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人类思维方式走向多元的革命性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两种论文,三种论文,革命性论文,思维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生产过程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贯穿其中的方法则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助推器。社会一旦有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则会加速社会质态飞跃的步伐。一个掌握先进方法的民族,必然深知昌盛后代、造福人类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以非惯常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的知识型人才注定要主宰世界,重视成功的新方法的发展有巨大价值(这里借用罗伯特·K ·梅顿语:“重视成功的新思想的发展有巨大价值”[1])。
一、生产理论领域的革命
1.“两种生产”理论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服务人类自身的生产过程。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增殖和种的繁衍所进行的生产,它是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和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具有相互适应的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然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 这里所讲的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3]。 这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从人类历史一开始,“两种生产”就同时存在,“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4 ]。同时,“两种生产”都包含双重关系,“这样,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明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5]。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 恩格斯将两种生产完整地表述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6]。
“两种生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对立统一中遵循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在一定时空保持一定的协调比例,要求人口再生产适应于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物的生产和种的繁衍之间的这种协调比例或适应程度的本质上的联系与矛盾运动过程,即为任何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
2.“三种生产”理论的产生契机及要义
围绕“两种生产”理论,理论界的争鸣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是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协调发展的生动体现[7]。 有人认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拓宽和引申[8]。 也有认认为“两种生产”理论就是人口研究中的一种基础理论,是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的理论基础。“两种生产”理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发展和完善[9]。 还有人认为:从人口学角度论证的两种生产相适应的理论不能取代本来意义上的“两种生产”原理,人口学研究当然要接受“两种生产”理论的指导,但这只能是一般哲学理论在世界观上的指导,而不是作为人口学的基础理论上的指导[10]。
这里不去评价各种观点的正确与否,着力于探寻生产理论本身发展和完善的契机。正是以上种种学术争鸣,引致了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三种生产”理论应运而生:
生态经济生产观认为,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统一体。只有三种生产相适应,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最佳功能效益。其中,人口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主体,而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是人口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当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被人类自己的社会生产活动污染和破坏后,社会再生产就失去了最起码的物质基础,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运行[11]。虽然这里没有明确提出三种生产理论,但它事实上已构成了三种生产理论的雏形,并预示着生产理论的发展趋势:二元→三元→?。后来产生的“三种生产论”就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
叶文虑、陈国谦的“三种生产论”认为[12]: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层次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的联系。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料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废弃物返回环境。人的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产生人力资源和消费再生物支持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并将消费废弃物“赐”予环境。环境生产则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状态和结构的维持和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三种生产呈环状结构关系,任何一种生产不畅即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发展,并把三种生产论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方法论意义上的革命性突破
综观生产理论的演进,从经典的本来意义上的“两种生产”到衍生的针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有关论述,再到伴随可持续发展而生的“三种生产论”,都启迪人们:
第一,经典理论站在历史的视角,阐述的是两种生产和历史的关系,强调指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只能是物质资料生产,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和最终决定力量。随着社会生产过程大系统内各部各子系统的依赖性和相关性的增强,两种生产相适应具有了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的特征,并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动态性、交叉性。当然,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理论和方法,但曾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史上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即从线型到三线型,从静态到动态,从孤立、分散到系统。这一突破奠定了从不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探讨的基本诱因。
第二,经典的“两种生产”理论是开放的体系,需不断借鉴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有用成果,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形成自己特色的体系化的人口学理论——贯穿经典理论的精神实质、灵魂和精髓于其中,吸纳可用之理论成果于一体的系统性理论体系,设法走出固守个别经典论断的误区,在方法论意义上寻求最佳视点定位。“三种生产论”的产生就是经典的“两种生产”理论走向开放的征途上迈出的坚实的一大步,但这仅仅是一个试探性的举动,今后的路更艰巨,也更刺激。
第三,“三种生产论”是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化趋势下,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理论尝试,它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两种生产”理论在工业经济时代遭遇种种挑战,面临重重障碍(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寻求新的出路,用一种全新的适应时代和人类共同要求的理论去代替传统的“两种生产”理论,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时代下的理性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体系,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协调机制。“三种生产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思维方式从二元走向多元的一次质的飞跃:从二元→三元。“三种生产论”超越了“两种生产”理论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理论上更能体现人口在自然界及社会中所扮演的综合角色,从而与人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依归统一了起来。
“三种生产论”的产生实现了生产领域的一次思维革命,但它远不是人类思维革命的终结,而是其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新起点。社会发展的动态复杂过程表明,社会生活中的因子经历了一个从单元到多元的过程,各因子间的关系也就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关系网络层系统,作为对其反映和把握的人类思维方式也就必趋复杂化:从单元→多元,且各单元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可以说不存在孤立的单元,但存在关联的多元,因为可持续发展本身要求多元协同发展。
三、思维方式多元化的实证分析——知识经济时代多元化拾遗
1.知识成长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强化了生产要素的多元化趋势
