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爱与惩戒对立
□ 汪新华
有人形象地概括: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就缺管教。可谓一针见血。
可是怎么管教,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在6.55%左右,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为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早期患者主要有发呆、不理睬人及反应不灵敏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患者可出现妄想、幻觉等严重表现。本文主要选取了7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便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性,为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教育内容的创新提供参考.通常状况下,高中数学中,通过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可以强调学生的记忆能力、解题能力,并将知识更好地运用在生活实际之中,强调学生的学科素养,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有人呼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
可是,“熊孩子”真的就多起来了吗?如果多起来了,难道是因为老师没有惩戒权吗?非也!
总之,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虽然目前在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但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的支持,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本文正是基于对这方面的认识,对葡萄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推广和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以此阐述该项技术在应用中的各种优势。
但是,为什么人们呼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这是有现实原因的。一是有的教师运用了惩戒权,却被家长、上级反过来“惩戒”了,惩戒权不敢用。二是爱的教育、快乐教育等理念盛行,不主张严厉管教,更反对惩戒,惩戒权不能用。三是学生个性独立,自我、叛逆、偏激,心无师道尊严,惩戒权不好用。一时间,惩戒权被束之高阁,可望而不可即。
可是,教师没有惩戒权吗?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明确规定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言行有管理和批评权。因此,“把惩戒权归还教师”是一个伪命题,“让教育更有力”的不是惩戒,而是爱。
可是,惩戒管住学生了吗?未必!惩戒可以紧紧皮肉,但很少能触及灵魂;可收一时之效,但绝不可久久为功。
笔者从教30 年,教过不少学生,也见过一些现象。要说孩子“熊”,以前的孩子也很“熊”,打架斗殴、抽烟喝酒、小偷小摸、强索恶要、低级趣味等情况时有发生,以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远没有现在重,但也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那时候,教师是可以管教、惩戒学生的,家长也没有异议,有的反而还要求教师“不听话,只管打”。
我们不反对惩戒,但没有爱和责任心的惩戒只是权宜之举和专制的表现。我见过一位这样的教师,他经常抱怨,说他从心底厌恶一个学生,但在这位学生面前他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但是,学生还是不买账。为什么?因为爱和责任心是装不出来的。学生的心思非常敏感,忽悠不得。我也见过非常严厉的教师,甚至严厉到学生忍不住与他争吵,但学生并不记恨他,反而特别感谢他。因为教师的严厉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正关心学生。这是有温度的惩戒,即使学生当时不理解,一段时间后也能领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电影《老师好》中的苗宛秋在课堂上疾言厉色,在生活中仁义慈爱,宽严相济,坚定而温柔,他对学生施行的惩戒正表现出为人师者的无私大爱。
试验过程中测定了浓度为c1~c9时所对应的三水碳酸镁结晶过程中诱导期时间tind1~tind9,并根据公式(1)~(4)计算得到其对应的Δc、δ和s,结果如表1所示。
因此,爱和惩戒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教育方式,恰恰相反,惩戒必须以爱为前提。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之皮,惩戒之毛焉附?没有爱,惩戒只能使学生身体疼痛和内心苦楚。同样,爱必须有惩戒,没有惩戒,教育也不完整。古人说得好,爱之深,责之切。因为爱,你会发现他的优点,也会时刻关注他的弱势和不足。不隐恶,不讳过,为他的未来着想,为他的成长负责。
爱因斯坦说,教育根源于爱,它远远胜过责任感。这句话明晰了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心中有爱,就会有责任,有担当,就不避惩戒批评。惩戒的出发点是爱,惩戒的落脚点也是爱。惩戒需要爱作润滑剂,惩戒之后要持续跟进关爱,这是教育的辩证法。若只谈管教,而不谈爱和责任,只会让学生更反感、偏激、叛逆。
总之,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惩戒是一种管教方式,也是一种爱的方式,但不是全部。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
标签:惩戒权论文; 快乐教育论文; 批评权论文; 爱的教育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论文; 师道尊严论文; 个性独立论文; 伪命题论文; 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