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绩效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农村金融论文,体系论文,绩效评价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无疑是中国政治、经济方面最重要、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其作用如何、绩效怎样,无疑也深为学者关注。本文试对此作一抛砖引玉之分析。
一、增长效应: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约翰·格力(John G.Gurley)、爱得华·肖(Edward S.Show)、麦金农(Mckinnon)等许多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出了广泛研究,从多方面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强相关关系。最近世界银行的政策研究报告中也强调“在金融与发展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联系”。因此,首先应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首先,将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农业贷款与农业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4和0.9542,统计分析显示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全国贷款、农业贷款、全国GDP、农业GDP的数据见表1)。其次,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指标说明,DK:全国贷款,GDP:全国国内生产总值,ND:农业贷款,GDPN:农业GDP。采用eview3.1计量分析软件,对1980—2000年期间农业贷款和农业国内生产总值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对1980—2000年期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小概率事件发生被拒绝,即拒绝假设ND(农业贷款)不是CDPN(农业增加值)的“因”,以及拒绝假设DK(贷款)不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因”。因此,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之一,农业贷款是促进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因素之一。
表1:全国GDP、农业GDP、贷款、农业贷款余额表(1980—2000年)
因此,我们以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农业贷款为因变量,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全国贷款为因变量,采取eview3.1计量分析软件,采用普遍最小二乘法来构造计量模型。
从上述两模型分析可知,农业贷款每增长1%,农业增加值增长0.603%;而全国贷款每增长1%,全国GDP将增长0.826%。从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和弹性分析可知,农业贷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全国GDP对贷款的弹性远高于农业增加值对农业贷款的弹性,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农村信贷市场与城市信贷市场相比,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越来越弱,造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缓慢增长。
二、投资效应: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这是金融媒介相对其他媒介具有的比较优势(曾康霖.2002)。从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金融在媒介储蓄投资过程中具有比其他形态更强的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来看(表2),1990年末对农户贷款余额为1038亿元,到2000年末达到488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6.8%;农户人均贷款余额1990年末为123.36元,2000年底余额达到605.53元,年均增长17.2%,略高于农户贷款总体增长水平。而农民人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1990年为180元,2000年末为608元,年均增长12.8%。对农户人均贷款和人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建立线性方程,运用Eview3.1软件包,得出模型如下:
NT=213.272+0.702 NFD
(2.887)(3.32)
R[2]=0.55S.E.=121.05D.W.=0.503F=11.02
模型说明:NT:农户人均贷款;NFD:农户人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
表2:农户贷款农户投资(1990—2000年)
从上述模型分析可知,每增加一元人民币农户人均贷款,农户人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为0.7元人民币。因此,可以说,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促进农村储蓄向投资转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模型的拟合度仅有0.55,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储蓄——投资媒介功能效应的受到较大制约,尚需大幅度加强。因为,金融投资媒介功能受到信用方化和技术水平的很大影响。
三、结构调整效应:农村金融组织的完善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发挥中央银行职能,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入,积极发放支农再贷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民银行通过窗口指导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明确市场定位,扩大信贷投入,不仅在支持的对象上作了明确要求。同时明确规定,在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农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直达到70%左右。
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从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出发,积极拓展信贷领域,把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放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上来。首先,确保农民的种植粮棉油的生产费用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支持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其次,支持农户开展多种经营。支持农民立足于当地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养殖业和家庭加工、运输业。第三,农业产业化需要,择优安排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贷款和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组织的贷款。第四,逐步开办农村消费信贷,主要是对农民发放助学贷款、开办农民住房贷款,改善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业务中,对农户贷款主要为小额信用贷款,截止2001年底,全国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村信用社机构达32000个,占信用社总数的70%以上,有25%的农户得到了此种贷款,10个农业大省的比例在40.5%以上。
而农业发展银行认真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严格按进度适时足额发放收购贷款,保证粮食收购企业敞开收购的合理资金需求。2000年末,农发行贷款余额达7400.88亿元,支持粮食企业开展保护价收购粮、棉、油;同时,积极按保护价收购初级农产品,在农产品日趋市场化的背景下,探索增加农发行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新路子。
四、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与效益低下的悖论
农村金融资产在获得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却没有同比例增长,经营效益堪忧,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与效益低下的悖论。从表3可见,1996—2000年,农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步下降,1998、1999年亏损额分别为9.13亿元和3.55亿元;某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亏损逐年增加,1997、1998年亏损额分别为0.26亿元和0.78亿元。造成农村金融资产收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如下:
