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大体积混凝土。但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情况来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发生坍塌。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和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导言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裂缝的产生。这就需要在施工中加强控制的力度,对于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前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具体施工的相关特点
2.1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
相比于其他施工浇筑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难度更高,步骤更为复杂。同时,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对于施工材料的用量要求也很高。
2.2施工技术难度很高
由于施工的水泥用量很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水化。由于其自身性质的原因,在实际水化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热量产生,而且这些热量很难散去,使得混凝土自身的温度不断上升。根据相关资料的调查可以知道,当浇筑工作达到3h之后,其内部温度将会上升到最高值,此时便很容易产生温差,进而会导致裂缝出现。
2.3养护工作的技术难度
很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很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对其养护的工作也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而言,施工最为常用的便是持续浇筑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本身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施工工程的后期进行养护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操作,以此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
3建筑施工中工程技术不断创新的必要性
3.1经济社会的基础需求
在当前这个科技发展时代,人们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传播技术是非常常见的。这种情况就一方面造成了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也是为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建筑物打下坚实的基础。房屋建筑企业在面临这种经济社会的时候,需要快速进步以及发展的方向内容有很多,比如施工知识、项目经济、施工文化以及房屋建筑政治方面。对于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优化,是这个经济社会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要求,房屋建筑行业是拥有一个悠远历史的领域,人们假如想要将其继续进行延续,就必须要对其保持创新以及优化的态度,不断在这个行业中寻找机遇。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不断创新,这个理念是所有行业以及人员都必须要遵守以及实施的,所以,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创新是当前社会对建筑企业的基础需求。
3.2得到更多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方法
因为当前社会中的房屋建筑市场竞争不断的强烈,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让企业能够顺利进行发展,就必须要遵守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施工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作为主要方法,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作为目的。建筑企业应该在达到工程技术创新的目标之后,实现当前建筑市场的要求。人们应该对建筑市场中调查以及预测、施工开发方式、工程人员绩效评价机构,施工培训以及工程施工方面的引进等进行严格的要求,建筑企业应该设立一个新型的自主施工技术创新机构,并且还应该让其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达到建筑市场经济要求。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把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创新以及优化结果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
4.1水化作用导致裂缝
在初始阶段(凝时间里),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温度会因水泥水化反应中产生的大量热量而升高,水化热作为主要的热量来源导致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在相应试验中得出,500J为每克硅酸盐水泥释放的热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体积混凝土有着较大的截面尺寸,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容易散发大量的水化热聚集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上升较快。相关试验中,得出在1~3d内,水泥水化热散发最多的热量,这几天散发的热量与总体热量相比,其占到了一半。在浇筑完成后,内部温度最高是在其后的3~5d。在升温阶段,混凝土有着较小的弹性模量,因此有着较小的抗拉应力,也就只能使得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
4.2外部负荷重导致裂缝
在实践中约束会在各种结构中存在,因此约束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变化,在自由变形就会收到阻碍,一般将约束条件当成阻碍变形的因素。对此已经有着大量的资料进行研究,其中也表明了在全约束条件下,温差与混凝土膨胀系统(数)的乘积ε=·α为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因此在ε比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大时,裂缝就会出现。通常10×10-6/℃为混凝土温度膨胀系数a,通常在50~100×10-6之间为极限拉伸值,此时5~10℃就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容许值,但在实际工程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在20~25℃时,其开裂现象并没有出现。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主要是因为结构物处于绝对自用状态,约束并不存在,混凝土徐变与塑性变形也不可能不存在。在结构物裂缝中有60~70%为非贯穿的表面裂缝。而变形变化导致的自约束应力是其开裂的主要原因。当混凝土结构有着大于或者等于500mm的厚度时,就会形成水化热降温与收缩的不均匀性,从而自约束应力就会明显出现,从而混凝土表面开裂的现象就会出现。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5.1施工前期准备
5.1.1施工材料质量监控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该技术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将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控工作,严格遵照国家所颁布相关规定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筛选,并专门派遣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协同采购部门对材料的性状、种类、使用年限、生产合格证等方面进行严密的审查[2],注意材料营销商是否具备相应的营销资格证件,对配置混凝土的各类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从根本上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安全。
5.1.2混凝土的配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混凝土配制的科学比例,严格计算各项材料比例,注意各项材料下放使的顺序。②在明确各材料的所用比重与放入顺序后,还要注重混凝土的搅拌时长,根据建筑工程最后预期效果合理控制搅拌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5.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时,主要针对工程自身的规模以及稳定性要求还选择种类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尽量缩短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次数,以确保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所有浇筑流程。
5.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
在将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同时也需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定期检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求,最好保温等工作,从根源上有效防止裂缝或断裂现象的出现。针对已经出现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病因应制定出相关解决方案,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6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只有不断创新以及优化施工技术,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进步,让工程技术得到改善以及提升,从而节省施工材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人们应该遵守创新的理念,对于新型技术大胆运用,并且结合当前工程中的管理模式,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陈招娣.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2):85+89.
[2]李永.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8):19-20.
[3]李伟.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53+155.
[4]刘龙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5+78.
论文作者:卢迪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化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