜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排除严重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干预组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3.5±4.3岁。对照组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3.6±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还在给予常规护理,按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配合医生手术,降眼压,围手术期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尽量指导患者确立生活目标,淡化个人的成就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要善于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有事情多与朋友,亲人沟通。住院期间可先锻炼和护士沟通。除此之外,护士要在住院期间锻炼患者主动控制,调节自己情绪,减少与别人的冲突,以幽默的态度化解生活中的挫折。护士还要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然后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向患者讲解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告知患者此病的发病与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注意调节情绪,睡眠,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同时还要告知患者此病通过治疗可恢复正常,从而减少患者由于担心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恐惧。(2)睡眠指导:通过心理护理后,患者在充分了解自己病情的同时,护士还还要对患者进行睡眠指导。对于睡眠质量特别差的患者要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的同时护士要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护士还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睡眠质量。包括睡前洗脚,不包餐,不进行兴奋性的活动。睡前少做剧烈的活动,少饮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饮料,无特殊疾病的患者可在睡前饮1杯热牛奶调整睡眠。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松弛疗法及音乐疗法。比较常见的松弛疗法包括进行性松弛训练,沉思训练,自身控制训练及生物反馈训练等。音乐疗法是给患者播放节奏和谐,患者喜欢的音乐,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对患者进行物理诱导睡眠,即通过光照,刺激控制及理疗仪等改变患者的睡眠周期,调整患者的脑电波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护理前后对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7个因素,每个因素给予0分,1分,2分,3分,总数合计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5,对照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5±3.8,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8.9±4.5,对照组护理后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3,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患者睡眠质量,这与国内相关报道相符合[2]。总结原因如下:不良的情绪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主要原因,且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故我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情绪,改善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心态平和,减少焦虑,恐惧,为良好的睡眠奠定心理基础[3-4]。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睡眠的护理干预,其中松弛疗法,音乐疗法能使患者身心松弛,从而使患者全身肌肉放松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促进警觉水平下降。诱导睡眠[5]。物理诱导睡眠能够改变患者的睡眠周期,调整脑电波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睡觉质量[6]。
综上所述: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月娥,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1-2+49.
[2]薛艳红,宁宏,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6(2):153-156.
[3]李宏英,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1(6)166-168.
[4]赵雨佳,中西医结合协同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简[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6(5):155-158.
[5]高玲,护理干预对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6(1):178-180
[6]谭霞,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71):286+293.
论文作者:曲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患者论文; 青光眼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原发性论文; 睡眠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