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张利顺1,孙倩2

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张利顺1,孙倩2

鄂尔多斯市天工建筑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工程建设层出不穷,伴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显现出来。有人专门对建筑工程所发生的事故做过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表明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地基过于脆弱的问题。面对地基问题对建筑工程事故造成的影响,我们在下文中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设计中对地基问题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地基处理;对策

引言:

对于建筑事故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基的重要性。地基作为建筑工程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成进度和质量的安全隐患。所以保证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但是放眼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水平来看,有的建筑工程受土质影响和建筑工程本身重量的影响特别大。下文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的相关问题。首先是从建筑工程设计中出现的地基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是从地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角度来解释,最后从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问题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一、建筑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地基问题现状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的地基问题有: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较差、地基的承受能力有限而且脆弱、地基面对自然灾害抗压能力差、基础标高误差、基础轴线的位移等。下边我们从以上的这些问题中主要列举了其中的几个地基问题来进行分析。

(1)地基的承受能力有限

近几十年来,我国国内的人口数量大增,因为人口数量的增多导致土地变的紧张为了解决因人口紧张出现的住房问题,我们不得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所以我们开始提高建筑物的高度。所以现在我们的建筑工程大都以高层为主。导致建筑工程地基的面积小楼层特别高,楼层给地基带来了超出地基承受范围的压力,导致地基发生变形。而且地基中有淤泥的分布,当淤泥流走变成尘土后地基的平衡力失常地基变的不稳,这就是建筑工程事故爆发的前兆。

(2)地基面对自然灾害抗压能力差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都能受到地震的影响,在南方地区有时还会经历超级大的台风也会对建筑工程的地基造成影响。当地震来临时,地震带来的震感会造成地基中饱和松散粉细沙的液化,并且逐渐丧失抗压的能力,进而因为地基失去了承受建筑物压力的功能,导致建筑工程会发生整体坍塌的事故。一般台风天气对质量有保证的地基影响并不大,过大的台风可能导致建筑工程表面受损或者质量差的建筑发生倾斜问题造成地基不平衡稳定性变差。最后地基还会受大雨天气的影响,雨水下灌造成地基进水并和其他土层发生融合,造成地基变软基面的安全性下降。

(3)轴线的位移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轴线位移的现象,对于这种问题一般发生的地点都是建筑内横墙上。基础轴线位移就是因为施工人员在开始地基的基础施工的时候,轴线与上部墙体的轴线出现了混乱。基础轴线位移造成了上部墙体与基础的地基之间出现了超出技术标准的偏心压,导致建筑工程整体遭受影响。

二、建筑工程设计中出现地基问题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地基本来就是土质表层受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受到当地地形的影响,例如所在地多为盐碱地土层的质地疏松凝固性差,这就回导致地基内的土质不凝结抗压性能弱。并且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暴雨台风等天气来临时地基没有自己防护的能力,从而带来地基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的隐患。

2、人文原因

有的工程建筑因为地基土质比较软弱,再加上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形式不准确,就导致整座建筑物下沉过大,一般情况下会造成室外水倒灌,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建筑物无法使用。高层的建筑物重力太大地基压力中,也是地基问题出现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可能受工程设计者不严谨的设计方案影响,导致地基建设中出现测量不相符等问题,使得地基建设过程中地基面没建好地基没打稳固打牢。

三、面对建筑工程设计中出现地基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1、建筑工程设计中前期预防地基问题的策略

在建设工程建设的设计前期,要先做好地形的勘察工作了解了地形的基本情况选取地基稳固的地形。选好了地基的地形下一步做好建筑工程的地基设计,一般建筑工程地基设计主要包扩地基设计和基础设计两大部分。地基设计主要包含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和地基稳定性这三方面的要求。在前期的地基设计上如果我们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建筑工程上部结构刚度,来减小基础结构尺寸,降低基础内力和配筋,达到最好的地基使用效果。

2、在建筑工程进行中处理好地基问题的策略

一般在工程进行中有门经常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强夯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在上述说到的方法中我们列举其中几个来简单介绍。

(1)孔内深层强夯法:这种办法通常是先在地基内成孔,然后把强夯重锤放到最初行成的孔内,一边加材料一边强夯或分层次填料后再强夯。孔内深层强夯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通过地基内成孔再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然后开始往地基孔内填料,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强力挤密加固。并且这种方法因材施教,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方法,进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

(2)砂石桩法:这种办法适和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等地基,它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也可以处理我们上文提到的因地震造成液化的地基。并且如果饱和粘土地基上发生了变形控制不严情况的工程也可以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让砂石桩与软粘土形成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可以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自然条件对地基的影响。

(3)振冲法:振冲法分为两种,一种加填料一种不加填料。第一种加填料的方法通常被称为振冲碎石桩法。它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形的地基。一般在处理不排水抗碱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的情况下,应先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它适用性。第二种不加填料的情况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性质的地基。振冲碎石桩法功能主要是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除了以上的用途,这种办法还可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者提高土体的抗碱强度,稳固地基。

3、在建筑工程结束后对地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编制专门的人员技术监管组织来管理地基处理问题,定期对地基的情况进行排查安全隐患记录实际数据。在完成建筑工程后,安装防震系统加强结构的刚度,降低地震造成地基液化的问题。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秉承先勘探,后施工的原则保证施工的质量。

4、运用运用新型高端科学技术做好地理监控

现如今,科学技术已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应用到各行各业。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引进科学技术,给地基的处理上注入新的营养。不断更新地基处理的方法优化技术配备,保障好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了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的重要性,它是整体建筑工程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要把地基放在前位,加强研究力度注重开发新的地基处理方法,更新技术人员思想吸收高端技术的注入。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固性安全性,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提高工程建设中地基的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国勇.浅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32):187-188.

[2]王洪波.现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5,(49):31-32.

[3]程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管理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0):45-46.

论文作者:张利顺1,孙倩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张利顺1,孙倩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