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致使我国交通运输道路的承载量与日俱增,对道路质量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标准。而路基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整体的质量,同时也是市政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对于城市一二级城市主干道,高填方路基质量尤为重要。一旦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存在不足之处,就会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和后期行车安全,对市政工程建设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说明,从而为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且施工材料、方法、设计等因素均是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证行车舒适度已经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从市政道路的角度出发,路基质量与市政道路整体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我国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对市政道路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
1.市政工程高填方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填方材料以及填方土质的质量相对比较差
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方材料、填方土质质量不符合要求,路基变形、路基沉降等问题频发,给路基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市政工程高填方施工所使用的填方材料以及填方土质质量与要求存在相对差异,致使有机物超出一定范围,严重影响路基的工后沉降。当市政工程路基施工完成之后,其整体结构极其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市政道路存在隐患,无法正常使用,即使投入使用后也会对人们的健康出行和人身财产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1.2施工前并未清理原有地基
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路基高填方正式施工作业之前,并未对路基进行彻底地清理,严重影响路基工程施工质量。若路段出现未清理的淤泥,在此种情况下施工会出现路基地段软硬不均的问题,影响路基地段质量,严重时候还会对道路自身的使用性能产生负面作用,阻碍市政建设的发展。
1.3分层填筑以及标高设计不合理
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对填土厚度进行合理设计,以免对路基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分层填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主观看法对分层标高进行调整,忽略高填方路基施工的特点,严重影响路基工程的压实度,进而影响道路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一旦施工人员不按分层标高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则会导致路基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以及沉降等现象,从而导致道路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1.4路基搭接处理不当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对路基搭接工作进行细致的了解,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处理不当、不均匀沉降、塌方等问题出现,否则会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路基的施工质量。另外,部分施工人员在路基搭接过程中并未对台阶搭接的实际尺寸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最终对路基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2.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目标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抵达施工现场,调查施工路段的地质环境,对施工附近区域的交通以及地下管线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对施工工程中涉及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等方面进行了解和熟悉。
2.2路基填方材料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对填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只要质量不合格就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在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对材料进行管理,并且进行相应的装卸工作,以此保证施工材料装卸的持续性,为填方材料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软土地基排水方面施工处理
在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管理者,还是施工人员,都需要对软土地基的排水功能加强重视和关注,以此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施工人员需运用排水固结技术对地基排水性能处理,完善地基排水边界,以此保证高填方路基的固结速度得到提升。施工人员在有机质含量比较多的地基情况下进行施工,需要将竖向排水结构和水平垫砂层排水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保证排水系统的合理性。
2.4路基摊铺、平整以及压实处理
在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当每层土料填铺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对铺料进行摊铺、整平、压实,从而保证土料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相关施工人员首先使用大型的履带式推土机进行土料填埋、摊平工作,然后再使用平地机对其进行再次摊平施工作业,从而保证路基的压实强度和平整度。在摊平作业施工的同时,还要保证路基面具备一定的坡度,从而保证路基排水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施工人员运用振动式压路机对市政工程路基进行再次压实作业,当曲线路段进行压实施工作业时,要由内侧慢慢向外侧进行压实,而直线路段压实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压实施工,从而保证路基压实的整体效果。并且在碾压过程中对行驶速度进行有效控制,速度最好控制在每小时1.5-2千米为初始速度范围,每小时2-2.5千米为复压速度范围,每小时3-3.5千米为终压速度范围。
2.5对路基沉降的稳定性进行仔细观测
施工人员针对路基附近设置观测点进行实时监测,需要根据基线的方位和基点标高等对观测点的具体位置进行观测。同时,在观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全站仪、水准仪等。一般情况下,观测点主要设置为三个,并且每个相邻观测点之间的距离设置在设计或规范要求范围之内。在观测过程中一旦观测点位置发生变化,则会对路基的沉降稳定性观测数据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对此,施工人员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路基沉降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
3.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选择适宜的工程施工方法
我国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主要运用机械化或综合机械化进行施工。同时,合理运用这两种方法方式进行施工,不仅节约人力成本,还提升工程本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运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在保证工程如期完工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标准。
3.2对市政工程路基施工的相关程序进行严格把关
在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相关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把关。首先,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从而保障准备工作与施工要求标准相一致。其次,施工人员要保证附属工程施工与路基工程施工同时进行,避免施工程序出现重复施工现象,从而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施工设计方案,保证工程施工环节的规范化和秩序化,为路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路基工程质量,相关路基施工单位必须对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加强重视,从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因此,施工单位要针对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运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提升,为市政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促使道路使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董斌.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8,44(33):123-124.
[2]李云冉.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J].时代农机,2018,45(08):138+140.
[3]谢川.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9):240-241.
[4]刘建新.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5):49-50.
[5]白刚峰,刘文杰.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21(12):208.
论文作者:孙戈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压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