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建筑的鉴赏与发展论文_王虔征

浅谈桥梁建筑的鉴赏与发展论文_王虔征

哈尔滨市第五十九中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桥梁建筑逐渐成为城市中靓丽风景线,桥梁是一种大型建筑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环境协调,成为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接下来,谈谈对桥梁建筑鉴赏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桥梁建筑中蕴含的美学元素

(一)协调美

在设计桥梁建筑不同部分的结构比例时,通常讲究总体与局部、尺寸大小的协调、和谐,但是,协调必须以稳定坚固为基础,必须符合力学原理、满足结构关系。

(二)均衡稳定美

在设计桥梁建筑时,通常多强调均衡美,这里说的均衡不仅包括对称美,还包括非对称美,因为对称是美学的重要元素,物体的对称均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与生理、心理习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的美,但稍微出点差错,就会导致呆滞、浪费。因此,设计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美,这种非对称结构活泼、动态感十足,但是,必须确保视觉与力学方面的均衡,否则这种不规则的结构极易带给人们不安全感,因此,桥梁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掌握这些元素对桥梁建筑美学的影响。

(三)流畅美

这里所说的流畅,主要是指人们在正视桥梁时,水平方向上呈现曲线或者直线延伸的状态,人们能站在桥的一端,放眼望去,直接看到桥的终端,非常流畅,其次,在设计桥梁时,也要确保桥梁整体与周边环境充分流畅性、协调感。

(四)韵律美

韵律美主要是指桥梁的起伏变化,一般来说,桥梁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的连续、交错和起伏,通过桥梁的贯穿性来展示其韵律美。

二、不同桥梁建筑结构中蕴含的设计美学

(一)拱桥的设计美学

众所周知,拱石桥气势磅礴,形状如彩虹,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圆弧拱多比较适用小跨径,因此,桥梁建筑设计师们在确定主拱桥形态时,对于小跨径拱桥多会使用圆弧拱,一般来说,小跨径拱桥一般会使用实腹拱,其形态优美、简洁,营造一种稳定、静谧的氛围;给人的感觉也是刚柔并济,韵律十足,像女性般风姿绰约。而美感比较强的主拱曲线的外观多动感十足,其次梁柱、杆也会涉及成充满美感的直线和曲线形,内含巨大能量。如果拱桥的跨径超过40米,但矢跨比超过1/7时,设计师们多会选用空腹拱,这主要是因为空腹拱不但能有效降低桥的自重,节省大量的材料,还能体现出美感,提升拱桥的通透感以及虚实度。通常情况下,大中型跨拱桥多使用悬链线拱和抛物线拱,主拱的形态多是由拱轴线方程以及矢跨比决定的,主拱型态作为拱桥美学中最核心元素,其外观都呈现和谐、自然美感,大中型跨拱桥多采用悬链线拱或者抛物线拱的拱轴线,强调主拱与桥面相对部位的自然醒、协调性。尤其适用于自然风光无限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桥梁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依据桥面和拱的相对位置、拱与梁结合处的处理方式,将拱石桥细分为混合式、上承式、中承式以及下承式。桥台的设计也是以尽量降低体量感,现阶段,也会有设计师采用相关手段让其隐蔽,桥下通透性良好、空间辽阔,与周边环境形成一种和谐、协调的美感,并且要求力线明确,让其体态尽量轻盈,防止出现与拱线不和谐的现象。在设计桥墩的过程中,要强调桥墩与拱、桥台协调一致,相交处要简洁、优美、流畅,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要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梁桥的设计美学

众所周知,梁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属于普遍、历史悠久的桥型。一般来说,梁桥简洁、质朴、经济实用,水平方向上具有单维突出的特点,且呈现较强的左右伸展力、穿越感强。在设计主梁的过程中,应牢牢把握连续流畅、轻巧纤细等字眼,设计时也要尽可能保持主梁顶面和底面的协调和平衡。由于桥梁跨度成不断上升趋势,梁体不同位置体量也逐渐加大,因此,桥梁美学设计的难度系数非常大。其次,也要重视墩台和上下之间比例协调、合理。城市高架桥也是梁桥的一种,在设计城市高架桥时,应尽可能防止出现墩高、量多的情况,强调跨高比总之纵向因素;强调桥面跨中、梁底曲线、桥面竖曲线和支座部位的梁高比,把握变高度梁,利用调整主梁长细手段来展现桥梁形态美,在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改变主梁断面造型,突出桥梁中的美学因素。

(三)悬索桥与斜拉桥中的设计美学

悬索桥和斜拉桥都是缆索承重桥,也是现阶段达到最大跨径的桥型,跨越感非常强,且二者具有相同的景观特点,恢弘磅礴、刚柔并济,且社会性强。相比梁桥,悬索桥和斜拉桥在结构上多了索和塔两个元素;空间构图方面,索和塔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水平大梁协调比例,设计过程中应强调主构元素之间的协调性、均衡性,丰富主梁、拉索和桥塔的组合形态,在确保力学结构的基础之上,协调垂跨比、主缆形状、桥塔等相关性能。大大提升设计的灵活性、自由度,引导设计师自由发挥想象、创新设计。强调桥的整体比例与尺度相统一,注重索的疏密、梁的纤细、塔的形状等元素的科学性。大跨度斜拉桥与悬索桥给人的整体感觉都是恢弘的桥体、高耸的主塔以及宏伟的规模,是一种极富象征性的标志,整体气势也能震慑人心。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均衡性,充分考虑跨径分割比,让桥梁整体呈现大气、连续、简洁的形态。

结束语

桥梁建筑蕴含的美学元素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丰富。新形势下的桥梁设计师们应极富探索精神,注重体现桥梁的与时俱进,充分展现桥梁建筑的时代性、生命力,不断创新,充分展现桥梁建筑的实用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周奕帆.浅谈桥梁建筑之美[J].四川建材, 2017, 43(12).

[2]许瑞.延续历史脉络 展示时代变迁 以菏泽名桥为例浅析中国桥梁建筑[J].中华建设,2015(10).

[3]梁安邦.浅谈中国历史著名桥梁建筑[J].门窗, 2016(8).

论文作者:王虔征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浅谈桥梁建筑的鉴赏与发展论文_王虔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