表3 农村金融机构利润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7—2001年各期,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由某中心支行数据近似说明
原因之一: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制约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客户状况不理想。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户、乡镇企业以及农村供销社。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经营农业的比较收益低下;农户往往生活资金与生产资金混为一体,以生产用途的贷款被挪用于生活消费,致使还款来源没有保障,加之农户贷款缺乏抵押品,导致借款后缺乏归还贷款的内在动力。而另一大客户——乡镇企业的经营亏损又严重。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1997年底对1291912个乡镇集体企业的统计,其中88393个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达214.89亿元,亏损企业比重达6.84%,其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乡镇企业亏损率分别为7.48%、6.01%、8.21%。新疆兵团乡镇企业的亏损面高达44.75%,厦门市乡镇企业的亏损面达31.39%。若考虑到还有部分乡镇企业是虚赢实亏,部分企业是短贷长用,实际亏损面可能更大。二是近几年随着工商企业、乡镇企业转制和农村供销社改革,逃废银行债务和变相逃废债现象严重,银行贷款质量进一步下降。
原因之二:农村金融中高成本资金所占比重较大(表4)。农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中有一个显著特征是农户储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在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又占了绝对多的比例。以某地区农村信用社为例。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和定期存款占储蓄存款的比重,分别从1980年的43.7%和63.3%增加到了1996年的87.2%和82.1%。今年以来,上述这两个比重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由于高成本储蓄存款增加较多、占比较大,且占比逐年攀升,增大了经营成本。
表4 某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结构变动表
单位:%
原因之三:农村合作金融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小,虽然从1980—1997年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社均存款余额从49.69万元增加到2089.71万元,社均贷款余额从14.7万元增加到1439.87万元,分别增长了42倍和98倍,平均增长率为24.42%,30.87%,但从绝对规模来讲存贷款规模是相当小,有的社存贷款不及保本点,更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所以经营亏损的农村信用社较多。
五、农村金融业务的寡头垄断,不可避免地带来效率损失
1997年底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了机构调整步伐。在农村地区,农业银行逐步撤销规模较小、经营亏损严重的机构网点,并且贷款权限高度集中,县支行一级几乎没有任何贷款权限。即使是保留下来的农业银行基层营业所,也仅仅只有吸收存款的功能,根本不开展贷款业务。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能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信用社在农村地区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金融垄断地位。
不同的金融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金融企业的数目较大,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通过垄断资金供给来获得超额利润,任何金融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切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最低点(见图4-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经过该点,最优规模的资金供给曲线SAC与LAC相切于两者的最低点,最优规模的SMC曲线也经过该点。此时,银行资金经营的平均成本降为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资金价格等于金融企业筹措资金的最低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LAC=SAC,其中:MR=AR=P,单个金融企业的经济利润为0。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社会净福利最大,金融资源配置为帕累托最优。
图1 完全竞争型农村金融市场的长期均衡
农村金融在农村信用社垄断的情况下,为追求垄断利润,信用社资金供给的价格将高于其边际成本,造成金融市场效率的损失。用模型来描述如图4-2。垄断条件下,需求曲线D和边际收益曲线MR将向右下方倾斜,在均衡状态时,信用社资金的平均成本AC等于边际成本MC,由边际成本MC等于MR,即MC=MR=AC,交点为A′,其对应下的利率Re即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均衡价格。在垄断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资金供给价格Re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了超额利润;并且带来的社会效率的损失,在图4-2中表达为矩形ReBNR[,2]所围成的面积。
图2 农村信用社垄断下的资金均衡价格及效率损失
现实操作中,农村信用社为了赚取垄断利润,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特点,将贷款期限定得过短(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造成农户贷款逾期,以便农村信用社收取逾期贷款罚息。据不完全调查,人为缩短贷款限期加收逾期贷款罚息,所形成的不良贷款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30%。二是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对小额农户贷款利率上浮40%,农村专业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上浮50%,未实行差别利率。
六、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非常突出
目前,受资金趋利性影响,农村地区金融资产外流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重庆市为例,2001年末,重庆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94亿元,贷款余额1872亿元(不含资产剥离数),存差422亿元;其中,除主城区外的33个区县存差高达351亿元,占全市存差总额的83%。2001年末,全市33个郊区县有14个存贷比低于60%,6个区县存贷比低于50%,存贷比最低的仅有43%。因此,县域金融资金外流趋势明显。
农村地区金融资金外流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县级金融机构向上级行存放资金。2001年全市各县域金融机构上存资金最少的0.9亿元,多的高达6.6亿元。二是前几年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以债券投资方式,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票市场。三是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以存放同业和拆放同业形式,向主城区金融机构输出资金。四是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地区吸取储蓄存款,按政策规定转存人民银行,获取利差收入,导致农村地区资金体外循环。
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外流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机制的内部原因,又有农村地区信贷资金需求量少、管理成本高,农村地区信用环境相对较差等外流因素。应该看到,信贷资金从农村地区流出,有其必然性。一方面资金从低收益地区流向高收益地区,从高风险项目流向低风险项目。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相当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劳动所得从城市流向了农村,消费剩余后形成了银行存款,重新回流到城市,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资金来源的复归。但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资金需求量较大的相当部分农村经济组织与城市地区的贷款项目相比,比较优势少、劣势多,信贷准入难度更大;同时,农村地区资金外流,加重农村地区的资金缺乏程度,使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能力进一步减弱,可能动摇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作用,有关决策部门宜有所注意并加以调控。
标签:金融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农村信用社贷款政策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