知识成长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要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凯恩斯的主流经济学理论,都认为构成经济活动基础的生产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将知识排除在外。本世纪初,熊彼特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长波理论揭示了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的技术创新是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而保罗·罗默教授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函数,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的计算找到了理论依据。事实上,知识本身作为一种资源,在历史上很早就已起着作用,并最终成长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进步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知识不断生产、更替和使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成长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要素的过程:在农业社会,知识是经验的总结,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率的知识生产制度和传播应用机制。工业化社会的文明进程表明,现代科研制度、近代教育制度、现代专利制度改变了知识的创造方式、学习方式和利用方式。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硬件建设(广电、通信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应用)正在并将继续缩小“地球村”的时空距离,软件建设(“软件”开发工程)加速了知识的商品化进程,提高了知识使用的效率,网络化信息扩大了人类应用知识的时空。“知识已经变成了关键的资源,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个资源,……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它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它创造了新的经济动力”[13]。
知识成长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要素使得“决定经济行为的基础性机制从报酬递减转向报酬递增”[14]。“事实上,经济的主要部分正受着报酬递增的支配,这就是高技术”[15]。“报酬递增统治着新兴经济部门—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16]。知识新地位的确立使生产要素队伍状大且呈多元化态势。传统生产要素以有形的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表征自己,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无形资产和知识性劳动者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事实使生产要素成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统一体。
2.知识产业的兴起使产业结构呈多元化走势
经济形态的更替过程中,每一特定形态都有以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为主构成的产业结构体系,新兴经济形态既有原有形态已存产业的保留,只不过其地位发生变化而已,又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经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再到以信息产业、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知识经济,伴随着产业划分日趋细密化、多元化,产业结构呈现出动态的、开放的、多元化态势加强的产业体系格局。中国经济的多元结构就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态势。李克强在《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国社会科学》,1991.3.65—82)一文中, 首次提出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并存的三元结构理论;后来,张朝尊、曹新在《中国三元结构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机理》(《改革》,1995.2.58—61)一文, 赵勇在《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发展和转化的战略选择》(《经济研究》,1996.3.63—68 )一文中共同表明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呈传统农业、农村(乡村)工业,(城市)现代工业并存的三元结构的格局;接着,徐庆在《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经济研究》,1996.11.60—65)一文中,提出四元经济结构:农村传统部门经济、乡镇企业部门经济、城市传统部门经济、现代部门经济,并强调其划分标准遵循经济发展同质化目标规律,以生产方式的层次不同相区别。尽管这些学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特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做出了不同的划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同质化(工业化)道路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一种新兴思维方式的产生势在必行,三元结构、四元结构的产生就是顺应这种趋势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从而从产业经济结构更替的角度对多元化趋势予以肯定,奠定了思维方式多元化的实证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体系中,知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随着产业划分的细密化,多元化,使这一时代相对于以前的经济时代,产业结构中的产业元更显多元化,第四产业的提出就使得产业结构突破四元,走向多元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作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思维方式或迟或早地要描述和概括这一现实走势,最终形成定型化的思维方式——多元化思维。由于人类获得知识的机会增加,知识商品化能力提高,基于新知识的高科技产业,才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其他多元产业,使整个产业向着高科技内涵的方向发展,以生产力标准的新时代特质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高层的同质多元化。
3.同质多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任何一种经济形态,在表征自我形态主导产业的同时,强调主导产业与非主导必需产业间的联系、协调与互动。在主导产业表征的经济形态的时间序列中,两种经济形态之间的界限不是截然割裂的,在一段时期,新兴的经济形态同传统的经济形态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内)或各国间往往表现为时间上、空间上的并存,而且后一种经济形态往往积累并改造了前一种或几种经济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使之与新兴经济形态中的主导产业并存互动。正是基于此,表征第三次经济革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产业使自身和其他产业向着高科技内涵方向发展——同质多元化发展,并把人类推向新的经济时代。这里的“同质”是生产力发展到智力工具阶段后,各个部门、各个产业的生产工具经过革命,以代表高科技内涵的智力工具表征生产力的时代特质,即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同质化趋势。但同质并不等于一元,它仅仅是多元的等位起点,在相同起点条件下,多元才得以进行生存和发展竞争,才使得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梯级递升,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多元的更高质态飞跃。这就向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所揭示的同质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挑战。
迄今为止的经济形态演进表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形态的升级是异质的多元并存走向主导改造非主导的同质的多元并存的过程,异质的多元并存是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处于初创时期的特质,而受主导改造的同质的多元并存则是一个新经济形态走向成熟的标志。经济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异质多元并存→同质多元并存→新质基础上的异质多元并存的循环运动过程。作为多元中的任何一元,无论其是否居于主导地位,都无一例外地与其他“元”在协调互动中发展,从而将过程所生负效应控制在理想限度。知识经济时代,正负效应并存,可以预见,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知识经济自身也有其难以克服的负面效应,“网络伦理”的出现如同“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的出现一样是难免的,对负面效应的化解往往需要在现有多元的基础上增“元”。伴随发展观的演进和经济形态的更替,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残存的旧问题,只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这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所产生的多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多元化机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机制,多元之合力才是社会发展的真实推动力。社会从一种质态向更高质态的飞跃就是一种质态的多元化走向更高质态的多元化过程,评价多元质态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力,具体体现为生产工具的创新,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相对应,生产工具的创新依次为手工工具→机器化生产工具→智力工具,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阶段水平即为多元的同质层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同质多元化态势更强。
[收稿日期] 1998-1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0672(1999)03-0002-04
CK
[1] 王宏昌,林少宫.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录(1978—1996)[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3][4][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页31、32、33.
[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页29—30。
[7] 路遇.论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J].东岳论丛,1995(1 ):5—10.
[8][9][10] 本刊编辑部.两种再生产理论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1996 (4):34—43.
[11] 吴玉萍.生态经济观是实现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的理论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2):64—67.
[12] 叶文虎,陈国谦.三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2):14—18.
[13] (美)达尔·尼夫,樊春良,冷民等译.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9.封四彼得·F·德鲁克语.
[14][15][16] 同上,页109、112.